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苗繡 人大代表的直播帶貨之旅
發佈時間:2020-05-22 09:44:17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王海晉 | 責任編輯:張青全國人大代表、貴州松桃苗繡第七代傳承人石麗平建議搭建平臺助力民族手工藝産業發展傳承苗繡人大代表的直播帶貨之旅
受到疫情影響,經營遭遇困難,石麗平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在淘寶開店。
今年4月,全國人大代表、貴州松桃苗繡第七代傳承人石麗平在淘寶註冊第一家店“鴿子花松桃苗繡”。
一個多月的淘寶初體驗,石麗平不僅對網際網路平臺産生濃厚興趣,還踏入了直播新天地。
幾天前,她和貴州團的全國人大代表華茜、宋水仙一起,體驗了一次頗具文化特色的淘寶直播。
雖然距離直播結束還有十幾分鐘,石麗平才匆匆走進淘寶直播間,但是看到剛開完會的她,手裏拿著一串精緻的香囊,認真介紹家鄉松桃苗繡、唱苗歌時,網友還是頻頻點讚。
這讓石麗平對直播帶貨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對如何通過平臺經濟帶動地方特色産業發展,有了新的思考。
在石麗平等全國人大代表看來,當前發展平臺經濟的關鍵在於科學界定平臺責任,儘快出臺平臺盡職免責具體辦法,建立鼓勵平臺創新發展的容錯機制,讓平臺和商家的經營更有確定性。
“我們要把苗繡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把苗繡一代一代延續下去,和鄉親們一起小康。”
石麗平圍繞“民族手工産業”這一話題,準備了“搭建民族手工平臺”、“帶動婦女就業增收”等相關建議。“能不能通過政府部門來搭建一個平臺,然後由公司自己來運作,公司之間通過平臺實現抱團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品牌體系、價格體系、品質體系、産品體系的塑造,共同用好這個平臺。同時,平臺還可以實現資訊共用、打通線上線下的一些渠道。”石麗平説。
初衷
如果把苗族傳統工藝丟掉
對不住來到這世上的責任
在武陵山區的苗鄉山寨,只要提起松桃苗繡,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它和一位苗家女子石麗平聯繫在一起。
石麗平,1966年出生在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達車村一家農戶家裏。18歲,她步入工作崗位,擔任達車村文化站站長,後來在松桃自治縣成立的第一家國營電解錳廠工作。2000年,廠裏改制,石麗平邁出改寫人生命運的關鍵一步,自籌資金做生意。
事業順風順水,石麗平卻有了心結。她自幼跟隨母親學習松桃苗繡,這是貴州省松桃縣範圍內生産的苗族刺繡,以繡和染的方式,把苗族的歷史、文化和神秘記錄在盛裝上。多以花鳥蟲魚、日月山川為題材,著色大膽自由,天馬行空,被稱為倖存於世的“無字天書”。
年輕人嚮往城市生活,離開農村,本無可厚非。但松桃苗繡的傳承,卻因此出現了嚴重的斷代現象。石麗平發現,身邊老一代民間刺繡藝人相繼離世,他們的苗繡技藝也隨之失傳。這門手藝越來越落寞。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苗家人,石麗平不願看到這種情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曾多次回憶兒時情景:每到晚上,村子裏老人們就會在家裏織布、繡圖。
夜幕下的大山和佈滿老繭的雙手,看似寂靜無聲,卻幻化出各種奇思、精巧的鴿子花、魚龍等圖案,訴説大山與兒女一代代的故事。
“如果把苗族的傳統工藝丟掉了,對不住來到這世上的責任,一個苗家人的責任。”石麗平説。此後,她毅然決定企業轉型,傳承保護和開發松桃苗繡。她在一篇自述中寫道:用8年時間,徒步3萬多裏路,踏遍了貴州的苗寨,收集整理苗繡資料,詳細記錄不同繡種,跟不同的老繡娘學習繡法。先後6次到全國各地觀摩傳統刺繡作品,考察中國“四大名繡”及其他刺繡作品。
中間,石麗平吃過多少苦不詳,遇到多少困難沒説,她心裏所想,全是挽救松桃苗繡,為將母親的手藝傳承下去。
經過多年的艱辛努力,貴州省松桃梵凈山苗族文化旅遊産品開發有限公司誕生,石麗平從一個人,到一個公司團隊,從三個繡娘,到幾百人的刺繡隊伍,把松桃苗繡傳承下來。
不僅如此,松桃苗繡從邊遠的苗寨走出大山,石麗平的公司還開發出花鼓、鴿子花等六大系列兩百多個品種苗繡産品,廣受國人歡迎,並推廣至全世界,出口到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幾十個國家。
2011年5月,石麗平公司製作的“花鼓舞刺繡”系列作品、“鳳舞花開”和披肩被外交部定為外交禮品。2013年9月,經國家民族博物館推薦,“鴿子花”繡品被聯合國選作禮品。2019年,石麗平入選“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松桃苗繡也早就被列入世界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生計項目。
傳承
送繡娘進入大學進修
送一技之長脫貧致富
因為松桃苗繡,石麗平為苗家人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家鄉的苗族姐妹,怎麼辦?
