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企發力先進製造,熊大智慧加速“國産替代”

發佈時間:2022-09-07 14:44:3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下午 | 責任編輯:趙茜

“2022年上半年營收相當於2021年全年營收,實現了倍增。”日前,在位於華迅科技園的廣東熊大智慧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大智慧”)總經理熊開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作為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初創型公司,熊大智慧在面對當前經濟的種種不確定下找到了企業持續發展的確定性方式,以過硬的技術、過硬的産品品質,成為一家以科創引領,先進製造為特色的高新技術企業。

在當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下,熊大智慧的發展路徑或可提供一種有益借鑒。

技術為核創新驅動 實現業績倍增發展

在2017年創辦熊大智慧之前,熊開友有超過20年的外企職業生涯,對品質和技術的追求成為開始創業之時對企業第一要求。

為何創業?“電動執行器行業的高端市場為國外廠家把持。我們就想做自己的電動執行器産品,加速在該領域的國産替代。”熊開友表示。

熊開友是一名機械設備的技術控,對技術精益求精的追求,成為熊大智慧這家初創企業的基因。也因此,2017年成立之後,熊大智慧就開始一邊投入資金“燒錢”研發,一邊從事老本行,接手一些外貿訂單,進行“補血”,維持企業正常運轉。

兩年時間裏,熊大智慧投入500多萬元進行研發,同步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申請了幾十項專利,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電動執行器是工業自動化過程式控制制中的重要執行器單元。隨著工業領域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電動執行器越來越多地在各種工業生産領域中得到應用,市場極為廣闊。”熊開友表示,可以廣泛應用於新能源、3C、智慧手機周邊設備、汽車、機械製造、電子技術、輕工紡織、醫療器械、食品包裝等自動化工業領域。

研發這個産品的難點在哪?

“精密化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和趨勢。電動執行器的精準性、穩定性,乃至産品的統一標準都成為檢驗企業實力的重要因素。”熊開友解釋道。

熊開友舉例,目前公司産品的穩定性可以做到+0.01毫米和—0.01毫米之間,同時實現産品的“小巧化”,為自動化企業提供更穩定的産品性能。“對於服務於製造業企業的公司而言,産品超高的穩定性和精準性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熊開友表示。

“公司售後服務的人員極少。一是産品屬於通用型號,沒有安裝等通常性的問題出現,業內人士都清楚安裝的方法;二是産品的品質過硬,很少因為産品品質問題而專門派人維修的情況出現。”熊開友對自己的産品充滿信心,同類産品已然達到國外企業水準,價格更優。

因此,熊大智慧憑藉在産品品質上的技術實力和過硬産品品質,2022年上半年已經完成2021年全年的營收,實現倍增式發展。

技術背後的先進製造 全製造要素的精益把控

步入熊大智慧3000多平方米的生産車間裏,數十台自動化設備在有序運作,緊張地趕工中。從傳動絲杠、滑臺的生産,到聯軸器、導軌的整體工藝,均實現了自動化作業。工作人員只需在螢幕上點擊相應的按鈕就可以完成生産。

這是熊大智慧“公司無售後服務”的底氣所在——技術落地後的高度自動化生産工藝。

擁有技術只是第一步。從技術到機械設備的研發生産,從技術實力邁入“先進製造”,成為熊大智慧加速“國産替代”,打破國外企業技術壁壘的關鍵能力。

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難的。回到工業産品最基本的邏輯來看,産品需要標準化,無論是性能、尺寸、品質、選用材料、工藝裝備、工藝方法、試驗方法等均要實現統一標準,統一規格。這對製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作為自動化的一個重要執行單元,電動執行器高精確度、高穩定性的背後,其更多考驗的是對整個工藝流程的科學管理,是對先進製造的必然要求。”熊開友表示,多年的外企經驗,讓熊大智慧在創業之初就確立了科學的管理方式和嚴格的工藝流程。

截至目前,熊大智慧已經實現了絕大多數工藝流程的自主研發和製造。“很多製造工藝需要自行摸索,對産品生産線的某一個特定環節進行重新設計、重新製造,以追求更好的品質,更高的精度。”熊開友表示。

就行業發展而言,近年來,我國電動執行器行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勞動密集型産品以價格取勝的競爭優勢逐步被弱化,技術創新和隨後的先進製造成為電動執行器行業未來邁入高端的重要因素。

“我們相信,只要企業對電動執行器領域每個環節持續優化提升,繼續優化工藝流程,提升自動化水準,熊大智慧終將成長為一家在電動執行器領域的領先者,對於未來發展,公司發展路徑很清晰,就是技術驅動,打造更為完善和科學的製造體系,加速電動執行器行業的國産替代。”熊開友表示。

先進製造業産業服務平臺加速集群生態 加快企業供需對接

立足東莞雙萬新起點,科技創新與先進製造加速邁進,可以預見的是,專業的製造服務平臺將加速構建産業集群生態,倍增企業發展效能。筆者了解到,在熊大裝備所處的園區——華迅科技園,在建園之初,便瞄準了電子資訊産業鏈條,著力打造東莞電子産業標桿園區。依託華迅控股集團豐富的産業優勢和産業鏈資源,以園區為載體,以産業運營為核心,打造先進製造業産業服務平臺,加速産業集群效應,讓企業更好、更快、更深地對接産業鏈上下游資源,實現協同發展。而熊大智慧,在2022年遷入華迅科技園後,在園區同一棟樓下便實現了上下游對接,極大降低了供需對接成本。同時,隨著行業上下游企業資源的不斷集聚,也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商機與發展機會,熊大智慧正是在入園後,又迅速與園區企業達成合作,成為上下游價值共用共贏的新樣本。

據悉,目前華迅科技園已引進60家企業,在已投産的23家企業中,47%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26%企業為規上企業,30%企業為專精特新企業,先進製造業集群逐步成勢,一個生態化的工業社區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