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京津冀鮮食玉米産業大會暨第九屆北京鮮食玉米節順利召開

發佈時間:2023-07-20 17:38:3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趙茜

2023年京津冀鮮食玉米産業大會暨第九屆北京鮮食玉米節,于7月18日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通州種業園科研基地召開。本屆大會暨鮮食玉米節以“讓優質鮮食玉米走進千家萬戶”為主題,旨在滿足北京及京津冀地區鮮食玉米産業發展需求,進一步促進鮮食玉米産業發展,提升品種核心競爭力,破解種業“卡脖子”問題,更好地服務於京津冀及全國。

作為第十二屆北京現代種業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一,共有來自全國的125個鮮食玉米品種在本次活動中集中亮相,在副中心擺起“擂臺”。經過國內頂尖玉米專家大咖鑒評打分,農科糯336等30個品種獲評優秀展示和推廣品種。既包括包括“農科糯336”等以糯為主、糯中帶甜特殊品質口感的甜加糯型品種,還有兼具甜、脆、鮮特點的“金冠2054”等甜玉米品種,以及糯、綿、香俱全的“京黃糯217”“中鮮糯808”等糯玉米品種,為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消費選擇。

在田間觀摩環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趙久然剝開一穗“農科糯336”介紹説,“這是一種新型鮮食玉米品種,屬於甜加糯類型。在一個果穗上既有甜玉米粒,也有糯玉米粒。其中甜粒佔四分之一,糯粒佔四分之三,吃下去一口,兩種口味全都能夠嘗到,形成一種以糯為主、糯中帶甜的特別口感。所以這個品種一經推廣,就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銷量直線上升。”

據了解,2017年前後,北京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僅有不到3萬畝。近年來,通過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高端特色優質鮮食玉米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進一步加快了京郊鮮食玉米産業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京郊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已達到5萬畝以上,並且面積還在持續上升,主要分佈在房山、延慶、平谷、通州、順義、大興等地。

在2023年京津冀鮮食玉米産業發展論壇環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趙久然研究員受邀圍繞我國鮮食玉米産業現狀及展望作了內容豐富的精彩報告。中國種子協會鮮食玉米分會會長賈俊,鮮食玉米育種專家代表,中鮮玉鮮食玉米品種試驗聯合體負責人,鮮食玉米種子企業、加工企業、流通企業代表,以及鮮食玉米種植大戶代表等,分別圍繞鮮食玉米的發展前景、育種技術及方向、品種區試審定、種子生産、加工、銷售和種植等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所長、黨支部書記王榮煥主持論壇並指出,京津冀及全國鮮食玉米産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同時,號召參會代表心懷“國之大者”,搞好科研,不斷創新選育滿足生産、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鮮食玉米新品種,不斷創造新的價值;種好管好,良種配良法,優質高産、提質增效,努力提升商品性和種植效益;做好品種和品牌宣傳推廣,實現優品優質優價。讓優質鮮食玉米走進千家萬戶,為助力鄉村振興、加快産業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種業的發展,以創新鏈建設推動種業高品質發展,努力打造成為全國種業創新高地。以提升北京現代種業發展活力和影響力為目標,全方位展示北京農作物種業新品種、新技術和種業之都的魅力。

通州區于家務回族鄉黨委書記陳樹立在致辭中表示,這是于家務鄉連續第九年舉辦鮮食玉米節活動,于家務鄉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戰略部署紮實推進,歷經十餘年發展,現有耕地面積3.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2.8萬畝,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全區第一,並在此基礎上全面統籌,努力實現空間、人才等要素集聚,確立了“兩區兩中心”的種業工作發展格局。今年以來,已經在於家務召開了“北京學者”學術彙報會、北京蔬菜種業振興座談會等多次學術會議,舉辦了2023京津冀鮮食番茄&黃瓜擂臺賽、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等展會活動,展出農作物新品種16類2000余種,累計吸引觀眾3000余人次。9月,我們還將舉辦第三十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熱烈歡迎市農科院各位專家前來交流研討最新科研成果、展示交易各類科研産品。于家務鄉將積極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匯聚多方力量,全力搭建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和轉化推廣平臺,進一步助力提升京津冀及我國種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現代農業産業升級和高品質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