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招聘”讓職等你來
發佈時間:2020-05-19 08:49:36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葉曉楠 朱潤華 | 責任編輯:張青擺正攝像頭,化上淡粧,挑好背景墻,穿上西裝……5月7日下午2時,郝韻與螢幕前的5個面試官正式“見面”,第一次體驗“視頻群面”。
郝韻是北京某高校2020屆的畢業生。往年此時,眾多應屆畢業生和社會求職者正頻頻往返于各大招聘會,投遞簡歷、參加筆試和面試。今年,為防控疫情,各類招聘會紛紛改為線上,“雲招聘”成了今年最熱門的求職新模式。
不論對求職者還是用人單位而言,“雲招聘”都是一種新鮮體驗。那麼,“雲招聘”究竟如何進行?其實際效果如何?未來發展將面臨什麼樣的趨勢?
流程更簡便
面試簽約在“雲”上
李翔是武漢某高校的應屆畢業生,他的“雲招聘”之旅,從2月底開啟。
2月下旬,李翔正為畢業論文、實習實踐和找工作發愁,“擔心因為疫情影響,不能順利找到工作”。這時,學院的就業群裏,輔導員發來一條消息:“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聯合智聯招聘,將於3月6日上午9時開展空中雙選會。學生在註冊報名、填寫簡歷之後,即可瀏覽企業招聘資訊,並進行簡歷投遞”。
看到雙選會中有自己心儀的企業,李翔立即進行了報名。令李翔驚喜的是,“在軟體裏輸入自己的專業和感興趣的行業,軟體就會自動推送相關的企業資訊”。
“我對跟建築有關的公司感興趣,軟體就幫我篩選了中建三局、中建七局、中建八局和中交二航等公司給我,”李翔説,“報名之後,我當時就把簡歷上傳給了這幾家企業。之後,這些公司大部分都聯繫我參加了面試。”
“雲面試”是“雲雙選”之外,“雲招聘”的又一核心要素,將傳統現場面試變為雲端,通過電話、視頻實現求職者與招聘方“隔空對話”。
3月9日下午兩點半,李翔穿了一件樣式簡單的毛衣,再套上一層棉襖,在武漢的家裏安靜地坐下來。此時,QQ視頻的提醒鈴聲應時響起,李翔舉起手機,用手指劃過螢幕,開始他的第七場視頻面試。
“請你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面試官在螢幕那端發問。李翔拿出自己事先在紙上梳理好的思路,整了整衣領,給出了回答。此後,在大約1小時時間裏,李翔與面試官分別交流了公司情況、招聘職位具體資訊、職業生涯規劃、專業知識與技能、個人性格優缺點以及公司薪酬待遇等資訊。
因為前期積累了一些經驗,這次面試時,他已經“輕車熟路,比較輕鬆”,面試結束後約3天,李翔收到了公司HR(人事部門)發來的消息:“面試通過了!”
於是,李翔的“雲招聘”走到了最後一關:“雲簽約”。HR在就業系統上發起邀約,李翔點擊“同意”,便完成了初步的就業協議簽訂。一鍵簽約系統讓求職者和企業方均節約了時間成本,李翔滿意地評價:“還挺快的,效率很高。”至此,李翔的求職之旅在雲端圓滿完成。
穩招聘,保就業。近期,各地各高校使出渾身解數,幫助2020年的應屆畢業生順利就業,李翔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3月,人社部會同有關方面啟動了“職等你來就業同行”的百日千萬網路招聘專項行動,通過搭建全國統一、多方聯動的網路招聘平臺,集中開展線上招聘活動。行動專門設立了群體招聘專區、重點區域專區和特色行業專區。常設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城鎮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招聘專場。
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初,北京大學正式上線了空中宣講會和線上雙選會系統,截至4月23日,已舉辦7場線上雙選會,平均每個場次有近200家企業參加,還舉辦了超過55場“空中宣講會”。
“根據調研,學生反饋良好。”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勇告訴本報,截至4月16日,通過線上雙選會,北大學生共計投遞簡歷12000份,使用視頻面試功能3500余人次。此外,自2月17日至4月16日,北大就業中心通過就業資訊網、北大就業微信公眾號發佈用人單位資訊3800余條。
求賢若渴的企業還不斷嘗試“雲招聘”的新花樣。4月10日下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推出全國首場針對生物醫藥行業的專場“雲招聘”活動。當天直播一開場,參會企業負責人紛紛變身“招才主播”,通過PPT演示、宣傳片播放,帶領線上求職者“參觀”企業環境,詳細介紹崗位需求、薪資福利待遇、發展前景等資訊。5月3日,2020廣州黃埔“國企鐵軍”“雲招聘”專場活動啟動,參加企業包括黃埔區、廣州開發區9家區屬一級國有企業和28家下屬各級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徵集和遴選76個招聘崗位,招聘人數近200人。
“比起傳統招聘,線上招聘整個流程簡便,而且因為用手機視頻的方式進行面試,感覺比線下形式更輕鬆,整個招聘期間基本沒有遇到太大困難。”李翔説。
數據更詳實
破解求職三大難關
怎麼奔赴各大招聘會現場?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想要與企業進一步溝通怎麼辦?
