開啟中國數學典籍數字化的新征程 《則古昔齋算學》校注本發佈會 在海寧舉辦
發佈時間:2024-05-14 17:03:07 | 來源:大眾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郭頂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印發實施《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將古籍數字化作為新時代古籍工作的重要增量和工作著力點。古籍整理與數字技術充分融合,有助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國古代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農醫天算尤為突出。數學古籍含有數學符號,尤其是在近代數學、物理、天文、化學類科技典籍中,存在大量的數學符號參與運算過程,承擔著科學概念、公式、演算法等內容的表達。由於古籍中數學符號的形式多樣、規範不一,以往整理常採取影印或將數學符號裁剪成圖片格式插入本文,但遇到數學符號、演算法、公式本身勘誤或者較為複雜的包含有數學符號的計算過程時,則無法處理,僅以影印的方式出版。同時,近代數學古籍含有冪級數、微積分、解析幾何等高等數學知識,對其進行校勘、註釋,也不是一般研究人員能夠勝任。
5月12日至13日,內蒙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浙江省歷史學會科技史分會、浙江科技大學理學院、海寧市新華書店于海寧書城共同舉辦了“李善蘭《則古昔齋算學》校注本首發活動暨讀書交流會”。
首先,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董傑進行了主題報告,他對《則古昔齋算學》校注本的工作歷程進行介紹。
為了破解科技典籍整理難這一問題,董傑教授團隊以“李善蘭《則古昔齋算學》整理與數字化研究”為主題,攻克科技典籍數學符號處理、語義標注、領域本體構建、知識抽取、知識圖譜構建、自動化校勘等關鍵技術與核心問題展開研究,最後建立以《則古昔齋算學》為基底的中國科技典籍數據庫,從而助力中國科技典籍整理研究工作高品質發展。
本次發佈的《則古昔齋算學》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應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數學古籍錄入系統,實現全文數字化,開啟中國數學古籍整理的新篇章;第二,利用知識圖譜開展中國數學典籍量化研究,開啟數學典籍知識元體系化搭建;第三,面向數智時代的中國古籍以圖、文、公式、演算法、模型、算表為核心的多模態數據挖掘方案和利用模式。
隨後,中國科技館原館長、著名科技史家王渝生作了主題為“李善蘭與《則古昔齋算學》的時代價值”的演講,他對李善蘭的生平和數學成就進行了詳細介紹,同時表達了《則古昔齋算學》數字化工作的高度讚揚,認為此舉不但解決了中國數學典籍整理中的最大難題,而且必將推動中國數學史高品質發展。他結合數學古籍數字化對未來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浙江科技大學理學院薛有才教授以“李善蘭與現代科技轉型”為主題,從學術形態、學術範式與學術理路三個維度對現代科技轉型與李善蘭在現代科技轉型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王渝生與各位老師就該話題與薛有才老師互動不斷,相談甚歡。
隨後,嘉興市社科院楊自強研究員作了主題為“李善蘭入同文館時間考”的報告,將李善蘭在同文館的一系列事跡進行了展開講述。
最後,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曹婧博博士作了報告,她對李善蘭與偉烈亞力所譯的《幾何原本》第十卷展開了詳細探討,見解獨到,説理透徹。
活動結束之際,全體學者進行了合影、相互討論,並就李善蘭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工程提出一系列建設性意見。活動中還舉行了贈書儀式。
本次學術交流活動旨在紀念李善蘭先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該書的出版標誌著中國數學典籍數字化新征程的啟動,也將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發揮數學史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