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遍篩子查問題 一戶一策補短板

發佈時間:2020-05-13 10:06:59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媛

——寧夏“四查四補”打好脫貧攻堅戰

“你看,滿滿抓起一把,展開手,就剩下這麼一點點。”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區扶貧辦主任呂振中蹲在光彩村的地頭抓起一把沙土。細沙在五指合攏的瞬間,迅速沿著指縫流走。一如這些年,眼前這四五千畝土地:春天一片生機,秋季收穫甚少。

“沙太細了,存不住水。出苗都很好,但到抽芽分蘗時就迅速枯萎。試種過玉米、糜子,都失敗了。輪灌不行,只能滴灌。”呂振中説,不斷“試錯”後,引入了一家農林科技公司,經過企業幾年累計數千萬元的投入,蒼涼的沙灘漸漸開始吐蕊生翠,很多村民開始在田間勞作、在家門口打工掙錢。但這片土地位於渠係末端,滴灌用水一直難以保障。該公司總經理楊生明説:“按照自治區查短補齊的要求,新的泵站已完成設計,進入招標程式。從幹渠引水後,將徹底解決用水瓶頸,隨著栽種的黃花菜、枸杞進入盛産期,移民群眾的務工收入將更加穩定。”

這是寧夏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四查四補”的一個側面。當前,脫貧攻堅正處於“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3月以來,寧夏緊盯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勝利”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精準要義,開展查損補失、查漏補缺、查短補齊、查弱補強“四查四補”,自查自糾與掛牌督戰相結合、全面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實地排查與數據比對相結合,通過“查”“補”,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品質。

查損補失,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在寧夏開展的“四查四補”中,全面查補疫情給脫貧攻堅造成的衝擊和影響首當其衝。

4月24日,隆德縣楊河鄉紅旗養牛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銀龍帶領群眾從甘肅武威調購的22頭“西門塔爾”基礎母牛,結束了15天的集中飼喂、隔離觀察,被分發給養殖戶“認養”。

紅旗村二組村民蘇誌喜挑選了心儀的兩頭牛。“受疫情影響,牛圈空著,一直沒有補欄。這次讓合作社幫忙帶了兩頭牛,品種不錯。”

在“四查四補”中,隆德縣抽調340名幹部,採取“一看二查三問四析”工作法,建立了問題查擺、報送、整改、督查和保障服務機制,確保問題有人查、有人管、有人改。了解到隆德縣張程鄉、楊河鄉肉牛養殖“補不進來、銷不出去”的情況,縣鄉黨委、政府群策群力,農業農村局牽線搭橋,主動對接市場、聯繫銷路,目前補欄正有序開展,滯銷肉牛已銷售過半。

截至目前,寧夏排查出因疫情影響帶來的增産增收問題7294個,已完成整改4365個。主要表現為疫情影響農産品滯銷、就業務工困難,産業扶貧、扶貧車間、龍頭企業減貧帶貧覆蓋面不廣且效果不理想等。

“從摸排統計看,疫情耽誤了貧困群眾約40~60天的務工期,直接減少一個多月的收入,這是影響脫貧的一大難題。”寧夏扶貧辦考核評估處處長林棟説,各縣區在精準組織勞務輸出基礎上,通過發展産業彌補務工損失,支援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復工復産、轉産達産,開發公益性崗位,加大對農村種養殖産業的扶持力度,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查漏補缺,對漏洞進行精準填堵

4月23日中午,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紅川村村民張引兄打掃完村莊巷道,回到家給孩子做午飯。

32歲的張引兄患有肺動脈高壓病,去年8月份做完手術後,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兩種藥都不在醫保範圍,一個月光吃藥就得近3000元。”張引兄拿出“波生坦片”的藥盒,説:“我家那口子是泥瓦匠,一個月能掙個五六千元,過去日子還可以,這一生病,大部分打工收入都貼在了藥費上。”

當地幹部進村入戶開展“四查四補”排查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協調民政部門每年補貼張引兄一萬元救助資金,村裏還給她提供了一個公益性崗位,對村莊巷道進行保潔,每個月工資900元。

據新莊集鄉人大主席李學忠介紹,在對照脫貧標準查漏補缺過程中,新莊集鄉發揮脫貧攻堅中領導包村優勢,安排一個鄉村幹部帶一個網格員進行逐戶排查,一個一個過篩子,一戶一策解難題。“一個小組每天走訪二三十戶,不在村裏住的,也要確保見到人,最遠跑到隔壁中寧縣的大戰場鎮核實排查,確保一人不落。”

