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 高效解紛 北京市第二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研討會舉辦

發佈時間:2023-12-29 15:27:4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金蘭 | 責任編輯:趙茜

為推動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進一步探索和發展楓橋經驗,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發揮重要的紐帶作用,12月28日下午,由北京市總工會指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關係與工會研究院、北京市總工會法律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研討會”順利舉行。

本屆研討會以“多元共治高效解紛”為主題,旨在關注勞動爭議調解聯動機制,通過整合各方資源,提升勞動爭議調解的專業水準和品質,構建社會化大調解工作格局,深化多元化解,聚焦“兩新”群體,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新格局。研討會分為“合舟共濟”“和諧共建”“合縱連橫”三個篇章。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部長王君偉,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傅德印,北京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蔣文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石威做開幕致辭。

蔣文雲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北京各級工會組織始終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探索總結新時代勞動領域楓橋經驗。堅持以“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工作方針,建立勞動爭議調解聯動機制,積極參與勞動爭議的多元化解。通過建立機制,推動工會將仲裁調解銜接和工會向法院訴調對接機制走深走實。拓展陣地,在社區街鄉建立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和調解室,開闢新業態勞動者綠色通道,形成豐富的全覆蓋。優化服務,打好普法宣傳、法律諮詢、法制體檢、法律援助組合拳,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些工作都凝聚著專家學者的智慧和研究成果,真心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在此次會議期間深入交流,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形成新的理論成果,讓楓橋經驗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好地指導工會履行維權服務職能。

在“和諧共建”篇章,邀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兼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法學會副會長、市總工會副主席鄭尚元,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勞動人事爭議研究室主任、中國勞動學會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昆,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中國勞動學會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朝陽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謝麗娜,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範圍,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財經大學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峰等權威專家,就“多元共治高效解紛”發表主題演講。

在“合縱連橫”篇章,來自北京市總工會法律服務中心主任何躍紅,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京東企業代表宋學文和經開區總工會、經開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海澱區總工會、東城區總工會、大興區總工會的代表就新業態勞動爭議調解等議題展開圓桌對話。

宋學文

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從多個角度,不同領域探討了工會參與勞動爭議多元化解的實踐以及有效實施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為推動我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筆者了解到,近年來,為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高品質發展,北京市總工會加大創新和探索實踐力度,破解制度性、政策性難題,積極與行業協會、頭部企業或企業代表組織等開展協商,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各項權益。自2009年起,由北京市總工會牽頭,與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信訪辦、市高院、市企聯、市公安局內保局、市工商聯共同構建了勞動爭議調解多家聯動機制,在北京市、區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同級仲裁機構設立了19個勞動爭議調解中心,在街鄉工會服務站建立了300多個調解室。十餘年來,各級調解組織共受理勞動爭議34.4萬件,成功調解17.74萬件,挽回勞動者經濟損失29.72億元,為維護首都的和諧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得到各方高度認可,為全方位推進首都高品質發展貢獻工會力量。(圖文: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