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間的那一片金黃

發佈時間:2023-12-29 09:52: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胡秋萍 | 責任編輯:郭頂

浙江省新昌縣沙溪鎮下蔡岙村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素有“高山糧倉”之美譽。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向城市,許多良田面臨拋荒,村莊發展步履艱難。近年來,在欽寸水庫的大力支援下,作為欽寸水庫的源頭村,下蔡岙村正如蝶破殼,在青山綠水間描繪一片閃耀的金黃……

一泓源頭水喚醒良田

下蔡岙村是一個與奉化交界的偏遠村莊,因為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等,這裡産出的大米顆粒飽滿、色澤光潔、口感香甜,最高曾賣到30元一斤。然而,從20世紀90年代起,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常住人口僅200來人。因為沒有年輕人,村裏田地多已拋荒,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沒有。

2021年夏,合溪江(黃澤江上游河段)創建省級美麗河湖,縣水利水電局追溯源頭,在下蔡岙村滑塌岩水庫上游半山的溪坑邊疊石為碑,上書“黃澤江源”四個大字。

“欽寸水庫不就在黃澤江上游麼,我們這裡是黃澤江源,那肯定是欽寸水庫的源頭。”下蔡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毛增岳回憶,2022年5月下旬,看著疊石碑,苦於村莊發展沒有方向的毛增岳靈機一動:有這樣的“親戚”,何不去走走?!

讓他想不到的是,欽寸水庫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俞超群非常熱忱,詳細詢問起村莊的資源優勢等。農民出身的毛增岳首先想到的是——拋荒近30年的千畝良田。

“這個好!”同樣有著農村情結的俞超群與毛增岳商定,立即流轉土地。浙江欽寸水庫有限公司立足實際,積極謀劃研究探索庫區共富之路,對水庫316平方公里集雨面內的庫區村開展調查,深入了解庫區村現狀,選定共富建設試點,謀劃共富建設項目。

同年6月1日,確定50余畝流轉土地;6月4日,70多名來自新昌、嵊州、上虞、紹興等地的攝影家走進下蔡岙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村民拔秧、挑秧、拋秧、插種和黃牛耕田、耙田等農作場景,開展助農共富“欽寸源”農耕文化采風活動。“欽寸源”第一次以傳統農耕的豐富畫面,走進我縣與周邊縣市大眾的視野中。

更讓毛增岳高興的是,欽寸水庫有限公司還與沙溪鎮、下蔡岙村簽訂《“欽寸源”保護合作協議》,幫助下蔡岙村通過流轉拋荒,開展土地生態修復和有機農業生産,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水源地生態保護和共富增收雙贏,讓下蔡岙村的千畝良田迎來新生。

一片黃金稻帶民共富

金秋十月,在微風輕撫下,稻田裏顆粒飽滿的稻穀泛起陣陣稻浪。層層金黃的梯田,猶如嵌在綠水青山間的片片黃金。

10月15日上午,沙溪鎮2023年度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在下蔡岙拉開序幕,啟豐收、祭豐收、樂豐收、賽豐收、繪豐收等活動接連登場,“稻+”田園綜合體迎來一年最美“豐景”。無數的遊客、攝影愛好者蜂擁而至,流連于金黃的梯田間,沉醉於傳統的農事中。

“在綠水青山間,要讓她發光發亮。”新昌欽寸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瑞每週有三四天奔波于欽寸水庫與下蔡岙村之間,也將下蔡岙村當作家園來建設。該公司還安排兩名有農業管理經驗的員工,常駐上下蔡岙村,負責流轉土地相關的管理工作。

今年,新昌欽寸實業有限公司與沙溪強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上蔡岙村、下蔡岙村經濟合作社開展合作,開展非農化、非糧化“兩非整治”,累計流轉土地416畝,通過合作發展生態農業,種植純天然、無污染綠色稻穀和其他農作物。土地租金、農田後期保障資金等,讓村集體經濟憑空多出一筆收入來源。

