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智慧電力的基礎通信連接“安全底座”
發佈時間:2021-05-21 15:20:11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媛自從2009年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公佈智慧電網計劃以來,我國電網電力市場加速向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躍遷升級。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等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大大加快了電力電網“上雲”步伐。據中商産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智慧電網行業市場規模將近800億元。隨著5G的進一步下沉應用,還將深刻帶動電網電力市場轉型變革,到2026年,全球能源産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00億美元。
在電力場景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是各類感測器、電閘電錶、電線電纜、變壓器、配電箱、繼電保護裝置等終端硬體設備。要實現電網電力的智慧化升級,首先要為這以億萬計為單位的終端設備安裝物聯網卡、模組等通信裝置,實現設備入網上雲的同時,支撐後續遠端管理、數據採集等數字業務的有序開展。
但大規模終端基礎通信設施的安裝,也帶來了通信連接的安全隱患和風險。一方面是來自物理方面的安全風險,通常電力終端設備大多安裝在戶外暴露的環境,受溫濕度氣候條件影響,終端設備易老化故障,且電力設備的戶外安全防禦能力普遍較低,長時間戶外的無人值守,極易給攻擊者以可乘之機,從物聯卡端口攻擊雲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對此,物聯網相關廠商通常採用工業級的卡體材質,壽命長,耐氧化腐蝕能力強。不僅如此,部分廠家如中琛物聯對插拔物聯卡、模組均採用了內置封裝貼片卡式設計,避免直接暴露調試介面,有效防止外部人為的破壞,或通過介面攻擊雲端,造成重大損失。
除物理安全之外,智慧電力應用場景還存在來自通信連接方面的安全隱患。智慧電力的高級階段是對電力大數據的整合、分析和應用,通過挖掘數據價值指導優化運營管理、降本提效和精準決策。但如果終端採集的數據存在誤差、失真呢,在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情況下,誰敢根據數據分析開展決策部署?
為什麼會存在數據品質問題?這主要跟電力的工作環境有關。眾所週知,電力行業普遍的特點是産業鏈條長、業務環節多、工作場景複雜,許多的物聯網終端設備安裝在深山密林、隧道涵洞、地下室、高樓林立的場景之中。通信連接易受到運營商基站覆蓋的影響,很難保障全天候、隨時待命、永不斷線的終端通信連接,數據傳輸一旦卡頓、時延、丟包、中斷等故障頻發,大數據的安全可靠性就很難保證。
不過,隨著三網融合技術和多鏈路聚合通信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一安全隱患逐漸被填補。以中琛物聯搭載三網融合通信技術的“中琛雙子芯”智慧卡和“中琛模組”為例,産品可搭載中國移動、聯通、電信運營商網路,自動識別當前環境下運營商網路信號強弱,並自動切換最優信號網路,持續保障通信連接的穩定。有效解決地下、隧道、涵洞以及電磁干擾等環境因素下通信連接不穩、中斷、傳輸丟包等問題,並且一網故障它網立即切換,從而保障終端數據採集、傳輸的實時性,保障數據的安全可靠。
搭載多個運營商網路的物聯卡,是否意味著管理難度和通信成本更高?對此,記者從中琛物聯某負責人處獲悉,中琛物聯獨創了業內首個三網流量計費融合解決方案,可實現多個運營商物聯卡的統一接入、計費和管理,一池流量全設備共用共用,不用單獨給物聯卡充值續費,既快捷方便又節省流量成本。
正是通過“軟硬協同”築牢基礎通信“安全底座”,電網電力行業得以順利跨過大規模應用的初期階段,向著雲端智慧管控、大數據精準分析等高級應用階段進發,驅動我國電力市場向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