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湘東:優生優育家風好 和睦家庭喜樂多
發佈時間:2023-06-09 10:44:2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段雄燕 | 責任編輯:趙茜都説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可不,樂觀向上,笑起來眉眼彎彎,露出兩個酒窩的張柳最近就獲得了全國“優生優育”卓越類“健康家風故事”典型案例,成為江西省萍鄉市唯一獲得此項獎項的家庭,《中國家庭報》、《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等官方公眾號陸續推出和展播了張柳家庭的事跡。
科學備孕 健康養育
緣分有時候真的很神奇,就像一場魔法雨。張柳是萍鄉市湘東區婦幼保健院的一名護士,愛人陳超是萍鄉安鋼公司的一名煉鋼工人。但同住湘東的張柳和陳超原來咫尺不遇,卻相逢在茫茫網海。張柳特別愛笑,一笑就露出兩個甜甜的酒窩,而陳超就是鍾情于張柳那甜甜的笑容,覺得她的笑很真誠、率性、樂觀,仿佛能夠感染周圍的人,讓家人感覺生活充滿陽光。如果説相識是一種緣分,那麼相知就是一種信念。相戀兩年後,兩人從網上走入網下,結成一對線下夫妻,牽手走進了如今的柴米油鹽。
結婚不久,張柳就當上了母親。9年後,又成為二胎媽媽。兩個兒子的健康養育離不開母乳餵養,更離不開夫妻倆的科學育兒觀。備孕期間,陳超主動戒掉煙酒,注重合理膳食和適宜運動,為妻子學會了煲湯做營養餐,定期陪妻子去醫院做産檢,時時關注著寶寶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
溫馨是幸福,和睦是幸福,平凡也是幸福。家庭,就如一部情節曲折的電影,一個個精彩的小鏡頭,便組成了豐富多彩、幸福的家庭。如今,11歲的大兒子在小學就讀,4歲的小兒子進了幼兒園,夫妻倆在兼顧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你挑水來我做飯”,共同分擔著撫養兩個兒子的責任和義務:你負責接送孩子,我就負責在家洗衣做飯;你陪著孩子健身運動,我就負責督促孩子學習;爸爸唱“黑臉”嚴肅教育兒子時,媽媽就在一旁唱“紅臉”細雨春風勸導兒子聽爸爸的話……
勤儉持家 傳承家風
張柳自小受父母影響,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婚前,她是一位熱情大方,衣著簡樸的美麗姑娘;婚後,她是一位孝順賢惠,溫柔體貼的妻子,更是一位愛心滿滿、知足常樂的媽媽。夫妻倆每逢節假日就帶著兩個孩子去雙方父母家探望,噓寒問暖,幫助父母解決生活中的難事煩心事,對老人遇到的一些想不通的問題及時進行開解和勸導,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兩個孩子孝老敬親。
張柳勤儉持家的品性得到了雙方老人的認可。婆婆逢人就誇張柳:我們家張柳是個會過日子的兒媳婦,從不亂花一分錢,家裏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小日子根本就不讓我們做父母的操心,娶到她真是我兒子的好福氣!娘家媽媽對自己的女兒更是放心不已:她從小性格就樂觀通達,對小家庭的規劃心中有本賬,買房買車都沒向我們開口要過錢。
現在,30齣頭的張柳,在十餘年的婚姻生活中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經驗,在夫妻相處之道和教育兩個兒子的方面更加得心應手。
和諧家庭 綠色文明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結婚十餘年,小夫妻倆相互包容,相互支援,攜手為小家庭的美好生活努力奮鬥著,將教育兩個兒子和提高家庭生活品質作為兩人共同的目標。良好的家
庭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閒暇時光,夫妻倆或陪著大兒子在足球場體驗運動的快樂,或帶著釣具步行至萍水河畔,感受垂釣的樂趣;要不就在小區的健身器材處陪著小兒子鍛鍊玩耍。
陳超這個年輕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上非常耐心,從不當甩手掌櫃,和孩子們處成了親密的“小夥伴”。他一直注重挖掘兒子們的興趣愛好,並以鼓勵為動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大兒子因為足球踢得出色,贏得了一輛爸爸獎勵的自行車,從此踢起足球來更來勁。妻子張柳平時特別注重引導孩子們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不吃垃圾食品,儘量不使用塑膠用品,告訴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能夠步行和騎行儘量不開車,平常飲食不挑食,保持適量運動等等。
健康美滿幸福家庭的營造是來之不易的,需要家庭成員共同用愛、理解、包容、責任去經營,去灌溉。5.15國際家庭日這天,張柳一家四口到南昌參加了江西省2023年“健康家庭”現場發佈會。站在頒獎臺上,面對主持人的提問,張枊笑成了一朵花:其實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很多,我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而已,對於我和愛人來説,一家人時刻呆在一起,陪著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圖文:段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