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迴圈農業生態效益彰顯 助推産業園綠色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24-01-11 16:07:30 | 來源:千龍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郭頂

2022年4月28日,海安市現代農業産業園以“稻米+禽蛋”主導産業成功進入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近年來,海安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發展長效機制,加快農産品品質監管體系和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提高“稻米+禽蛋”産品品質和效益,打造優質農産品綠色生態主産區。聚力聯結兩條産業鏈和一條綠色生態迴圈鏈,發揮“三鏈”協同優勢,助力現代農業産業園綠色高品質發展。

一、綠色先行,生態種養立標桿

産業園全面推進設施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一控兩減三基本”成效明顯。海安綠色迴圈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沙盤亮相2019年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時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和江蘇省省長吳政隆現場給予高度肯定。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生産,在園區內全面推廣綠色優質種養技術和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深度挖掘“稻田+”、“稻米+”複合種植效益,積極推廣稻田稻鴨共作、稻漁(蝦、蟹)立體種養綠色增效技術模式。示範推廣有機肥+配方肥(緩釋肥)、水稻機插緩混側深施肥技術、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模式,減少肥料流失,實現減肥增效,2021年産業園畝均化肥比2015年下降8%以上。以創建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和江蘇省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基地為抓手,持續推進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普及行動,普及應用《南通市畜牧生態健康養殖技術規範》、《江蘇省畜牧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指南》,將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推廣與示範場創建融入日常監管、技術指導之中,力爭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核查驗收率100%,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應用評估率100%。持續推廣生態種養模式,助推“稻米+禽蛋”産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

二、變廢為寶,糞污秸稈巧利用

海安市家禽飼養量3000余萬羽,年産糞污66萬噸,水稻種植面積55.8萬畝,年産秸稈量26.5萬噸。畜禽糞污和秸稈是農業生産過程中的“廢棄物”和“污染源”,近年來海安通過資源化利用,巧妙地“變廢為寶”,既改善了農村環境,又實現了經濟社會效益的雙提升。2008年以來,海安市種養環節生態迴圈利用設施累計投入逾20億元,現有蓄糞池26059個,總容積77.32萬立方米,堆糞棚20.62萬平方米;建有田間管網2.58萬米、田間(轉机)貯存池4.49萬立方米;有並網沼氣發電企業16家,發酵池(罐)11.41萬立方米,裝機容量1.87萬千瓦;糞污運輸車輛1312台。2021年各類秸稈資源能源化利用7.8萬噸,基料化利用3.02萬噸,飼料化利用7.45萬噸,工業原料化利用5.28萬噸,肥料化利用38.5萬噸。

三、聚焦安全,品質提升重監管

農産品品質安全是農業生産發展的底線,也是農業綠色生態發展的現實體現。海安市2021年獲評農産品品質安全縣。産業園高點定位,把農産品品質安全放在凸出位置,實施食用農産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農藥化肥雙減、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農膜回收利用等行動。按照《海安市禽蛋産品品質安全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和《海安市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指導園區內蛋雞養殖企業(場、戶)建立健全獸藥管理制度,配備獸醫人員,加強生物安全管理,規範獸藥使用、完善養殖檔案,引導正確選用替代産品。加強禁限用農(獸)藥執法監管,定期開展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規劃期內,産業園70%以上蛋雞規模養殖場實施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禽蛋産品的獸藥殘留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 99%以上。

四、品牌培育,特色産品響名聲

品牌培育是産業園擦亮品牌、提升農産品附加值的必由路徑。産業園現有認證綠色和有機農産品32個,面積20萬畝,綠色優質農産品佔比達68%。園區內稻米、禽蛋産業相關企業先後通過了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SQF食品安全與品質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圍繞稻米、禽蛋及其製品註冊商標93個,其中獲省名牌證書15個,南通市知名商標21個,培育電商238家。“海安大米”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産業園持續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全程可追溯監管,推行合格證及二維碼追溯制度,建立生産記錄可存儲、産品流向可追蹤、儲運資訊可查詢的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繼續推進農業龍頭企業在大型超市設專櫃,在江浙滬的大型批發市場設專營店,提升海安“稻米+禽蛋”産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