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海南自貿港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項目主體結構完成

發佈時間:2022-07-18 14:40:4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劉偉、肖明葵 | 責任編輯:趙茜

全國最大世界領先的港口客滾綜合樞紐——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海南自貿港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項目主體結構完成。

近日,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海南自貿港海口新海樞紐項目(以下簡稱新海樞紐項目)主體結構完成。從空中俯瞰,已具雛形的新海樞紐主體建築伸開兩翼,猶如一隻巨大的“鯤鵬”欲展翅高飛。新海樞紐項目于2020年10月1日開工建設,當前新海樞紐項目主體建設已全部完成,正進行玻璃幕墻安裝以及金屬屋面鋪設等,預計2022年底竣工,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港口客滾綜合樞紐。

樞紐主體完成 攝影 鐘建佳

新海樞紐項目為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的重點推進項目和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重要配套設施,項目總用地面積56萬平方米,客運綜合樞紐總建築面積8.32萬平方米。“新海客運樞紐未來將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的‘門戶港、形象港’,建成後旅客年通過人次可達3500萬,車輛年通過輛次可達320萬。”中交四航局新海樞紐項目指揮長楊文傑介紹,屆時將實現遊客過海“零換乘”,大大提高海口新海港的服務水準,並輻射帶動周邊旅遊、文化和商業配套服務的發展,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新海樞紐夜間施工 攝影 楊文傑

為打造海南自貿港的“門戶港、形象港”,中交四航局建設者以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為目標,積極展開技術攻關,優化施工工藝,大力推進標準化、精細化、資訊化、智慧化的“新基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樞紐工程建設中一展新時代大國工匠“基建狂魔”風采,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和騰飛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精準吊裝,讓6個足球場大的鋼屋架“行穩走準”

新海樞紐項目鋼結構網架採用“正交斜放空間網格結構+桁架結構”,網架結構採用焊接球節點,桁架結構採用圓管相貫節點。“項目總投影面積約4.4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足球場,整個網桁架由近4萬個複雜的桿、球構件組成。在樞紐屋面網桁架提升過程中,單片網桁架最大面積8000平方米,提升網桁架最大重量達650噸,相當於400多輛小汽車重量,提升最高點達42.7米。”中交四航局新海樞紐項目副總工程師王志華向筆者介紹,項目建設團隊採用“原地低空散拼+分區整體提升”的方法,把整個網桁架分成15個片區,這樣不僅減少高空作業風險,而且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確保工程品質。同時,為提高每個球節點的定位精度,項目部結合BIM模型及坐標系統,利用軟體模擬屋架低空散拼狀態,生成胎架平面坐標及高度參數,現場根據以上參數精準定位胎架,讓每個球節點的空間位置滿足設計、規範要求。

鋼網架拼裝 攝影:張傑豐

由於鋼屋架結構複雜、構件種類繁多,多是曲面形狀,對拼裝精度要求高。“為實現安全高效安裝,項目部一方面調整主體結構施工順序,一方面將原來4個大的屋面分區細化為15個小分區,有效解決因屋面高差造成的胎架搭設困難的問題。”中交四航局新海樞紐項目指揮長楊文傑介紹。通過這一舉措,成功降低了胎架高度,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提高了安全系數。其次,每一次的網桁架提升前,都要用專業鋼結構分析軟體進行3D建模驗算,模擬全過程施工以確保無結構安全問題,網桁架在首次提升至胎架100毫米以上時,必須經過24小時的懸停,確定安全無誤後才能繼續後續的提升安裝。

新海樞紐主體結構 攝影 王宇輝

BIM立體建模,科學指導4萬鋼構件和百萬米管線安裝

新海樞紐項目工程體量龐大,綜合性強,所涉專業面繁多,僅項目鋼屋架就有複雜的桿、球構件4萬餘件,每一根桿件的高度、傾斜度與焊接球的相對位置都不一樣,而且還是高空作業。中交四航局新海樞紐項目部BIM技術組長陳鳴鐘帶領團隊運用BIM技術對網桁架進行全面建模,提取出各球節點精準坐標,以指導現場拼裝,確保滿足施工精度要求。

BIM三維建模 攝影 張衡

新海樞紐項目管線密集,各類空調管、風管、水管、橋架等總長度達到15萬米,電纜總長120萬米可繞海南島一圈。各種管線之間重疊交錯,施工難度極大。“通過BIM立體建模的形式,調整了全項目管線安裝細節,並在保證管道功能達標的基礎上,壓縮管線高度和布設排列順序,讓100多萬米管線整齊列隊,提高了樞紐美觀度。”中交四航局新海樞紐項目副經理鄭晉輝説,若沒有提前採用BIM技術進行管道優化排布、虛擬建造預演,很多問題只有等到設備進場時才現場解決,將嚴重延誤進度。

