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從“高鐵春運”中感受“流動中國”的活力
發佈時間:2023-02-01 11:25:0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敖國 | 責任編輯:郭頂回眸歷史,“春運”一詞最早出現于1980年的人民日報。今昔對比中,讓人們感慨春運的巨變。滄海桑田的變遷,折射出了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
一晃40多年過去了,2023年春運也已經進程過半,鐵路的春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春節前歸心似箭的啟程之旅,還是春節後帶著幸福和眷戀的返程之旅,春運的路較以前相比,更多了、更快了、也更美了。如今,貨主笑了、旅客笑了、乘務人員笑了。
透過鐵路春運聆聽社會進步的聲音,每一個“音符”都值得驕傲和自豪。今年春運,各種服務措施進一步優化細緻,乘客旅途更順暢:在有序出行方面,為廣大旅客營造健康安全的出行環境,加強員工健康管理,引導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強化自身健康防護;在旅客出行資訊服務方面,在全國3200余組動車組列車上推行鐵路暢行掃碼服務,精準推送列車停運和變更資訊;在站車服務方面,推出一些便民利民的措施;這些變化,讓人們看到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也成為了流動中國的生動縮影。
“流動的中國”,充滿了動感、蘊含了張力。從齊齊哈爾到東方夏威夷,從黃浦江畔到滇池美景,從大城市到城鄉之間,奔跑在高鐵線上的動車越來越多。流動的列車、流動的返鄉人群構成了流動的中國最感人的畫面,回家的路、團圓的路見證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程。
鐵路密布、高鐵飛馳、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風一般”的速度讓中國流動的越來越快、讓回家的路越來越短。網上訂餐、車站智慧導航、移動支付、刷臉進站、線上選座、掃碼支付等舉措,讓回家路越來越暖,讓回家滋味越來越甜。可以説,“東西南北説走就走,一票在手天下我有”,中國高鐵正以其卓然的發展成績,改變著春運的運輸格局和旅行體驗,為我們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春運景象。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架起的中國橋、鋪設的中國路、駛動的中國車、建造的中國港、搭建的中國網……不斷提速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助力流動的中國一路暢行、步履鏗鏘,穿越時空的高鐵折射出了大國崛起的鏗鏘步伐與自信,“流動的中國”在流動中迸發新的活力。
時代在變,春運在變,但濃濃親情卻從來未變。曾經貼著“艱辛”“心酸”“受罪”標簽的春運正在離我們遠去,如今,標有“平安”“有序”“溫馨”印記的“高鐵春運”正在向我們走來,讓回家過年,更順暢,更貼心,更溫暖。(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