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審計局"三個共建"助力脫貧攻堅

發佈時間:2020-09-01 08:50:3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任正麗 | 責任編輯:李媛

泡瓜林村隸屬鎮雄縣羅坎鎮,東鄰發達村和威信縣廟溝鎮,西連羅坎鎮落尾村,北毗羅坎鎮紙槽村和威信縣長安鄉,南接羅坎鎮坳田村。全村國土面積11.2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1169戶436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71戶1864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5.34%,歷史欠賬大,貧困程度深,基礎設施落後,産業結構單一,貧困戶因缺技術、因病、因學、因殘致貧佔比較高,是鎮雄縣貧困程度最深的相對貧困村之一。自2017年10月掛鉤幫扶泡瓜林村以來,昭通市市審計局認真踐行市委“133”工作思路和“雙統領”“雙保障”要求,創新提出黨建共建、平安共建和文明共建“三個共建”助力脫貧攻堅,用心用情用力幫扶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掀開了泡瓜林村發展的新篇章。

黨建共建:示範引領,奏響攻堅集結號

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然而,泡瓜林村黨總支是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村“三委”人員一度時期只有3人,連村級班子都湊不齊,根本無法正常開展活動,更別提戰鬥堡壘作用的發揮了。

自掛鉤幫扶以來,市審計局高度重視掛鉤幫扶工作,按照“駐村工作隊打頭陣,局黨組是後盾,全體幹部職工齊上陣”的幫扶工作思路,首先精心選派了由5名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的鎮雄人組成的工作隊到泡瓜林村駐村,充實脫貧攻堅一線力量。同時建立了掛鉤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定期召開黨組會和辦公會議進行研究,與審計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局長李紹軍帶頭堅持每月深入泡瓜林村入戶走訪、調研座談,對泡瓜林村脫貧攻堅指路子、教法子、出點子,全面奏響了脫貧攻堅集結號,帶動引領村級打好打贏脫貧攻堅大決戰。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打贏這場仗的關鍵在人,你作為單位選派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是帶頭人,是審計人,也是鎮雄人,鎮雄人要做好鎮雄人的事情,到了泡瓜林村你也就是泡瓜林村發展的帶頭人,你要把審計人的‘三立’精神帶到脫貧攻堅一線去發揚光大,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李紹軍局長對駐村第一書記吳道元説。

到崗駐村後,吳道元從支部建設和黨員管理入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黨員幹部學習黨章黨規,紮實開展組織生活會等方式,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同時吸納作風好、想幹事、能幹事的優秀黨員和有正能量的年輕人進入村“三委”班子,把駐村工作隊、鎮工作組、村“三委”和村民小組長等幾支隊伍擰成一股繩,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攻堅氛圍,督促農危改、挖溝鋪設飲水管道、危舊房拆除、易地搬遷、矛盾糾紛調解、防疫抗洪、人居環境整治、群眾操家理務……處處都有他們奮戰的身影。

如今的村“三委”10人中,大專或大專在讀5人,本科或本科在讀2人,班子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加強,幹事創業的氛圍熱情高漲。泡瓜林村不但摘掉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還被市委組織部定為黨建示範點和扎西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點來打造。

平安共建:送法進村,普法惠民暖人心

“《民法典》宣講進村了,講的就是咱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兒,趕緊去聽一聽、學一學。”2019年6月8日,昭通市審計局邀請單位法律顧問深入泡瓜林村開展民法典專題法治講座時,溝口組村民小組長茍永章在挨家逐戶通知村民。

民法典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行為、正常經濟活動、履行權利義務和遵崇道德規範的準則,處處彰顯著增進人民福祉、不斷造福人民的執政理念。人民群眾才可謂是民法典最廣大的受益對象,只有把這本“社會百科全書”送到家家戶戶,民法典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為此,該局結合審計工作實際,採取多渠道、多層面開展《民法典》宣傳,使廣大群眾深刻學習民法典、認識民法典、掌握民法典和遵崇民法典,為群眾美好生活保駕護航。同時,該局還購買《民法典》和編制《民法典》宣傳叢書贈送給扶貧點群眾,並充分利用村級大喇叭進行大力宣傳,組織法律顧問和法律專家到扶貧點開展以案釋法、現場諮詢活動,運用送法進鄉村、進社區等方式,闡釋《民法典》關於民事活動中平等、自願、公平、誠信等基本原則,闡釋《民法典》關於堅持主體平等、維護人格尊嚴、保護財産權利等基本要求,引導人民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能力,努力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以前想要諮詢一些法律問題還要跑去鎮政府,現在你們居然從昭通來,跑那麼遠的路程,來到我們這麼偏僻的地方送法到府,為我們送來了《民法典》宣傳冊、掃黑除惡宣傳單等那麼多的法律資料,這樣的普法很有必要,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讓我們坐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法治的公平正義,我們法治鄉村的夢真的能實現了!”泡瓜林村無職黨員卓正香激動地説。

