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網民數量突破2.5億 農村電商讓致富路更寬了
發佈時間:2020-06-02 11:30:28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楊俊峰 | 責任編輯:張青5月21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電商進農村帶頭人、分鄉鎮百里荒“山上人家”民宿員工閆鳳娥在直播平臺推銷農家山貨。張國榮攝(人民圖片)
“支援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據商務部統計,目前中國農村網民數量突破2.5億,農村電商突破1300萬家。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商品通過電商進入農村,改變著農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網購,不僅為農民拓寬了就業渠道,也成為農村生活消費的新風尚。
保障“米袋子、菜籃子”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近日表示,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從2014年起,連續6年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推動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到目前為止,我們累計支援了1180個示範縣,已經實現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有力促進了農村電子商務事業發展。經過各地各部門多年的共同努力、廣大企業的積極參與,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王炳南説。
據商務部統計,2019年全國農産品網路零售額達到397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300多萬貧困農民增收。今年防疫期間,農村電商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四川省88個示範縣就組織電商、快遞企業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達到600多萬單,保障了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
“快遞進村”工程也隨著農村電商的火爆而加快建設步伐。“今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提出‘快遞進村’工程,4月初印發《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僅僅1個月後,‘快遞進農村’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全行業將紮實推進‘快遞進村’,延伸寄遞服務網路,打通雙向流通渠道,助力農民脫貧增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行業力量。”
“電商+”成脫貧“新農具”
一根網線、一塊螢幕、一部手機,打通貧困地區農産品“出山路”,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新農具”。
“直播間的朋友們,我推薦的紅薯汁是我們縣的特産,鮮薯鮮榨,綠色健康……”近日,河北省柏鄉縣宏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卓珍坐在手機前直播賣紅薯産品。一個半小時的直播,賣出近300件紅薯汁。通過直播間的“吆喝”,王卓珍的紅薯暢銷全國,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而且提高了農民收入。
“我要6包白仁,5斤龍鬚麵,再來一瓶香油。”近日,家住山東聊城市區的陳女士在一個家鄉扶貧的微信群裏下單購物。當天下午,快遞直接將貨品送到了家門口。
陳女士的老家位於聊城下轄的臨清市劉垓子鎮。作為山東省資訊化扶貧示範鎮,劉垓子鎮與一家網路公司合作,建立資訊化扶貧電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推廣的方式銷售扶貧農副産品。他們組建了17個社區團購微信群,覆蓋15個社區8000余戶家庭,不定期舉辦活動,推介鎮上優質的扶貧農産品。
劉垓子鎮黨委書記于紅麗説,2019年,鎮扶貧大棚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果蔬1.5萬餘斤,銷售額近20萬元,扶貧收益惠及當地貧困戶。“未來我們將加大線上線下推廣力度,預計今年收益將有大幅增長。”
農村冷鏈物流備受關注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司長馬旭林提交了一份《關於對郵政快遞企業在農村地區發展冷鏈物流給予財政支援的提案》,建議“儘快解決制約農村地區冷鏈物流發展瓶頸,加快推動農産品進城”。
馬旭林稱,中國農産品冷藏保鮮、冷鏈配送、標準化、規模化等方面的能力還需加強,這是制約郵政快遞業進一步發揮雙向流通渠道作用的關鍵因素。
農村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在兩份提案中同時提到的話題。劉昕表示,將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投入作為公益性産業、民生産業優先發展,能促進鄉村振興、農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農村冷鏈建設對“網際網路+直播+農産品”新業態也大有幫助。
劉昕認為,直播銷售農産品,首先要讓消費者對農産品有信任感、安全感,這對農産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牌化、標準化是農産品需要進一步發力的地方。而農村冷鏈正是目前農村比較薄弱的環節之一,應高度重視建立對冷鏈物流從源頭到終端的監管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對冷鏈物流網路的監管,只有解決好這“最先一公里”的問題,才能解決農産品品質及安全問題,也才能給農産品品牌化及標準化的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馬旭林表示,郵政快遞業開展冷鏈物流優勢明顯,郵政網點鄉鎮覆蓋率為100%,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為96.6%,是暢通“農産品進城”的重要連接點,可以對農産品的全流程傳遞進行監控,降低農産品發生不可逆轉質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