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科學+”教育聯盟第六屆年會順利召開

發佈時間:2023-07-13 10:26: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趙茜

7月10日至11日,“科學+”教育聯盟第六屆年會在本年度執棒校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召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深圳理工大學籌備辦主任樊建平,深圳先進院紀委書記王築,深圳先進院原黨委書記、中科實驗及中科附高名譽校長白建原,陜西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國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胡衛平,聯盟顧問、北京師範大學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心理學系兼職教授、光明區教科院院長彭紅玉以及來自廣東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蘇省、河北省等近百名“科學+”教育聯盟校、深圳先進院博士課堂、中華兒慈會科技築夢專項基金、深圳理工大學(籌)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創新科學教育基地校等專家、老師和代表線上線下出席會議。會議由中科附高副校長魏敏主持。

活動現場

本屆年會以“科教雙向奔赴,聯手協同育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如何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為主題,邀請科研教育管理者和實踐者暢談科學教育。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以“科學+”教育為特色的聯盟,聯盟將“科學+”融入學校常規工作和發展規劃,六年來,聯盟學校科學特色明顯,多校獲各類獎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獎”獲得者、中國科技館原館長李象益線上為會議致辭。他表示,站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交匯期,聯盟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和擔當,要進一步提升聯盟各單位自主教育創新的自信,凸顯研究如何培育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欲的路徑和方法,繼續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增強精神價值觀教育等各項活動,為聯盟全面工作開創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李象益致辭

科教雙向奔赴 讓創新型人才“冒”出來

年會上,五位主講嘉賓緊密圍繞“科教雙向奔赴 聯手協同育人”的會議主題進行報告。樊建平在《建設“教育、科研、産業、人才”四位一體的現代化大學》報告中強調,未來是推動科技變革的世界。因此,我們的大學應該有出一種寬鬆、寬容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自己“悟”出來,讓人才自己“冒”出來。為了培養出未來型人才,深理工在籌備過程中始終堅持“教育、科研、産業、人才”四位一體,以建設“雙區”發展需要的國際一流大學為目標。他指出:“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後天的經濟,希望各位攜手共同為教育強國做貢獻。”

樊建平報告

胡衛平教授在《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成長規律及培養》報告時提到,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培育需要經過早期探索、興趣顯露、才幹浮現三個階段,因此要構建全新、全面的人才鑒別方法;構建完備、創新的人才培養體系;營造創造性的環境;加強統籌規劃、系統設計。只有加緊創設科技創新的環境、同步落實教學創新和課程改革、加快構建教師發展模式,才能培養出黨和國家需要的科技創新後備人才。

胡衛平報告

李亦菲顧問從科教聯手、協同育人的角度,描繪了科學教育落實之策。他提到,科學教育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如何改進學校教學與服務,用好社會大課堂,做好相關政策銜接,是科教聯合、協同育人的關鍵問題。他強調:“‘科學+’不是簡單的二者拼接,而是科學對教育的添加和指導,更是科學與教育的融合和創新,是一種科教聯合的創新模式。”

李亦菲報告

來自深圳市光明區的代表從各自實踐出發,分享了科教聯合育人的經驗和收穫。深圳市光明區教科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彭紅玉就各中小學科創教育實踐探索的現狀、挑戰及未來方向進行了全面介紹,為如何利用科教資源,加快科學與教育的創新融合帶來啟發。

彭紅玉報告

圓桌論道 共商科學教育“加法”未來

中科附高校長宋如郊主持了“如何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圓桌論壇。他提到,國家對教育事業要求的戰略高度不斷提升、工作目標日漸聚焦。“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代表了國家育人的明確要求和迫切需求,科學教育的加法中加什麼?怎麼加?是當前教育界的重要議題。

現場,來自深圳先進院、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延安新區一小、紅嶺實驗小學、華中師範大學寶安附屬學校、澳門培正中學的代表積極參與討論,各位代表認為,應在原有的教育基礎上做好提質增效,因校制宜、因時制宜地落實科教工作常態化、科教活動生活化、科教資源科普化,才能真正實現科學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圳先進院博士課堂的代表馬寅仲博士也表示,助力科教融合工作、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是科研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圓桌論壇

李亦菲顧問繼續主持研討活動,他詳細拆解了《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文件,將“科學+”教育工作的任務精細劃分。他強調,“科學+”教育是一個辦學理念,即用科學的理念和資源支援學校教育,同學校教育進行有機整合。“科學教育”則是教學育人中的具體手段和具體任務。秉承著“科學+”教育的理念做好“科學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科學和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1+1大於2的效果。會議現場的各位校長、老師、代表均對“科學+”、“科學教育如何做加法”的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研討活動

多項舉措一個核心 聯盟架設科教橋梁

作為“科學+”教育聯盟秘書處代表,深圳先進院丁寧寧主任對聯盟工作進行彙報。她提到,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下,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攜手就如何貫徹落實科學教育展開闔作。深圳先進院作為中國科學院在深機構,高度重視科學教育工作,通過“博士課堂”“學伴計劃”“實習科學家”“中科講壇”等六大品牌、四大項目的特色活動為孩子們打開科學視野;同時,深圳先進院攜手中華兒慈會科技築夢公益基金,將公益力量融入科普,開展“深圳首屆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活動提升月活動”、“流動的綠盒子”項目、“博士課堂·同一堂課”、“2023特色科學教師研修班”等活動,賦能科學教育,以積極促進義務教育中的師生優質均衡發展;並依託“科學+”教育聯盟平臺的影響力,把科普資源輻射到陜西延安、內蒙古鄂爾多斯、廣西德保、廣東梅州等全國各地中小學,將多領域的前沿知識傳遞給中小學校的孩子們。

現場,白建原和李亦菲還為2023年新加入“科學+”教育聯盟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東聯學校授旗,並將聯盟執棒旗正式交接給陜西省延安市新區第一小學,延安新區一小將承辦2024年第七屆“科學+”教育聯盟年會。

授旗儀式

交接儀式

白建原在年會總結環節中説道,聯盟經過六年建設,在各位顧問和聯盟單位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顯著進步,並達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與此同時,深圳先進院作為牽頭單位將自身科研資源同各聯盟校的基礎教育有機結合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基礎教育經驗,聯盟各方實現互利共贏。“科學+”教育聯盟發展勢頭正盛,“科學+”如同一盞燈,在科教聯合的路上愈燃愈亮,照亮了越來越多的科研與教育工作者,更點燃了許多孩子們心中的科學之火。

白建原總結

年會同期還舉辦了中國“芯”助力中國夢廣東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旨在提高青少年科技創新素質,助力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升,為國之崛起培育更多的科研後備軍。

7月11日,與會嘉賓一行參觀了光明科學城核心啟動區科研單位,並前往華中師範大學寶安附屬學校、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紅嶺實驗小學及深圳先進院參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