中交四航局還將BIM技術應用於項目施工生産全過程管理。從項目的前期準備、深化設計開始,通過BIM技術把施工全過程資訊錄入BIM管理平臺,以追溯到每一處構件的歷史資訊,便於後續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質檢員也可以借此平臺實時上傳發現的品質隱患,以利現場及時整改。中交四航局新海樞紐項目結合工程實際,已申報三項BIM技術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成果獲得了海南省BIM技術大賽一等獎。

爭創國優,打造世界領先的客滾專用綜合樞紐

新海樞紐項目作為海南自貿港的“門戶港、形象港”,是中交集團大體量客運樞紐項目的代表性工程,項目具有綜合性、交叉性、技術性強,協調難度大等特點。項目伊始就明確提出“標桿項目,品質工程”建設目標,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項目建設團隊遵照“策劃先行、樣板引路”的工作思路,將創優工作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

品質專家諮詢會 攝影 陳覺雲

新海樞紐項目的玻璃幕墻安高度為45米,弧線總長約1417米,總面積為21529平方米,其中一側為連續曲線構造,要求玻璃尺寸不一,對玻璃定制和安裝精度控制要求極高。項目採用BIM技術對幕墻建立1:1的三維模型,並結合土建及鋼構BIM建模,獲取幕墻梁柱三維坐標。根據建成的坐標資訊,採用全站儀精確放樣,安裝時使用全站儀進行監控,嚴格控制每個構件的空間位置,提升幕墻梁柱安裝精度,給後續幕墻玻璃安裝留下充足作業面。

幕墻安裝 攝影 成青

海南島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為有效提高新海樞紐項目主體結構的抗震等級,主體立柱採用了勁性型鋼立柱+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對勁性型鋼立柱的梁柱節點複雜,型鋼安裝及柱筋預埋綁扎精度要求高的挑戰,項目部在開工前就對較為複雜的梁柱節點進行優化設計,利用BIM技術對每個複雜的節點構造進行了三維模擬深化,把每根鋼筋、每個構件的尺寸位置合理排布,施工過程嚴格按佈置要求進行驗收,有效保證了結構的施工品質。

鋼結構吊裝 攝影:胡哆咪

建設團隊還“走出去”參加培訓和技術交流,學習新技術、新工藝;邀請資深專家到現場進行專題培訓和創優指導,從工程前期準備、過程管理、現場監查、技術指導等方面著力建設全過程品質諮詢體系;堅持執行“樣板引路、首件驗收制度”,完成了樁基施工、地下室防水卷材施工、墻體砌築、條板安裝、屋面網架拼裝、提升及玻璃幕墻等樣板工程,有效保證了工程品質,為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打下了堅實基礎。

綠色環保,打造平安智慧工地

據了解,新海樞紐項目建設包含綜合交通樞紐、停車樓、附屬建築、地下建築、高架橋及匝道工程等。高峰時期,項目土建、鋼屋面吊裝、機電安裝、暖通工程等多個內容同步施工,交叉作業面多,高空吊裝作業範圍廣。結合工程實際,項目設計安裝了8台塔吊,交錯覆蓋了整個施工區域。但是8台塔吊同時作業,相鄰的兩台塔吊吊臂的作業半徑存在交叉。“為了避免發生塔吊碰撞,我們專門為塔群增設了群塔防碰撞功能。”項目安全總監何寧向媒體透露。群塔防碰撞功能的運用,有效降低了群塔同區域作業的風險,保證了塔群各行其道。同時為了消除高位塔吊的鋼絲繩與低位塔吊吊臂間存在的碰撞風險,項目部又依託BIM技術精準的演算法定位,在塔吊吊臂上安裝了定位系統感測器,實現兩台塔吊間互相感應,隨時發出警報。

為進一步提高項目班組人員的安全意識,築牢安全生産防線,中交四航局新海樞紐項目部還創造性提出了“12345”班組安全管理思路,全面詳盡總結概括了項目安全管理的各個方面,實現了作業隊員安全管理扁平化,有效助力項目打通“安全生産最後一公里”。當前通過資訊化安全管控措施,項目已經連續安全生産600多天,實現安全生産“三零”目標,項目部也先後獲得海口市、海南省的“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等榮譽稱號。

地下室大型設備安裝 攝影 梁潔瑜

新海樞紐項目地下室面積有6800平方米,需要安裝製冷機組、發電機組、電櫃、水泵等大型設備幾十組。為了保障樞紐安全用電,中交四航局項目部採用了“變電+發電”兩種模式供電,日常由兩路10千伏市電通過高低壓配電設備供電,此外還安裝了一套1800千瓦應急發電機組,以應對停電等突發狀況確保用電正常。”項目副經理鄭晉輝介紹。為應對海島颱風天氣,地下室配備了全自動排水系統,保障地下室機電設備安全。

為保持新海樞紐投入使用後室內溫度適宜和兼顧節能環保要求,項目還使用了節能環保型的“水冷”製冷中央空調,並在樞紐室內墻地面及頂面布點風機風槽,使室內環境舒適。(通訊員:劉偉、肖明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