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激發“新力量” 數字技術“孿生”雲上北京

發佈時間:2020-05-15 11:40:28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青

“36.3℃、36.1℃、36.7℃……”

有著30多年工作經驗的保安老宋,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能與“人工智慧”並肩“戰鬥”,不禁再一次抬頭研究那倆“攝像頭”和眼前的電腦螢幕:攝像頭對著行人一掃,只見螢幕上那一個個‘捉’到人臉的綠色框框,竟然顯示出了人的體溫。

“請您走紅色通道,接受溫感系統體溫篩查。”4月27日,在北京金四季購物中心的正門入口處,老宋提醒前來購物的消費者進行體溫測量,顧客無需駐足,電腦螢幕上就顯示出體溫,並實時更新檢測人數。從早晨8:30到下午15:11,這一系統已檢測了4532人次。

老宋口中的“溫感系統”,是京東智聯雲推出的智慧科技産品。

疫情期間,京東推出了數十款技術産品,構建起了科技抗疫平臺,助力首都抗疫復工。5月10日,京東智聯雲將這一科技抗疫平臺在中國品牌日雲上北京展館進行了展示。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周伯文博士勉勵研發人員:“我們的價值不應只體現在單點技術上,還在於科學的頂層戰略所引領的全矩陣長效技術輸出。”他表示,京東智聯雲秉承城市數字經濟合夥人的使命感,不斷輸出京東“ABCDE”技術戰略和高品質服務,攜手首都人民共克時艱,推進全社會數字化、雲端升級。

“ABCDE”戰略“培育”新土壤

位於海澱區西四環四季青橋西南側、建築面積達13.2萬平方米的金四季購物中心,融合了購物、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是北京海澱區居民重要的生活物資集散地之一。

疫情爆發後,保障市民健康安全,滿足物資採買需求是各級政府的頭等大事。2月19日,京東智聯雲攜手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鎮政府,在金四季購物中心部署“智慧溫感系統”。

這一有別於傳統測溫模式的數字應用系統,有著AI人臉識別、AI溫度識別能力,採用“技防+人防”的篩查模式,獨立部署在應用場所的進出口,人群密集區域,通過紅外相機抓拍,就可實現非接觸式高精度體溫檢測,並將溫差控制在0.3攝氏度以內。在溫感篩查過程中,溫度正常的檢測人員可順利通行,一旦遇到體溫超出37.3℃的檢測者,系統將立即報警,保存人臉圖像,自動上傳智慧防疫管理平臺,並隨即進行發熱人員的布控報警、實時軌跡追蹤、歷史軌跡搜索、感染擴散分析等系統操作。

據金四季購物中心蔡姓員工介紹,商場自打部署“智慧溫感系統”以來,共發現了3例發熱人員,均依照北京市疫情管理相關要求進行上報。“智慧溫感系統”為周邊民眾購物,穩定社會秩序推進復工復産,提供了安全和便利。

來自中新社消息顯示,4月10日,北京市30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産率達到99.9%,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

京東智聯雲借助數字技術助力首都抗疫復工,除部署“智慧溫感篩查系統”外,還推出了“應急公共服務平臺”“智豆數據上報管理系統”“基於AI的防疫物資識別分配系統”等多款“拳頭産品”,為政府公共治理,企業經營和百姓生活提供了科技便利。

這一系列技術産品,紮根于“ABCDE”技術戰略的數字化土壤。

周伯文博士一直是個“技術長期主義者”,他認為技術的投入應該是長期的、全局的。京東“ABCDE”技術戰略,將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計算)、Devices(IoT)和Exploration(前沿探索)有機統一,把京東的AI、IoT、雲、大數據融合成了能力更強、更具生命力和競爭力的有機體,長期服務政府、企業、社會數字化轉型。疫情期間,在“ABCDE”戰略引領下,京東智聯雲借助國家新一代智慧供應鏈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等技術積累,在短時間內迭代出10餘款各具特色和能力的科技産品,以搭積木的方式擴展出系列技術系統。

