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自主研發的智慧裝配造橋機2.0首次成功運作
發佈時間:2022-11-25 14:52:1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趙茜11月25日上午9時,在江蘇宿遷市鹽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施工現場,一塊總重91噸的預製箱梁在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和雙目識別定位系統的銜接配合下,自動完成架設安裝作業,全過程自動化調速,如同一場“搭積木”的遊戲。
這是由中建八局自主研發,並持續升級的IABM智慧裝配造橋機2.0版本首次成功運作。一年前,該造橋機1.0版本成功在杭州亞運會配套基礎設施工程紹興越東路北延項目應用。歷經一年迭代,這臺集智慧化、數字化、裝配化于一體的大型市政橋梁施工設備再次在中國裝配式橋梁建造領域取得突破。
宿遷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盧勇、鹽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項目辦負責人張愛軍、中建八局總工程師亓立剛出席造橋機2.0發佈會。宿遷市交通運輸局、蘇交科、江蘇潤通、中建八局等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造橋機2.0主要結構在1.0基礎上持續改進,搭載了主動安全控制系統、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等智慧化系統。本台設備可安裝單重270噸以下的墩柱或蓋梁,同時可架設跨徑40米、重量180噸以內的箱梁、T梁、疊合梁。
據施工方中建八局三公司介紹,新一代造橋機根據公路橋機施工特點和結構形式,可在九個方面進行針對性把控,構成一套完整的安全防護體系,與同類型橋機相比,施工作業每百公里,安全管理成本相比可降低36.5%。同時,造橋機搭載的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可實現預製構件自動化吊裝控制,將參數自動捕捉到設備控制終端,根據科學演算法,生成移動指令,迅速完成吊裝作業,可將安裝工序效率提升20%以上。
除了主動安全控制系統和北斗導航系統外,造橋機2.0還取得了多方面的創新突破。
在結構設計上,之前的1.0版本為伸縮行程3米的前支腿,而本次研發的裝備前支腿伸縮行程達10米及以上,可以通過前方既有橋墩和既有線路障礙,操作更加靈活;採用上下疊合的裝配式主梁結構,形成輕、重兩種組合形式,可實現多工況、多功能的結構設計和承重結構的裝配化設計;主樑上的部分構件採用坦克鏈式驅動,使其運作精準,結構緊湊,爬坡能力更強。
在實際操作中,造橋機的精度同樣得到大幅優化。通過搭建雙目立體視覺相機測量系統框架,操作員可完成對箱梁與支座等特殊點的識別與定位,實現全自動化精確吊裝落位。相比人工視覺對位調整,對位落梁效率提升68.7%;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視頻顯示功能獲知架橋機動態,並通過語言控製造橋機進行吊裝作業,使設備的操作難度大大降低。
在材料方面,中建八局通過正交實驗及骨料緊密堆積工藝,實現灌漿料強度新突破,可讓造橋機做到一跨主體結構安裝後迅速進入下一跨作業位置。
造橋機2.0得到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的高度認可。鹽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作為江蘇省高速公路網“十五射六縱十橫”中“橫四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在新技術的運用推廣下,進一步加快建設,助力區域經濟穩步發展。
中建八局總工程師亓立剛表示,中建八局遵循國家交通強國戰略,承接中建集團交通強國戰略試點任務。本次IABM智慧裝配造橋機2.0的投産應用,大幅提高了八局基礎設施項目施工自動化程度,也為“高效建造、完美履約”做好了技術支撐。八局將以創新突破為己任,勇立潮頭,奮力開創科技革新的新局面,為服務國家戰略貢獻八局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