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多維探析
發佈時間:2024-05-08 09:00:4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陳忠生、劉嘉宇 | 責任編輯:郭頂高校作為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承擔著自主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時代重任,積極在強化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上下功夫,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大學生矢志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挺膺擔當。
一、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價值意蘊
創業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旨歸,在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推進素質教育、服務社會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新時代新征程上,高校必需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明確其對於增強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創業能力、提升綜合素質意義重大,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育人的全過程。
增強創新意識
沒有創新思維,就無法擁有敢於突破固有思維的行動和實踐。只有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才能跳出現有模式的桎梏,打造自己人生的炫彩篇章。高校通過開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進一步激發創新意識,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閃發光。
培養創業能力
創業能力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重視和培養的一項基本能力,只有學得更多、做得更多,就業的機會和成功率才能更大。通過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意識、培養創業能力,在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一步一步提高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提升綜合素質
良好的綜合素質是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多維度、多方位地培養和鍛鍊大學生。廣大青年大學生通過不斷學習、探索、實踐,能夠擴展知識面,增強自主學習能力、發展興趣愛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在善於學習、樂於學習、勤於學習中成為滿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偉業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
二、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實困囿
創新創業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舊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無法真正落細落小落實,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思想認識不深入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紮實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當思想先行,以正確的思想凝聚共識,形成高度的行動自覺推動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涉及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創新,要堅持以理念為先導,強化思想認識。但是,一些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上思想認識不夠深入,忽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內核,將其與大學生就業率簡單掛鉤,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偏離正軌;部分高校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宏觀引領,沒有從源頭上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明晰各個部門的職責,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品質的提升;少數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不高,導致其在廣大師生中認可度較低,無法將營造崇尚創新、追求創業的良好氛圍。
課程銜接不到位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資源的好壞將直接決定創新創業教育的品質和效果。隨著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作出新的調整和部署。現階段,一些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的更新上還處於滯後狀態,存在教學內容廣泛化、簡單化、重復化等傾向,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銜接不到位、定位不準確、目標不明確、效果不明顯。例如: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知識的理論灌輸,但大多都流於形式,過於理論化的內容在實際操作中並不能真正派上用場;一些高校在教學活動中加入了孵化基地、創業園等實踐性教育環節,但不少學生沒有真正參加過此類實踐活動。這些脫節現象將導致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無法有效解決遇到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進而削弱教學效果和品質。
平臺搭建不完善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在於實踐,只有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活動中才能真正意義上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當前,不少高校存在平臺搭建上還存在不少短板,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教學平臺還不夠充足。例如:一些高校建立了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科技園區等為大學生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實踐教學機會,但由於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無法使這些平臺發揮最大效能,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高校在教學平臺的搭建和使用上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聯繫不夠緊密,資源對接和資訊交換不夠。
師資力量不充沛
高品質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作為保證,將自己的實操經驗和教訓傳授給學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的引路人。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師資數量明顯存在不足,師配比例存在失衡現象,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特別是擔任創新創業的教師中,青年教師佔據較大比例,由於青年教師缺乏創業經歷和創業意識,較少系統完整地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其整體實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由於一些高校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導致一些教師難以全身心投入教育告知,從而使其教學實力難以與學生培養實現較好匹配。
三、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路徑探索
以創新創業教育來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立足新時代,要從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出發,從提高思想認識、挖掘教育資源、聚力平臺建設、重視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探索,堅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路徑。
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
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只有思想認識到位才能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落地轉化。一要提升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高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前沿陣地,要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以高度的思想自覺來做好規劃,推動大學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的全面發展。二要提升社會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社會是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重要場所,要從思想上行動上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實際過程中有效開展。三要提升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教師是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引導者,要動態理解和深入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知識,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四要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大學生要明確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意識、磨礪創業能力、成就偉大事業的“新引擎”,要從思想上重視該門課程的學習。
健全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進行知識更新,不斷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一要精準把握學情,打造高效課堂。準確了解學情是保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高效開展的重要前提。創新創業教學不是一個單向灌輸的過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互動交流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二要增設相關創新創業教育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及時開設系列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網路課程等,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三要重視向第二課堂延展。要鼓勵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社團活動、論壇講座,在交流參觀中不斷開拓視野,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聚力創新創業教育的平臺建設
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轉化,必須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相結合,通過搭建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促使資源對接和合作交流,讓創新創業教育落地生根,發揮最大效能。一要拓展校企合作平臺。學校要主動尋找有利於創新創業實踐的企業作為戰略合作夥伴,開展多方位多樣化的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實習實訓基地平臺,保證學生在能夠在工作中積累寶貴的經驗教訓,為後期發展提供有益支撐。二要搭建校友交流平臺。高校要加強與各地、各界創業校友的交流聯絡,搭建溝通聯絡的新橋梁和資源交流的新平臺,促進創業校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提建議、出主意、想對策。三要建設校內創新創業孵化平臺。要充分挖掘高校的現有條件,構建完善孵化平臺,騰出孵化空間和資源為需要入孵的團隊服務,切實滿足青年學生創新創業者的需求。
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
教師在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上起著重要重要,建立一支既有高等教學和科研能力,又能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才能切實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一要採取內選外聘,專兼結合的方式,組建創新創業多元化的導師隊伍,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僅僅依靠校內教師的單向發力,要聘請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課程的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精準輔導、精準幫扶,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二要將創新創業計入高校教師工作量,納入教師職稱評聘中。高校要加強對創新創業教師的考核評價,將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納入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範疇,配齊建強創新創業教師隊伍。三要重視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的培訓。為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的發展要求,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專項交流和培訓,不斷教學模式,以便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作者陳忠生、劉嘉宇,均為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係福建省高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基礎理論研究項目“古田會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研究”階段性成果(JSZM-20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