自掛鉤幫扶該村以來,該局共計深入群眾開展各種法律宣傳活動500余人次,受教育群眾4300余人,發放《民法典》摘編1200冊、宣傳資料1萬餘份,強化了法律宣傳效果,減少了民間糾紛,促進了鄰里和睦,提升了鄉村綜合治理水準,確保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文明共建:兩項活動,傳遞文明新風尚

活動一:代理媽媽,傳遞愛心正能量

2020年6月8日,昭通市審計局“代理媽媽”們再次來到泡瓜林村轄區四所學校陪伴孩子們,為孩子們送來書包、學習用品和好吃的零食。一進校門,“代理媽媽”們就被一群群小朋友簇擁著,叫著嚷著要請媽媽講故事、玩遊戲……一個個開心的不得了。

趙萍是7個孩子的“代理媽媽”,羅敏和妹妹羅麗就是其中二位,父親在姐妹倆很小的時候就因病離世,母親帶著哥哥改嫁,兩姐妹由年邁且有殘疾的奶奶獨自撫養。自認領了這兩個“女兒”後,趙媽媽對姐妹倆疼愛有加,每月到村入戶走訪貧困戶,無論如何她都要抽空去和孩子見上一面,給孩子買衣服、文具,還經常給她們打電話,定期給她們寫信,在趙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兩姐妹的性格越發開朗了,學習越發進步了。

像趙萍一樣,昭通市審計局擔任“代理媽媽”的有34人,她們從2017年10月單位調整掛鉤幫扶泡瓜林村以來就與該村四所學校的留守兒童結成對子,當上了他們的“代理媽媽”。“代理媽媽”每月給孩子寫一封信或打一次電話、每季度與孩子見一次面,做一次家訪、每學期開展一次親子互動,她們抽出業餘時間,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泡瓜林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勞務輸出,2255名勞動力中在外務工人員就有2053人,其中在轄區四所小學就讀的留守兒童共221人,佔全村在校學生總數的58.93%。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不少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代理媽媽”這支隊伍的出現,讓這些孩子“留守不失守,缺愛不失愛”,讓外出務工的“真媽媽”們工作放心、賺錢安心!

“代理媽媽”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是文明共建的一個內容。近3年來,該局累計針對留守兒童開展了普法宣傳、誠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主題活動12期,為留守兒童捐款捐物合計5萬餘元,贈送書籍2000余冊,切實在留守兒童心中根植起了愛心、感恩心和守法心,也讓文明更有生命力,生動激揚了文明新風、延續了文化傳承,讓新時代正能量春風化雨般浸潤百姓生活。

活動二:文明超市,激活內生源動力

“感謝共産黨!真沒想到把房前屋後衛生搞好,遵紀守法,非卡戶也可以免費兌換物品。”黃鶯組非卡戶毛孝雲抱著自己精心挑選的物品,難掩心中喜悅之情。

“現在的政策真是好啊!不但給我蓋了新房子,包保幹部還給我買了一些傢具,我還每月可以去村委會超市兌換一些實用的東西,看,我這次又兌換了5樣東西,特別是這個電飯煲啊,太高檔了,拿回去我還要叫年輕的教我如何使用呢!”2020年8月17日,74歲的卡戶楊翠雲看著剛從村“文明超市”兌換的物品,心裏樂開了花。

為激發廣大群眾內生動力,切實將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提高群眾參與脫貧、主動脫貧的“精氣神”,形成扶貧濟困的良好氛圍,有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昭通市審計局投入資金5萬元在泡瓜林村新建佔地70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超市”,劃撥20萬元經費用於抗疫、防汛和積分兌換,為使超市能長期正常運轉,該局還積極協調民政、紅十字會等部門支援和組織發動社會力量捐贈,爭取到價值18余萬元的棉被、四件套、衣服、糧油和電飯煲等物資開展積分兌換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泡瓜林村在該局的關心指導下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為抓手,堅持實用、實惠、實效相結合,用“超市積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增添了新動能。同時,通過引導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該村煥發出了鄉村文明新氣象。

村黨總支書記駱濤説:“感謝挂聯單位市審計局的大力支援和傾情幫扶!自2019年9月新時代文明實踐超市建好開展積分兌換活動以來,我們已累計開展了6次積分兌換活動,向群眾兌換500余人次價值10余萬元的物品。在進行活動過程中,我們抓住機會向群眾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加強思想教育,著力解決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較重、主動脫貧意識不強等問題。受文明超市的啟發,在今年疫情抗擊和防汛抗洪戰役中,一批批村民組成志願者主動參與其中奉獻自己的力量,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如今的泡瓜林村,基礎面貌煥然一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村委會搬進了新建的樓房,安裝了空調,有了食堂,有了便民服務站、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和村民活動廣場。每個村民組都通了路、通了電、通了水、通了網路、通了廣播電視,9個村民組裝上了路燈,串戶路聯通家家戶戶院壩,有了自己的産業,群眾的腰包逐步鼓了起來,2020年實現高品質脫貧志在必得。(任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