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總産值達3450億元

發佈時間:2020-05-19 09:07:35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趙竹青 | 責任編輯:張青

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佈《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總體産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産業核心産值為1166億元,在總産值中佔比為33.8%。

儘管受到多重客觀因素影響,核心産值增速明顯放緩,但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産值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到2284億元,有力支撐了行業總體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北斗+”向深度廣度拓展行業應用市場平穩發展

2019年,我國先後完成7次發射任務,將9顆北斗三號、1顆北斗二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北斗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完畢,標誌著北斗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三號衛星在廣域增強服務、全球短報文服務、搜索救援服務等方面都形成了鮮明的北斗特色,並在系統信號性能、系統傳輸和測距性能等方面實現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技術的局部領先。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産北斗相容型晶片及模組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産品總銷量突破4.6億台,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手機銷售量達到3.72億台。目前,含智慧手機在內採用北斗相容晶片的終端産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台/套,北斗應用正在諸多領域邁向“標配化”發展的新階段。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截至2019年底,業內相關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總數為46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産值約佔全國總産值的9%。

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領域主要行業應用市場保持平穩發展。尤其近幾年來,北斗創新應用已經深入融合到許多産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之中,其他行業,如汽車、高鐵、能源、礦産、郵政、行動通訊、交通物流、網際網路服務等領域的骨幹企業,主動“+北斗”發展,逐步開拓形成企業新增業務,成為産業新生力量,從而極大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的整體發展,對總體産值的貢獻正在顯著提高。

北斗服務全球,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2019年北斗國際合作亮點頻出,中美深化信號互操作協調、中歐開展頻率協調等工作進展順利,中俄衛星導航政府間合作協定正式生效,為中俄互建監測站等合作提供了組織與法律保障。我國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等多邊平臺上積極發聲,成功舉辦第二屆中阿北斗合作論壇、第一屆中國-中亞北斗合作論壇。北斗“朋友圈”持續擴大,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更加廣泛。

白皮書顯示,2019年北斗國家標準和專項標準陸續發佈,並已經走向國際。北斗全球信號技術指標基本完成驗證,預計于2020年可進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支援北斗三號新信號的首個5G行動通訊國際標準成功立項;北斗中軌搜救載荷相關標準文件制定和入網測試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首個北斗船載終端檢測標準通過了國際電工委員會審議。

2019年北斗海外應用合作及貿易交往更加頻繁,國産北斗基礎産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基於北斗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地得到成功應用。2019年北斗産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正積極推進國家衛星導航相關法治建設工作。

大眾應用市場方興未艾,支援北斗定位手機近300款

白皮書顯示,在大眾應用領域,北斗在電子商務、智慧手機和智慧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應用更加廣泛,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發展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2019年,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89億部。其中,4G手機3.59億部,5G手機1376.9萬部。目前,國內外主流晶片廠商已推出相容北斗的通導一體化晶片,智慧手機已成為衛星導航系統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手機有400餘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援北斗定位的近300款。

2019年各地發展智慧網聯汽車的熱度不減。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強智慧網聯汽車(智慧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産業鏈。未來,隨著北斗三號星基增強系統的應用和普及,北斗可以進一步發揮在智慧網聯、自動駕駛應用中的“千里眼”作用,擴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的市場規模。

與此同時,2019年,我國發佈了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設備解決方案,該方案將大幅提升可穿戴設備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實現亞米級定位,可廣泛應用於高精度兒童手錶、老人手環、寵物追蹤器、對講機、手機等設備中。隨著5G的商用,一些新型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將有望形成未來新興市場。趙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