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專列”為鄉村振興注入交通動能

發佈時間:2024-05-08 16:45:3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趙洪生 | 責任編輯:趙茜

插秧專列開行25年,運送插秧客近190萬人次。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安全是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事關“中國飯碗”的大局。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食品安全。鐵路部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連續25年開行“插秧專列”,為春耕生産人員安全有序出行和經濟平穩運作提供保障,為鄉村振興注入交通動能。

“插秧專列”為春耕生産解決燃眉之急。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産糧大省,2023年糧食總産量1557.6億斤,糧食生産實現“二十連豐”,連續14年居全國第一。三江平原地區水稻種植面積大、品質優良,糧食總産量高,是我國重要的水稻主産區和商品糧生産基地。每年春耕季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進行水稻備耕、插秧,特別是現如今農業綜合機械化率很高,更多的年輕人也選擇來插秧打工。保障助力有效供給“三農”工作,始終是鐵路部門的頭等大事,25年暖心護航的“插秧專列”的開行,急農民之所急,解農民之所憂,確保“插秧客”和重點物資運輸一路“綠燈”,讓億萬農民吃下“定心丸”,讓幸福的田野升騰起無限希望。

“插秧專列”讓“務工”路上更溫暖。“插秧專列”已連續開行25年,已累計運送旅客超過190萬人次。25年間,“插秧專列”不變的是服務春耕生産人員的初心,變化的是鐵路服務的持續提檔升級。今年,“插秧專列”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務,列車上舉辦招聘會,向務工者提供用工資訊,請專業律師上車開辦法律課堂,普及勞動法;並且在專列上開設“農技講堂”“插秧驛站”,邀請農業生産領域的專家學者,為農民科普農業技術、農機安全知識,實現送技上車,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最後一公里”。組織紅十字救護員在列車上講解防止腰部扭傷,及扭傷的處理方法等醫護知識,列車上還準備了裝有編織袋、充電寶等物品的便民服務箱,為有需要的“插秧客”免費提供,讓這些離開家的“插秧客”,在前往他鄉的路上少了些煩惱,多了份溫暖和關愛。

“插秧專列”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保障。“插秧專列”為“插秧客”打開了一扇致富的大門。鐵路部門連續25年開行“插秧專列”,讓更多的務工人員能夠奔赴三江平原進行水稻備耕、插秧等工作,不到一個月就能收入近萬元,插秧已成為部分農民工家庭一年當中重要的收入來源。在春耕備耕中借助交通的力量,也是推動今後農業生産轉型升級、農民增收的創新之路。通過優化運輸組織等手段保障“三農物資”及生産人員的運輸,確保春耕物資的運送高效、便捷;一系列堅實的交通運輸服務猶如“及時雨”,不僅帶領農戶增收,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鐵”的保障。

“插秧專列”這樣的列車在中國還有很多,公益“慢火車”,“棉花列車”,“務工專列”……這些“專業列車”將繼續馳騁在服務“三農”這片沃土上,正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新引擎”。(趙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