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扶貧路上紮根就要結果
發佈時間:2020-08-25 13:32:2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楊成偉、劉明 | 責任編輯:李媛近三年來,在新化縣水車鎮田家村面積達12000畝的楠竹林裏,施工人員修建林間生産便道的忙碌場景,每年都在上演。
自2018年3月進村駐村幫扶以來,在省人防辦及市縣支援下,省人防辦工程管理處副處長、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謝勝文帶領工作隊以黨建引領為村級發展選好帶路人,以完善村道通組公路等優化人居環境,以發展産業帶領村民走上增收路,最終為全村鋪就了脫貧路。
田家村是省定深度貧困村,由原田家村和米家村並村而來。“田家無田,米家無米”這句在當地流傳已久的民諺道出了當地的狀況:全村每人平均田土面積不足0.6畝;因地質結構緣故,村裏地理環境惡劣且基礎設施建設極差;建檔立卡貧困戶132戶453人,貧困發生率達38%。
深度貧困村是堅中之堅、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如何破局?在駐村之後的第一週,謝勝文帶領工作隊徒步“丈量”了村裏每個院落,深深感慨道“我也是這裡的一員了,扎了根就要想辦法結果”。工作隊通過四週時間的走訪,在對全村已經基本熟悉的情況下,初步形成了工作思路。在第五周,工作隊從省裏邀請種植、養殖專家到村裏現場調研,一起制定可行的工作計劃,確定了全村産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兩腿走”,加強組織建設和宣傳政策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兩手抓”的工作思路,用“繡花”功夫對村裏存在的問題辨證施治:
——針對此前村裏存在的合村不合心的問題。為了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工作隊找每一個黨員幹部談話,一起商討田家的發展藍圖,一起描繪田家的未來,同時結合“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等組織活動統一思想,最後全村所有黨員幹部均凝結成一股繩。
——針對此前田家村村道年久失修破爛不堪,連組道路不能通車的泥濘土路情況,工作隊在後盾單位支援下,為該村在2019年完成了28.5公里的公路建設,打造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方便了群眾出行;為了方便村內學齡兒童過河上學和村民生産,工作隊修建了一座鐵索橋和一座渡改橋;為盤活村內豐富的楠竹資源,今年5月,工作隊應群眾所求,在竹林間又新建了長達10公里的林間生産道。
隨著村內思想日漸統一,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安全飲水、學校、通訊、人行便道、易扶安置點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為帶領村民走上增收路,謝勝文充分考慮到“缺技術、缺資金、因病、缺勞力”是該村村民致貧的4大主要原因的實際,在專家的建議下,他帶領工作隊員開始從産業項目上為村級發展量體裁衣:依託村內豐富的楠竹資源,開展楠竹加工;依據村級地理環境特徵,發展百合種植;結合新化人飲食習慣,開展山胡椒加工。
如何把專家建議落到實處,如何管理好産業,這也成了謝勝文必須考慮的。例如為了發展百合種植,謝勝文根據以前走訪時有村民反映村內有一個貧困戶擅長種植百合等中藥材的記憶,在檯燈下一遍又一遍翻看走訪筆記,最後從密密麻麻的記錄中找到了這位村民的名字,並成功邀請他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加入村裏的百合種植基地。
百合種植基地、楠竹加工廠、山胡椒種植基地和山胡椒油加工車間先後成立並投入生産,不僅解決了全村將近40戶貧困戶的就業,還讓全村貧困戶在去年得到了村歷史上的第一次分紅,村集體經濟有了來源。
“每人每月工資達2000元-4000元不等,分紅108元/人,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群眾認可度100 %”。過去兩年,工作隊每年都被省、市、縣評為優秀駐村工作隊。(通訊員:楊成偉、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