智慧供應鏈“激活”新平臺

注意到京東“ABCDE”技術理念和國家新一代智慧供應鏈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獨特優勢,2月10日,北京市海澱區政府向京東發出了《關於委託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援的函》。

函件表示:“同意貴單位發揮資訊新技術優勢,對‘北京市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供新技術支援。”

疫情就是軍情。京東智聯雲研發部署“應急公共服務平臺”對接海澱區政府需求,並迅速上線“北京海淀”公眾號。市民只要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搜索“北京海淀”APP,點擊公眾服務,即可登錄“北京市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

“這一技術平臺,不只是物資的保障,更是民眾信心的保障。”北京市海澱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傅君介紹,京東用全産業鏈創效能力調動整體市場,京東技術為應急市場和政府應急管理提供助力。作為智慧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集合了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依託京東零售、物流、金融的資源優勢,提供“供求對接、物資管理、遠端辦公、線上課堂、疫情資訊、疫情防控、醫療服務”等10項技術和服務。

海澱區商務局局長王澎期待:“京東與海淀疊加優勢,形成科技創新的海淀特點。”在創新引領下,京東智聯雲、京東零售、京東農牧將“春耕節”搬到了“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上,聯袂“農資春耕資源資訊發佈”“京東農牧春耕節”兩大服務板塊,引導農民、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發佈農資需求,聚集北京周邊各大農資供應商、農資經營網點發佈供給資訊,實現農資供需有效對接。

“技術要産生價值,還是要跟實體經濟,跟社會現實經營融合。”周伯文表示,應急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京東的智慧供應鏈優勢,準確把控物資,協同物流配送。後續,海澱區應急管理局希望能將這一突發疫情管理系統,推廣為救災系統,對災情發生初期,救災過程以及災後重建等階段的物資需求,進行大數據研究,逐步建立物資儲備、調配和流轉的模型,提高政府應急效率,建立可複製、可推廣的應急保障新方法和新形式。

目前,“應急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北京市海澱區在內,全國主站累計用戶已超過15000個,涵蓋近千政府部門、數百家醫療機構,撮合6.6億件物資。

人工智慧“點睛”新系統

智慧供應鏈除了助力海澱區“應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外,今年3月,京東智聯雲還將“人工智慧+智慧供應鏈”等先進技術嵌入“基於AI的防疫物資識別分配系統”。

這一系統,由京東智聯雲聯合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推出,可幫助北京政府部門有效提高防疫物資管理效率,確保應急物資的及時供應和安全調配,實現疫情期間物資的資訊化管理,目前系統已登記管理各類防疫物資總量過億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物資供應組專班會同北京市藥監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民政局等政府部門,就醫療物資庫房管理,健全醫用防護物資入庫、初篩、分類、抽檢、調撥、移交等工作機制問題,深入溝通協作,希望儘快完成醫用防護物資儲備盤點工作。

作為“最懂産業的數字經濟服務企業”,京東智聯雲憑藉京東在零售、物流、金融等領域多年深耕所積累的場景和技術優勢,調動AI、大數據等技術能力,搭建了“基於AI的防疫物資識別分配系統“,為市專班精準掌握防疫物資資訊,開展物資分配工作按下了快進鍵。該系統可準確標明各類防疫物資來源、數量、價格和存放狀態,快速區分醫用、民用等各類防疫物資,精確掌握各個倉庫庫存物資的類別和數量,做到各個倉庫、各類物資賬目清晰、準確,為精準、高效地開展物資調撥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海外採購、慈善捐贈、國內調撥、是北京市防疫物資的主要來源。京東智聯雲“基於AI的防疫物資識別分配系統”底層使用了京東通用圖搜、商品分類模型、京東OCR(文字識別)等核心技術,在面對海外採購及海內外愛國人士的大量捐贈物品,可精準識別不同國家不同標準的防疫物資,以及包裝文字資訊,支援即時翻譯,快速聯動入庫。不僅如此,這一系統還能高效開展相關調撥業務。一旦有防疫物資需求,該系統將快速展開從庫存查詢到確認出庫的全流程調撥業務,並實時記錄在案。