“雖然今年持續乾旱,但在這裡上班的低收入農戶輪流到稻田值班,進行除草、田水照看等日常維護工作,水稻的産量從來沒有這麼好過!”毛增岳告訴筆者,下蔡岙今年水稻産量每畝800斤稻穀,總産量142647斤稻穀,超出約定15000斤稻穀,而超出部分,村裏可以拿到額外獎金2萬元。毛增岳算過一筆賬,下蔡岙村與新昌欽寸實業有限公司合作種植200多畝“共富稻田”,扣除成本,一年村集體可以增收60萬元。

10月27日,天氣晴好,萬里無雲。村口的馬路邊,村民胡紅娟利用照看小店的空余時間洗番薯、磨漿、洗粉。她告訴筆者,如今來村裏的人越來越多,不用出村就能在小店門口賣一些農産品。用番薯做成番薯粉條拿來賣,能賣25元一斤。在村裏,像胡紅娟一樣做番薯粉條的村民大有人在。今年67歲的唐杏娟正和四五名村嫂一起忙著洗番薯,跟其他村民不同的是,她們是村裏付工資的,磨粉漿的番薯産自村裏流轉的土地。

一條共富路串珠成鏈

除層層梯田美景、農耕豐收的體驗外,下蔡岙村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資源。

來到下蔡岙村,道路右側有一堵半高的石頭墻,上面鮮紅的黨徽熠熠生輝。越過這一村口景觀,百米開外是一座聳立的高山。村民告訴筆者,因為形狀酷似古時的元寶,所以山名就叫元寶山,如同一道屏障屹立在村邊。山上植被稀稀拉拉,山石幾乎半裸,多奇石險道,成為登山愛好者的登臨目的地。

“近些年,來我們村爬山的人越來越多。節假日和週末,總有一撥撥的人來村裏,寧波、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尤其多。”以前鳥不拉屎的禿頭山,如今讓村民津津樂道。下蔡岙村還有大家熟知的三井龍潭。三龍潭大小不一,大的有半畝方圓,潭水澄澈如玉,潭邊懸崖峭壁,有奇石瀑布,在青山掩映間別有一番風味。而“三井”則少有人知曉,就在龍潭不遠處的半山坡,水面不大,水深如井,光滑的崖壁上,一泓涓涓細流連接著“三井”。仔細辨別,石壁上有“三井”兩個石刻大字。

今年,在新昌欽寸實業有限公司的支援下,下蔡岙村由原先的學校改建的欽寸源大食堂完成建設,並於重陽節開始投用;崖雕景觀“欽寸源”、欽寸源頭廣場也已完成建設,為村裏新增兩處可賞景可休憩的去處。如今,元寶山至欽寸源廣場登山道和三井龍潭連接線也在加緊建設……一條共富之路已初現雛形,將下蔡岙的風景資源串珠成鏈。

張瑞告訴筆者,等這條路建成後,遊客可以在稻田體驗割稻,到泥鰍養殖基地捉泥鰍,還可以登元寶山、遊欽寸源,在源頭廣場與“三龍”戲水;中午在欽寸源大食堂吃吃農村土菜,飯後稍事休息,下午到高婆山自然村古松樹群打卡,沿三井龍潭連接線下山,尋三井,攀險壁,探無底龍潭深淺,賞仙神疊奇觀……一路到山岸自然村,峰迴路轉,風景不一,形成一個遊玩閉環。

“如果沒有國企的支援,我們村種田地的願望都很渺茫,更不要説發展旅遊。”看著村莊的變化,毛增岳心潮澎湃,也為村民能多一些收入而高興。

天氣晴好,下蔡岙村的村民們忙著製作、晾曬番薯粉條,一個個竹匾曬滿一團團番薯粉條,場面壯觀,也成為諸多遊客駐足拍照的一道風景。馬路邊,不時有車輛停下,從村民手中購買曬制好的番薯粉條……

“通過建立鎮、村、企深度合作發展機制,我們將探索‘農業農村+文旅融合+水域經濟’的發展路徑,多措並舉推動‘欽寸源’品牌建設,讓水源地生態保護和共富增收模式再升級。”俞超群表示。(文/胡秋萍 圖/俞曉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