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可是這位垃圾分類督導員為啥期待著下崗?

發佈時間:2020-11-02 10:02:2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李媛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推進,各地紛紛出臺了“垃圾分類”政策。然而,從簡單粗放的垃圾投放方式,到精確細緻的“分類投放”,如何幫助居民完成這一生活習慣的轉變?在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一個新的職業應運而生——“垃圾分類督導員”。

垃圾分類督導員咋工作?自己先成為分類專家

佘向美是個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老環衛”了,不過最近她的工作發生了一點點改變——從一個普通的環衛工人,變成了瀋陽市鐵西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工作性質的一點小小的轉變,體現的卻是嚴格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大方向。

“以前就是環衛工人,就是掃掃地、清垃圾這些工作,很普通。”佘向美回憶起剛剛當垃圾分類督導員的日子,“領導找我談説現在鐵西區要開展垃圾分類回收運動,讓我去當‘督導員’,一開始心裏還是很慌的,畢竟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垃圾該怎麼分類啊,以前見垃圾就收走了,哪管是什麼種類的。”

不懂就要學,佘向美開始了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的過程:從可回收垃圾的甄別到有害垃圾的判斷,廢紙、塑膠、電池都應該如何處理。很快,勤奮好學的佘向美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垃圾分類專家”。自己學會了,還要幫助作業區內的居民儘快學會垃圾分類知識,佘向美現在每天6點就要到達工作崗位,不僅要完成在廚余桶前破袋分揀廚余垃圾、在智慧設備前引導居民投放可回收垃圾、將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品運送到環保屋內分類放置、配合收運司機裝車和隨車到分揀中心卸車等日常垃圾分類回收工作;還積極入戶宣傳分類知識和到府收集分類垃圾、到環保屋給居民兌換禮品,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

智慧設備前引導居民對可回收物進行投放

企業拿出專項資金,鼓勵居民將廚余和有害垃圾分類投放

作為中環潔(瀋陽)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的普通員工,佘向美只是無數“垃圾分類人”的一個縮影。自中環潔承接鐵西項目以來,就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所轄區域內實施垃圾分類清運的政策。當然,垃圾分類的推廣工作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垃圾分類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有一些困難,目前主要就是居民的投放自覺性差,年紀大的百姓意識還停留在賣廢品換錢的階段,而年輕居民為了生活便利,直接將垃圾混合起來統一投放。

針對這樣的情況,中環潔(瀋陽)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積極與政府、學校、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一起定期開展一系列宣導活動,提升居民的參與意識,鼓勵居民註冊成為垃圾分類參與者,提高註冊率。同時向配合分類投放的居民通過手機微信發放積分,定期進行積分兌換活動(獎品多為日用品和糧、油、米、面等生活必須品),居民也可以將積分進行現金兌換,兌換的現金可以直接提取到居民的微信零錢中,使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得到切實的福利,鼓勵居民積極參與投放,養成良好習慣,既達到了提升居民參與率的目的,也提高了居民的知曉率。

對於廚余垃圾和有害垃圾投放的推廣,是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進行入戶宣傳,以獎勵積分政策鼓勵居民到指定的廚余桶和環保屋進行投放,環保屋定期開放,為居民兌換積分商品,保持居民的投放熱情。廚余和有害垃圾的積分獎勵商品資金,是中環潔為瀋陽市垃圾分類推廣與普及準備的專項資金。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現在鐵西區垃圾分類回收率大大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也有很大改善。

將收集的可回收物運送到環保屋內分類放置

垃圾分類項目短時間內還是會虧損

中環潔(瀋陽)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對於可回收垃圾資源化這一方向也有著積極探索:前端收集回來的可回收物由清運司機用專用車輛統一運送至可回收垃圾分揀中心,在分揀中心對可回收物進行二次分揀,將前端收集的可回收物進行細分,剔除摻雜在其中的其他垃圾並集中進行處理,經過二次分揀和分類的可回收物歸置到相應分區進行收集碼放,可以壓縮處理的要進行壓縮和打包,處理後的可回收物(再生資源)將被統一齣售給可以實現資源再生利用的終端企業,例如紙廠、鋼廠、塑膠製品廠等。有害垃圾經集中收集後,按照政府相關規定,統一存放至環保屋,達到一定的儲量後由分類企業聯繫專業資質企業運輸至政府指定企業進行處置。

理論上説,處理好的可回收物確實可以給企業帶來一定銷售收入,但是比起垃圾分類回收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垃圾分類項目在一定時期內仍將處於“入不敷出“的虧損狀態。

雖然短時間內垃圾分類回收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有限,但是生態環境效益卻是十分巨大的。推行垃圾分類可以實現資源的重復利用實現節能減排,真正的做到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目的。比起“活在當下”的短期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收益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了。

配合環保屋收運的司機一起裝車

垃圾分類督導員為啥期待著下崗?

佘向美當上“垃圾分類督導員”也有段日子了,通過積極學習與努力工作,不僅佘向美本人已經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垃圾分類百科全書”,周圍居民也在她的教育與鼓勵下,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當中。看著這些轉變,原本應該信心滿滿的佘向美卻有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願望——她希望自己“下崗”。

對於這個願望,佘向美是這樣解釋的:“現在的居民在我們公司宣傳工作的影響下,越來越能接受並願意參與垃圾分類。從最初的宣傳活動需要發放小禮品吸引居民參與,到後期居民聯繫督導員投放,再到後來小區居民自主到智慧設備處投放,居民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等到每一個人都能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時候,我這個‘督導員’也就該‘下崗’啦!”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佘向美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下崗”的希望:“有一天,家裏的檯燈壞了,我去樓下商店買新的燈泡,順便把舊燈泡扔到垃圾桶裏,準備一起倒掉。我4歲大的兒子卻跑過來阻止我説這樣是不對的,有害垃圾應該拿到環保屋裏集中存放。我想,這是耳濡目染的結果,也是我未來‘下崗’的希望。”

佘向美夢想著,等到兒子長大的時候,他們那一代人肯定都能自覺參與垃圾分類回收。那時的人們人人都是垃圾分類的“專家”,那時的天更藍水也更清,那時的垃圾投放點,一定沒有“督導員”。

分揀中心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