隨著疫情發展,北京市發改委調撥口罩數量激增,資訊化標準管理和數據快速統計匯總需求迫切。京東智聯雲隨即進行功能迭代,將發改委的調撥需求對接到“基於AI的防疫物資識別分配系統”上,迅速完成解析類、介面類、統計類、大屏類業務等開發、部署。

除此之外,這一防疫物資識別分配系統設置有數據看板,為領導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採購、捐贈、調撥等相關物資數據實時動態更新,方便政府部門精確掌控庫存、物資類別的變化情況,多維度、多視角分析物資數據,既實現了物資的可視化和統一管理,也加快了物資需求的及時響應和分發。

新工具“催生”新力量

用千錘百煉的京東技術,為社會帶來價值,是京東研發人員的心聲。疫情期間,京東智聯雲研發的多款技術産品,收穫了來自北京市各合作部門的認可。

其中,4月16日,北京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向京東發出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表示,“智豆數據管理平臺”為圓滿完成北京市生活必需品保障任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為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由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京東智聯雲共同打造的這一平臺,面向北京疫情生活必需品調控定向開發,疫區黃岡、江蘇宿遷和首都北京三地研發人員協同聯動,從研發到上線,用時不足24個小時。北京市發改委的領導直呼:京東速度,不可思議。

“智豆數據管理平臺”核心價值在於打通了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數據通路,打通了全市區級承儲企業數據,可實時更新生活必需品儲備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和大數據分析服務。從2月11日市長數據看板正式上線至今,“智豆數據平臺”歷經4次迭代升級,運作穩定。

網際網路再造了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疫情加速國民經濟由物理性基礎設施走向資訊化層面。伴隨著中央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密集部署,“新基建”正在成為打造智慧化經濟社會形態的利器。以京東為代表的智慧供應鏈,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新一代基礎設施。目前,京東智聯雲公有雲註冊用戶已達74萬人,並累積落地城市雲超過40個、企業客戶超過4萬個、生態合作夥伴超過2500個,同時擁有涵蓋各産業不同類型企業的豐富的數字化技術産品和解決方案。

京東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給京東智聯雲注入了接地氣的技術基因,在復工復産全民抗疫中,技術實力、産品品質和高效服務,不斷地為京東樹立優秀的行業口碑。後疫情時期,加強智慧資訊處理能力依然是政府建設的重心,城市管理的數字化、資訊化將不斷考驗政府社會治理水準,這也為京東智聯雲提供了更多技術報國的機會——5月7日,“下一代智慧協同開放平臺産業戰略發佈會”在京召開。當天,京東智聯雲正式向全社會開放了歷經京東22萬名員工檢驗、有著高效協同辦公效率的IT系統。並在北京市政府、相關委辦局及海澱區政府指導下,攜手尖端科技企業,共同打造“協同辦公平臺生態聯盟”,旨在加快5G技術應用,實現資訊快速精準共用,及時有效地遠端溝通。

未來,京東智聯雲還將以智慧供應鏈為核心抓手,投身海淀城市大腦的建設,不斷結合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多種前沿技術,進行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在數字企業和數字政府兩大主要場景,協同京東集團打造零售、物流、金融、城市四朵雲和強大豐富的生態平臺,提供從底層資源到上層應用的全面服務。

2020年的春天,無論是北京金四季購物中心的保安老宋,還是京東智聯雲的掌舵人,抑或北京政府單位的決策者,都深刻感受到了一股改變的力量。這股力量來自於“新工具”所激發的生産力,從北京到武漢,從內陸到海疆,從國內到海外,資訊融合技術為疫情中的國人找到了一種前進的方向和路徑,正在“數字孿生”出一個更高效的“雲上北京”和“雲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