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尋甸縣成功探索出稻蝦生態種養新模式

發佈時間:2023-12-29 09:52: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郭頂

昆明市尋甸縣扶持地方龍頭企業,進行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立體農業、生態農業,進行一田多用、一水多用,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輔以人為措施,既種稻又養蝦,以提高稻田單位面積效益,成功探索出了稻蝦生態種養新模式。

根據全國第三次國土調查有關數據,我國耕地面積為19.179億畝。耕地品質總體不高,其中2/3是“靠天吃飯”的中低産田,每人平均耕地面積為1.36畝,不足世界每人平均耕地面積的40%,糧食安全已成為全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耕地面積不能增加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土地的單位面積産出,發展立體農業,充分利用土地,進行一田多用,一水多用,是解決糧食安全,提高群眾收入的最佳選擇。

雲南山水金源生物種苗有限公司坐落在山明水秀,氣候宜人的昆明市尋甸縣金源鄉,是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市級重點龍頭企業。

該公司利用自身優勢,進行技術創新,經過兩年多的稻蝦種養實踐證明,不但經濟效益可觀,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大幅增加了當地群眾的收入,而且利用公司技術發展生態農業,幾乎杜絕了農藥化肥的使用,有效改良了被農業化肥污染的水質和農田。

據了解,該公司在尋甸縣金源鄉熱水塘基地養殖的紅螯螯蝦又稱澳洲淡水龍蝦,原産于昆士蘭西北部和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生長快,成活率高,産量高,畝産可達100—200kg。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潘曉賦研究發現,稻蝦共養系統有以下5大好處:1.提高土地利用率;2.病害少——減藥;3.激發了農民種糧、養蝦的積極性;4.保護生態環境;5.提高了糧食的品質和效益。

他研究發現,稻蝦共養可以控制和減少病蟲害和雜草,減少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增加紅螯螯蝦的産量和品質,同時也提高稻米的品質。稻田中的雜草、蟲子、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對水稻來説不但是廢物,而且爭肥,如果在稻田裏放養紅螯螯蝦,不僅可以利用這些生物作為餌料,促進紅螯螯蝦的生長,消除爭肥對象,而且紅螯螯蝦的糞便還為水稻提供優質肥料。紅螯螯蝦游動覓食,可以疏鬆土壤,改善土壤通氣條件,加速肥料分解,促進稻穀生長,還有除草保肥的作用和滅蟲增肥的作用。

紅螯螯蝦對農藥、化肥反應敏感,所以必須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同時培育了蝦苗喜歡的輪蟲、枝角類及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增強了紅螯螯蝦的體質和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加産量。在稻蝦綜合種養模式中,紅螯螯蝦的排泄物以及殘餌增加了稻田水體及土壤的有效養分,從而減少了肥料的投入。紅螯螯蝦廢棄物養分可以與底部沉積物結合,然後被水稻植株利用。

稻蝦共養系統有改善水質的作用,且稻蝦共養系統的排水對環境的影響較小,更具環境可持續性。紅螯螯蝦對水稻的病蟲草害也有較好的生物防治作用,能降低農藥用量。稻田養殖紅螯螯蝦産出的稻米以及水産品均能達到較高的品質標準,符合當前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安全農産品的需求,因此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厲寶仙、沈亞強等研究發現水稻-紅鰲螯蝦共作模式不僅有利於提高稻米外觀品質,也有利於提高稻米綜合品質,稻田養殖的紅螯螯蝦品質與池塘養殖的相似,部分指標如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甚至高於池塘單養模式。

“稻蝦共生”技術,在産品上符合市場對優質稻米和澳洲淡水龍蝦的需求,不僅杜絕了農藥化肥的使用,穩定了糧食産量,生産出安全健康的原生態米,而且大幅增加了養殖戶的收入,真正實現了生態種養、蝦糧豐收的三贏局面,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也是對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一種探索。

2020年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長江流域禁捕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1號)。

這為淡水養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利好空間,也大幅提高了菜籃子對高原澳洲淡水龍蝦的需求。據了解,雲南山水金源生物種苗有限公司主打的“高原澳洲藍龍蝦”,最近兩年的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不論是水、電、路,還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其他困難,尋甸縣委、政府,金源鄉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都給予了我們足夠的關心和大力支援。在三年疫情的大背景下,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扶持,我們很難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