苗族,素有“高山苗”之稱,人多數住在山坡上。有民諺説:“高山苗,水侗家,仡佬住在岩旮旯。”網上數據顯示,貴州省共有人口3600多萬,苗族人口有400萬左右。如果沒有苗族人的小康,貴州也不能算真正的小康。
這些年,在石麗平的帶動下,松桃苗繡已然是牽動全鄉苗族人的産業。自2008年起,石麗平的公司陸續開展了幾十期刺繡培訓,共幫助周邊鄉鎮4000多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
這些繡娘中,大部分是縣城下崗女工、農村苗族婦女和務工返鄉人員,原本收入並不樂觀。
據了解,一個繡娘學會技藝,一個月最低掙2000元,而且自由加工,自由選擇時間。
石麗平一次次到鄉村走訪調研,到府送材料、教技術、回收産品,幫助家庭困難的婦女做苗繡。用實踐證明:發展手工産業,有效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問題的同時,還讓非遺文化得到傳承。
在眾多繡娘中,有一個叫做石維仙的女孩。因家庭貧困,曾外出打工,工作繁重且工資不高。後來經過培訓開始了繡娘工作,工資每月有3800元。公司還把她推薦到北京服裝學院學習一個月,又去貴州民族大學在職學習兩年。石麗平説,送黃金萬兩,不如送一技之長。
石麗平心繫全苗寨,希望通過培訓,讓群眾熟練苗繡、蠟染、剪紙、雕刻等手工藝。“如果把這些非遺的手工藝都發展壯大成為産業,就能幫助更多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解決就業問題,同時讓非遺得到保護和傳承。”
轉型
線上開店上架松桃苗繡
人大代表嘗試直播帶貨
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是給松桃苗繡帶來重創:一直以生産和出口高端民族手工藝品為主業的公司,海外訂單一下子沒了。去年公司銷售收入將近6000多萬,很多苗鄉人收入增加。但今年,面對疫情,公司前幾個月銷售收入還不到20萬元。面臨銷售額的猛烈下滑,石麗平感受到不小的壓力。
固定的渠道不接貨,産品賣不出去,嚴峻的形勢讓她不得不思考如何轉型。面對巨大壓力,石麗平還在咬牙堅持。她仍然回購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婦女製作的手工藝品,光這一項就已經投入了170多萬元。
然而“兜底式”的回購,畢竟只是短期的權宜之計。石麗平意識到,要走出困境,還得靠轉型。
在公司最近組織的培訓課上,石麗平説了這麼一番話:“疫情帶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是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怎麼活下來、怎麼去轉型,我覺得今天在場的每位老師都要帶著這種意識去設計産品,讓我們的産品走進生活、走進尋常百姓家。”
線上下經營最困難時,很多人會先想到線上上開店,石麗平也不例外。
今年4月份,一家名為“鴿子花松桃苗繡”的淘寶店悄然上線。店主,正是石麗平。
原本以為開店流程很複雜,沒想到幾分鐘就完成了註冊,她很快在店舖上架了松桃苗繡作品。有苗族手工製作的土布香囊、刺繡精美的頸椎枕、鑰匙扣等家居産品,價格在39元至499元不等。
為了給店舖“打call”,5月19日晚,她還和其他幾位全國人大代表一起,走進淘寶直播間,在手機前與觀眾互動,為家鄉特色産品吆喝。
在直播間,石麗平拿著一串香囊,笑容滿面:“這是我們用板藍根植物染的、手工織成的布。裏面用最古老的苗族配方,製作而成的香囊。”説話間,她唱了一曲苗歌,來自大山的聲音,清脆洪亮,引來大家紛紛點讚。
淘寶直播間偶遇全國人大代表,一些網友直呼沒想到。
而這正是石麗平為轉型做出的嘗試。過去,她的刺繡産品主要是高端手工藝産品,以出口國外為主。現在,她轉而嘗試國內市場。
網際網路,是一條重要途徑。但網上經營肯定不是開個店就完了。“現在都是專業化的運營。”石麗平説,雖然自己辦企業很多年,但是在電商領域還是個後進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
建言
希望搭建民族手工平臺
實現抱團發展資訊共用
事實上,在疫情期間,石麗平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與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馬尾繡傳承人宋水仙,全國人大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産苗族傳統刺繡的傳承人韋祖英等進行連線。受到疫情影響,當地的民族手工藝企業衝擊不小,都在尋找破解之法。
