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讚沿海之濱!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參建的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喜獲“李春”獎

發佈時間:2021-11-26 13:33:2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李東海 | 責任編輯:李媛

近日,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發佈2020-2021年度(第二批)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李春獎)獲獎名單,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參建的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榜上有名。

李春獎(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與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聯合設立,是與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齊名的中國公路行業最高品質獎,也是我國公路建設者的最高榮譽。

台州沿海高速是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全長147公里,由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三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組成,北接杭州灣跨海大橋直通上海。中建股份以PPP模式投資建設的台州灣大橋及接線工程第一合同段總長32.1公里,建安總造價約45.55億元。其中,交通公司承擔第五標段建設任務,包含浦壩港特大橋、小灣大橋和關小線橋,以及路基工程。項目于2015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2019年1月16日正式開通運營。

建設過程中,交通公司堅持以打造高效履約工程、精品交通工程、優質跨海工程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加強科技創新、重難點攻堅、綠色建造等多項舉措,最終為台州人民、為沿海群眾交出一條跨越海洋的民心聯通道路、脫貧致富高速路。

搶先機、推進度,打造高效履約工程

項目中標後,交通公司立即調兵遣將,早期管理人員迅速就位,白天跑現場熟悉地形地貌,晚上討論施工計劃、重難點工程技術方案和各種材料設備的採購與資金問題,並率先啟動鋼棧橋建設。

鋼棧橋作為建橋的海上便道,承擔著提供作業面和材料設備運送的關鍵任務。但隨著棧橋向遠海主航道縱深推進,海水不斷加深,水流更急,施工人員安全風險加大。項目部堅持“化險為夷、化繁為簡、避險求安”原則,運用BIM技術進行鋼棧橋及鋼平臺建模設計,通過“作業機械化、模組拼裝化、工序簡單化”的棧橋施工方法,把水面作業改為平臺作業,把前方海上作業轉為後方陸地作業,使大量工序在“工廠化、標準化、流水化”作業中完成,確保了棧橋施工的安全,從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通過強化管理和搶拼進度,項目部創造了一路驕人的業績:率先建成全線首座拌合站並産出全線第一罐混凝土;浦壩港特大橋首根111米長主樁基順利澆築完成,並刷新中建七局橋梁施工兩項歷史紀錄;浦壩港特大橋18、19號兩座主承臺樁基、墩身均提前完成,大橋架梁施工提前完成……項目部以擔當和實力,事事爭先,實現高效履約,並在中建指揮部項目綜合管理、進度管理、商務管理、黨工團建設等工作中獲得優異成績。

破難題、強施工,打造精品交通工程

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浦壩港特大橋主橋設計為跨度(68+120+68)米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主跨120米的大跨徑決定了兩個主墩承臺必然“龐大”,且處於深海區,深長樁數量多,施工條件複雜,建設難度極大。

多達44根的海上深長樁,且最深樁長達到127米,這對項目管理人員來説是一次巨大挑戰。試鑽樁施工過程中,當鑽孔樁基深度超過50米時,現場的地質淤泥層已超過勘探資料記錄的厚度,現場工程技術人員根據地質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護壁泥漿的“配合比”參數,滿足特殊地質對護壁泥漿的要求,從而保持了樁基孔壁的穩定。

在主樁機鑽孔深度超過100米後,岩層地質發生變化,樁基底部岩層強度遠高於“普通岩層”硬度。經過反覆研討,項目部利用二級氣舉法工藝輔以大直徑超長鋼護筒和高性能泥漿護壁材料順利完成樁基成孔施工,保證了大橋主承臺超深樁基的順利成孔灌注,並且一鼓作氣完成剩餘43根超深樁施工。基於此總結的“東海強潮汐區衝海積地質深長樁基施工工法”也獲評河南省省級工法。

攻克了水下深長樁難題,兩個“龐大”的主墩承臺也是浦壩港特大橋施工技術的又一難點。為解決超大型主墩承臺施工難題,項目部在廣泛借鑒國內施工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技術創新,利用BIM技術、邁達斯有限元軟體分析,採用模組化設計思路,巧妙利用潮汐間隙時間,自主進行了承臺鋼吊箱圍堰的設計。採用“大潮差海域異型承臺鋼吊箱圍堰”施工工藝,成功完成了全橋36個承臺施工,節約了一半的承臺施工時間,且大大減少鋼材的用量,提高了圍堰各構件的週轉利用率,加快了施工進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海上大型橋梁主墩承臺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重創新、提品質,打造優質跨海工程

浦壩港特大橋橫跨台州灣,屬於海洋環境,混凝土結構易受海水中氯離子侵蝕,影響橋梁結構耐久性。為提高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項目部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採用“雙摻”技術,不斷優化和改進“雙摻”比例,尋求滿足各項指標要求的最佳配比,最終取得顯著成效,混凝土抗氯離子侵蝕性顯著增強,從而保證了橋梁結構耐久性符合設計使用年限要求。

由於沿海高速路基工程大都處於軟基之上,主要為淤泥質土,路基沉降量大,沉降週期長,後期極容易産生路面開裂問題。為避免不均勻沉降現象發生,保證路基整體穩定性,項目部採用泡沫混凝土施工方案,有效解決了路基不均勻沉降問題、避免了“橋頭跳車”現象的出現,且提高了路堤穩定性、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減少後期運營成本,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大規模應用泡沫混凝土的典型範例。

此外,項目部積極推進標準化、精細化、智慧化、資訊化建造技術,採用鋼筋智慧化加工設備,提升鋼筋加工合格率和加工效率;標準化建設鋼筋加工場、預製梁場、拌合站,實現梁板預製、蓋梁骨架安裝、橋面係、防撞護欄等施工標準化。標準化建設和新技術應用取得顯著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保證了施工品質,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為把項目建設成優質跨海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

三年艱苦奮戰,築就跨海通途。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將牢記使命、踐行擔當,發揮基建專家優勢,為地方發展鋪築“共贏”道路,為交通強國建設繼續砥礪奮進。(供稿:李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