每當求職時,許多人都要經歷這樣的“靈魂三問”,今年也不例外。不過,在“大數據+雲”的助推下,這三個難題有了新的解決辦法。
早在2月底,教育部大學生就業網便會同各地畢業生就業網,聯合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中華英才網和獵聘網開展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路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的網上校園招聘服務。
相較于線下的專場招聘會,“雲招聘”不受時間約束,求職者隨時可以點擊進入自己感興趣的招聘專場,通過掃描二維碼或平臺通道直接投遞簡歷。部分企業的宣講會還有回放功能,求職者可以更輕鬆地獲知企業資訊。
“線上招聘會給予了求職者更多選擇,”武漢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劉文彬向本報介紹説,“往年的招聘高峰期,一個下午或晚上會有六七家企業進入校園宣講,求職者難免分身乏術,但是在網路上,兼顧多場宣講會、招聘會完全不是問題。”
除了時間限制,傳統招聘會上,如何在近千家企業中尋找到合適崗位,也是令求職者頭疼的難題。而今,“雲招聘”的“大數據”提供了解答。
正如李翔稱“軟體會自動推送相關的企業資訊”,參與協辦了多項“雲招聘”活動的北京淘友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脈脈)總編輯劉日介紹説:“‘雲招聘’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展示‘千人千面’,招聘平臺可以根據用戶簡歷進行標簽管理,實現人才分層與分組,並匹配到適合的崗位。”
“雲招聘”中,組織方可以通過建立大數據平臺,清晰地了解行業內企業需求的情況和不同年齡、不同階段求職者對於求職的需求。通過大數據,系統能將用人單位填寫的崗位描述和求職資訊科學分析篩選匹配,“不僅能讓求職者提前了解適合自己的公司,也能讓企業通過動態人才庫了解求職者的職場身份,更好地解決兩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提高求職招聘的精準度和成功率。”劉日説。
劉日舉了個例子:國內一家工具型軟體企業的HR會在每天上午10時搜索目標候選人,使用“目標公司、職位、技能”等作為關鍵標簽進行組合篩選,通過“新活躍”進行排序,將候選人分為不同層次,以不同方式觸達。最終,這家企業的電話接通率達到72%以上。
面對“雲招聘”,一些求職者提出“不像面對面的交談”“缺乏真實感”等疑慮,也有諸如“由於缺少肢體語言和精神面貌的展示,用人單位與學生無法進行更加深入的互動交流”的疑問。那麼,“雲招聘”如何破局“互動感差”的難題呢?
“優化雙選會功能模組,使之更完善更人性化。”張勇認為,面對線上無法深入互動的問題,可以通過軟體功能的完善來改善面試體驗。
張勇舉例説,線上雙選會進行過程中,互動可以通過發送文字、彈幕、連麥的形式進行提問和諮詢;此外,北京大學推出“敲門行動”,由輔導員專責對接用人單位和意向就業學生,以微信群的形式,在宣講會後繼續答疑,進一步增進交流。
場景更豐富
“雲招聘”有更大空間
“未來,網路面試將成為一個更為常見的面試形式。”劉文彬分析,突如其來的疫情客觀上倒逼企業將招聘搬向雲端,“企業與個人都需要適應這個新趨勢,做足準備。”
對於求職者而言,“雲招聘”無須求職者抵達現場,節約了不少時間成本、交通成本和面試成本。對於用人單位而言,“雲招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具有資訊集中整理和處理的功能,具有極大潛力。
江蘇省委黨校教授袁志田分析認為:“隨著‘雲招聘’日趨廣泛的使用,更多數據資源也將呈現在雲端,給企業在資訊鑒別、核實以及給求職者利用資訊擴大擇業面等方面帶來便利。”
當然,目前,“雲招聘”還有一些技術上的痛點亟待解決。例如,延時卡頓、弱網狀態下通話不流暢、筆試面試場景不夠豐富等。
“‘雲招聘’系統將會進一步優化升級,”來也科技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平臺將會記錄員工從面試、入職到年終考核等各項資訊,實現人才一體化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平臺可以對招聘績效進行實時分析,招聘完成度、簡歷轉化率都能幫助HR自動生成。
張勇認為,對於線上雙選會的技術優勢需要辯證看待。目前,聚焦線上雙選會更加精準的目標,北大就業中心將針對學生需求定向邀請用人單位,同時優化雙選會功能模組,使之更加完善和好用。
在使用體驗方面,來也科技公司表示,將通過技術方式,在視頻基礎上加上代碼編輯平臺、多人面試等場景,以便面試官進一步考察求職者的素質。
當前,除視頻面試外,還出現了AI面試和VR面試的嘗試。在AI面試中,面試官由人變成了AI機器人,AI機器人可以對面試者的語氣、用詞和面部表情進行初步評估和自動分析。
南京財經大學教授張為付認為,從長期看,線上服務、線上雲辦公和雲平臺合作研發將成為趨勢之一。
對此,已經求職成功的李翔説,“我們同學自身也要積極行動起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學校,要勇於嘗試,在創新中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