寧夏“查漏補缺”排查出7705個問題,主要是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對象反覆輟學、基本醫療保障政策不到位和基本養老保險未實現應繳盡繳、“四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有漏項等。針對扶貧政策落實打折扣現象,開展扶貧資金結余結轉問題自查自糾,並對歷年扶貧資金計劃完成情況和項目實施驗收情況進行“回頭看”;對兜底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非貧困村的貧困戶建立防貧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

查短補齊,讓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

近幾年,寧夏在水利、交通等方面實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滿足群眾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一些個性化難題和個別化短板亟待“填平補齊”。這些“細節”恰恰決定了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成色。

在“四查四補”中,西吉縣偏城鄉馬灣村黨支部書記馬明清向西吉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竇新偉反映,該村村民馬佔虎因妻子肢體殘疾行走不便,希望將家門前200米的土路硬化。

“我們經過研究商議,同意對這段道路進行硬化,打通全村路網,方便馬佔虎一家和村民的出行,過幾天就開工了。”竇新偉説。

在查短補齊環節,寧夏緊扣全面脫貧摘帽和“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搜尋和補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基層治理、鄉村建設等方面的短板,共查出問題1232個,農村道路和自來水入戶普及率較低、村集體經濟還有“空殼村”等許多問題在非貧困村表現較為突出。

“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是當前一個重點,自治區結合‘四查四補’,全面排查其‘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等,一戶一策解難題。”林棟説。

針對脫貧攻堅漏統、漏項、漏扶、漏管“四漏”問題,寧夏對自主遷徙農村居民,城鄉接合部、非貧困村、移民安置區等地常住農村居民,常年外出務工的農村居民等進行摸底排查,解決單項或多項指標未達標且未納入扶貧對象或防貧監測對象的漏人漏戶問題。及時遷轉建檔立卡資訊,杜絕漏管現象,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解決漏項漏扶問題。

查弱補強,將脫貧的底子打得更牢

“我養了7頭牛,每天用草量將近200斤,以前都是用電帶機器鍘草,這段時間電壓太低,帶不起來了,只能改用柴油帶機器,成本高得很。”固原市原州區官廳鎮廟臺村養牛戶高文義説起了自己的麻煩事兒。

走訪中,駐村工作隊了解到低電壓問題在廟臺村四組普遍存在,駐村第一書記楊軍第一時間聯繫相關部門解決。“供電部門已經來看過了,一定儘快解決這個問題。”

收官之年,如何鞏固提升脫貧品質,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經得起群眾評判、經得起考核評估、經得起輿論監督?

寧夏重點對照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標準,搜尋發現弱項,對不達標的保證達標,對已達標的鞏固提升。共查出問題1066個,主要表現為貧困地區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生産經營能力有限、帶貧效果不明顯,小部分建檔立卡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收入不夠穩定等。

青銅峽市邵崗鎮同樂村是個生態移民村,在“四查四補”中,發現全村36個家庭都有殘疾人。該市通過“百企幫千戶”,對他們開展點對點、有針對性的幫扶。

77歲的楊智福,老伴兒和孫女都是肢體二級殘疾。他告訴記者:“市裏一個餐飲企業幫扶我,他們先墊付錢幫我買了6隻羊羔,他們不低於市場價收購,等到出欄賣了羊再還羊羔錢。”

吳忠市同心縣緊盯短板弱項突出抓好産業和就業扶貧,投入6億元支援建檔立卡戶到戶增收産業項目,免費技能培訓6000人,針對特困戶年內再安排900個公益性崗位,千方百計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今年,隆德縣出臺務工人員補貼政策,對2020年2月至6月底前在該縣六盤山工業園區企業新入職的務工人員,穩定就業滿6個月的給予一次性就業補貼,其中本縣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人員每人給予4800元補貼,本縣戶籍普通戶務工人員每人給予3000元補貼。

“此次開展的’四查四補’是全方位、立體式、互動式的,隨著入戶摸排全覆蓋、對賬銷號抓整改,影響寧夏高品質脫貧的痛點、難題將被逐一破解。”寧夏扶貧辦副主任劉學智説。(記者王建宏張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