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CEO在喜馬拉雅用播客為品牌種樹

發佈時間:2023-07-05 09:35:05 | 來源:信陽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郭頂

“旺仔珂珂糖”剛過完24歲生日,99年出生的她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創始人、CEO、連續創業者、播客主、播客製作人等等。

在今年喜馬拉雅618活動中,她的播客《末日狂花》帶貨首日金額即超過10萬元。在剛結束的“播客全明星”直播活動中,她分享了自己的“播客種樹”理念:播客可以為品牌帶來長期建設,而不止是短期賣貨。

年輕、真誠、樂於分享,這些珂珂身上的標簽也一併融入了她的播客節目。

真誠是播客的必殺技

回看上海姑娘珂珂的工作經歷,可以説這是一段“加速的人生”。24歲的她,已經在風投機構、網際網路大廠、消費品行業工作過一圈了。

作為與網際網路共同成長起來的95後,珂珂的興趣愛好離不開網路。高二時,她與朋友一起創辦了公眾號,用圖文的方式聊上海高中生活。原本僅是當作業餘愛好,甚至還獲得了不小的知名度。

珂珂説自己是個白羊座,興趣廣泛,什麼都想試一試。做播客,也是出於“是個新鮮事兒,想嘗試一下”這個想法。

但對於她的合作夥伴Aiden來説,播客不算是個“新鮮事兒”,甚至帶點“懷舊”意味。小時候,他是電臺的狂熱愛好者。曾經躲在被窩裏聽《動感101》,還怕被家人發現“不務正業”。在他心中,播客帶著電臺的影子,記錄著自己的青蔥歲月。“這裡面有情感、有互動。所以當播客興起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接受了。”Aiden説。

今年年初,珂珂和Aiden一拍即合,正式推出了播客廠牌“宇宙電波”。珂珂把控內容,Aiden更側重廠牌的整體戰略與規劃。

在“宇宙電波”成立之後,他們陸續推出了《末日狂花》《消費圈內人》等節目,並在喜馬拉雅上線,將話題聚焦到消費、好物推薦、AI增長等。不管是和行業大咖聊行業趨勢,還是給聽友種草好物,他們都用“更專業的消費者”的姿態,向大家傳輸自己、産品與行業之間的真實故事。

“我們自己對産品的體驗是最直接和真實的,這些關於使用的故事包含在我們的生活經歷、個人興趣之中。”有時候,聽友們在他們的播客中,聽到的並非是某個産品或品牌像説明書般的資訊,而是真實發生在生活場景中的,帶著強主觀性的人與産品之間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通過播客更能停留在聽友們的腦海中。

故事中的真誠與情感,也在聲波流動中,為他們築起流量高地。《末日狂花》一期聊醫美的節目中,在僅有5000粉絲左右的情況下,他們達成了30萬的種草成交量。

“真誠是播客內容製作的唯一必殺技。”珂珂説。這也是他們製作每一檔播客節目的初心。

在喜馬拉雅“種樹”

今年一月,珂珂和夥伴在喜馬拉雅推出播客節目《末日狂花》,這檔圍繞都市女性生活的對談節目有個獨特的標簽——種草。曾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當道的種草媒介,如今逐漸轉向了音頻。

在短視頻的邏輯裏,有個“黃金三秒”原則,也就是説在短視頻的前三秒,就要抓住觀眾的吸引力。但在音頻當中,三秒甚至説不完與聽友們打招呼的話。因此,它走了與短視頻全然相反的路徑:拋棄效率,拉長時間,擁抱深度。

Aiden在這一點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播客的交流媒介是語言,聽眾通過聽覺接收資訊,這是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播客主和聽友之間是平等的朋友關係。因此在為大家種草産品時,不僅是強調産品好本身,還有我與産品之間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同理心是播客主們要展現的重要品質。