一場直播計劃就此達成。在直播中,石麗平認真地向網友們介紹著家鄉的手工藝品:“別看這小小的香囊,它可是承載著四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她意識到,轉型線上經營,首先要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把苗繡的品牌打響。而平臺經濟不僅僅能提供一條銷售渠道,也能對當地産業帶來切實的帶動作用。
早先她已經走訪調研了一圈。在實地考察中,她發現,這個行業,一直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我們省的民族手工藝産業主要問題還是小和分散,不能形成合力,而這也導致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差。”
結合目前情況,石麗平認為政府部門、企業以及手工業者需要協作。
“能不能通過政府部門來搭建一個平臺,然後由公司自己來運作,公司之間通過平臺實現抱團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品牌體系、價格體系、品質體系、産品體系的塑造,共同用好這個平臺。同時,平臺還可以實現資訊共用、打通線上線下的一些渠道。”石麗平説。
去年,石麗平接受《貴州日報》採訪時曾經説道:“我不算是個純粹的守望者,相對於守望,我更多的是做了衍生和發展,在非遺這個板塊,我覺得不能停留在守望階段,我想做的,是激發非遺自身的內在動力,將非遺化為指尖經濟,以産業發展來反哺非遺。”
現在來看,松桃苗繡正通過苗族人的努力,不斷擁抱變化,尋找生機。
“我是兩會的‘老代表’了,履職的熱情和初心一直沒有變。”今年,第三次踏上全國兩會征程的全國人大代表石麗平,用“不變的初心”來概括自己的心情。經過一年的走訪調研,她圍繞“民族手工産業”這一話題,準備了“搭建民族手工平臺”、“帶動婦女就業增收”等相關建議。今年,在疫情下的轉型中,石麗平對平臺的打造和發展有更多感悟。
去年8月,國務院就出臺了《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允許平臺在合規經營前提下探索不同經營模式,明確平臺與平臺內經營者的責任,加快研究出臺平臺盡職免責的具體辦法,依法合理確定平臺承擔的責任。
推進“盡職免責”的落地,意義非凡。事實上,只有明確平臺的責任範疇,對故意作惡和無意識犯錯者進行區別對待,才能讓平臺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減少顧慮,讓敢於創新、勇於擔當的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對不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加強監管、提高門檻,杜絕“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的現象。
今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健全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制度。
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認為,科學合理界定平臺和經營者的責任,可以給大家吃定心丸,讓商家的經營更有確定性。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平臺經濟的發展,需要讓大家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減少顧慮,讓敢於擔當的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華茜將提交關於加快落實盡職免責的建議。石麗平對老鄉的這一建議表示認可。在她看來,不論對電商平臺還是中小經營者來説,這都是一個利好消息。
石麗平時刻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她曾捐資60多萬元在家鄉修建了10多公里鄉村公路,資助17個貧困大學生完成了學業,在扶貧開發、助殘、救濟賑災、文化藝術以及幫助貧困學生等方面,捐助現款累計達200余萬元。“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苗家後代,我們苗鄉還有很多姐妹沒有脫貧致富,我有義務多幫幫她們。”石麗平曾這樣説。
文/本報記者 王海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