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架“金橋”鋪就“一帶一路”新坦途

發佈時間:2024-04-22 13:42:4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馬立強 | 責任編輯:郭頂

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累計開行4541列,發送貨物49.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10%。中歐班列的服務品質持續提升,保證運量持續強勁增長。

中歐班列開行以來,一直延續強勁發展勢頭,開行數量節節攀升,截至2024年3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8.7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2個城市,為中外數萬家企業帶來了商機,為沿線數億民眾帶來了實惠,彰顯了作為國際公共産品的地位和作用。中歐班列儼然已成為了中國在世界上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中歐班列成為互利共贏的橋梁紐帶。隨著中歐班列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港口貿易模式也正在從沿海地區快速發展到內陸。原先只能依靠海洋港口才能進行貨物進出口的內陸地區現在一躍成為前沿,而這些“內陸港口”也隨著中歐班列的發展而快速發展著,從全球買,到全球去賣,把原先商品貿易的“不毛之地”變成重要的交通樞紐以及經濟發展中心。讓中國商品行銷世界,成為世界價值鏈和産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鐵軌上的“絲綢之路”,它串起了古老絲路上的顆顆明珠,不僅惠及沿線國家和地區,也為中歐各國架起了一座增強交流的“金橋”。

中歐班列構造亞歐陸上運輸重要通道。作為跨大洲、跨國別、長距離、大運量的運輸方式,中歐班列已成為被亞歐大陸廣泛認同的國際公共産品。線上路不斷拓展的同時,中歐班列開行趟數也持續提升,從最初的每月僅開行1列,到每天開行超10列;從最初單一的IT産品,到涵蓋上千種貨物;從單向去程線路,到擁有穩定運作線路,通達亞歐兩百餘個城市,中歐班列已然成了進出口企業的“香餑餑”。貨物搭乘中歐班列運輸較海運時間縮短80%,價格只有空運的20%左右,穩定、快速高效、成本優惠等優勢,使得中歐班列在亞歐陸上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古有絲綢之路,連貫東西,互通有無,今有“鋼鐵駝隊”,橫貫亞歐,休戚與共。班次越來越密,數量越來越多,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産業合作縱深發展,得益於中歐班列“絲路”薪火傳承。中歐班列不僅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也是中國速度“金字招牌”引領世界經濟騰飛的真實寫照。(馬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