在今年“618”期間,《末日狂花》參加了喜馬拉雅推出的播客種草活動,首日帶貨銷售金額即超過10萬元。他們在選品、策劃節目、錄製播客等整個流程中,用站在聽友角度的同理心和講好故事的方式,在美粧服飾話題中帶來了好物清單。

“在選品時,我們有一個硬性標準就是要自己使用過。在此基礎上,了解産品中的成分、適用人群、功效,甚至包括品牌價值、品牌故事等等資訊。”珂珂説他們想要做的,就是幫助聽友省去産品對比的時間、理解資訊的時間以及剔除無用資訊的時間。

除了站在聽友角度思考他們需要什麼,珂珂非常看重播客的講故事屬性。她認為,這是播客主和聽友之間建立信任的重要方式。“當朋友和你説某個東西好用你就會更大概率地去購買,就是因為信任。”珂珂認為,這份信任的建立除了靠一分一秒的音頻聲音積累,還有在故事和場景中分享自己的經驗。

在之前的一期節目中,珂珂向大家推薦了一款面霜。在其他社交平臺上,點開這款面霜的介紹詞是“貝嫂同款”,而珂珂給予的種草理由是“它是椰子味的。”因為喜歡椰子帶有“木質味的香甜味兒”,只要一聞到面霜的味道就會覺得很安心。她在節目中分享了這個“古怪故事”,卻沒想到有不少聽友與她共情,紛紛在群裏表示認同。

播客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媒介,播客主與聽友建立信任靠的可能是有著共同的“古怪”品味。播客主在産品與故事的講述中,完成了一次用戶與産品的觸達,同時也形成播客主與聽友生活上的同頻共振。

長時間軸的交流、故事與情感的分享等這些帶有親密性和私密性的播客屬性,讓其成為培養私域流量的最佳方式。《末日狂花》節目在播出30期後,就積累到了幾千人的私域流量,當聽友們有購物需求時,就會先去看看他們的私域中有沒有賣。播客“買買買”正在成為年輕人新的消費方式。

在剛結束的喜馬拉雅“播客全明星”直播活動中,珂珂在“播客種草”的基礎上分享了自己“播客種樹”的理念:播客可以為品牌帶來長期建設,而不止是短期賣貨。

用播客建立關係

今年3月,珂珂推出了自己的播客製作手冊《你的第一本播客製作指南》,她深切地感知到現在各行各業入局播客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是當紅的視頻博主、品牌方,一些藝術館、博物館等機構也紛紛下場開設播客節目。人們試圖用聲音去表達“關於我的想法”,“我是誰”的群體認同在聲音圈層裏逐漸壯大。

正是因為播客,珂珂尋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因節目、內容、聲音彼此熟知,即使是第一次見面也似乎是認識多年的朋友。播客帶來的奇妙緣分是音頻在長時間流中搭建起的,新生的社交關係。

在珂珂和Aiden看來,讓更多人用播客建立關係的重要一環就是平臺。2023年,喜馬拉雅宣佈重點佈局播客,推出各項扶持計劃、重構播客頻道等等舉措,想要推動播客生態發展。Aiden覺得,喜馬拉雅做這些事情有利於降低播客門檻,讓更多人成為播客創作者和播客聽眾。

“不少人可能覺得我沒有設備、我不知道説什麼,是不是就不能做播客了?但喜馬拉雅的這些努力和嘗試就是讓更多人看到播客界的標桿,看看別人是如何做播客的。”每一個好節目的形成,都是在一點一滴的摸索與修改中形成的,而不是在計劃與方案中。

珂珂想起他們最早想做播客廠牌“宇宙電波”時,並沒有完整的計劃與構想,只是確立了自己想要以一種謙卑的、真誠的態度與聽友們交流,“我們是坐在聽友對面的朋友,能和他們建立起朋友關係,是我們最想通過播客追求的。”

如今,他們播客內容體系越來越豐富,這是播客帶給他們的,好內容、強平臺、有情感連接的聽眾,這是一個閉環,也是一個迴圈。

在播客的聲流中,故事中的情感力量得以積澱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