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民觸摸“智慧製造”:教師進鄉村普及無人機植保
發佈時間:2020-05-06 10:49:5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青當植保無人機飛過稻田,向下方噴灑水霧狀的農藥時,引起了李福堂的極大興趣。“這樣的效率,不是人力能比的。”在場的30多名村民還掏出手機拍攝視頻,記錄無人機從準備、起飛到作業的全過程。
56歲的李福堂和現場村民是吉林市船營區搜登站鎮太平聯村的種糧大戶。當地1300多公頃稻田將在20日前種植完畢,村民要為即將到來的植保做準備。幾天前,吉林機械工業學校的智慧製造專業教學團隊來到村裏,向村民展示“農業的未來”。
而對李福堂來説,學習新技能、減少成本來得更實際。“我家種30公頃水田,單架無人機一天打地(植保)5公頃,人工一天4畝,效率差太多。”李福堂了解到的資訊還包括,無人機作業效果也遠比人工作業出色,“噴灑均勻,無死角”。
在現場,教師們展示了多臺無人機設備,從種類、結構及應用等方面進行講解,還著重分享了無人機農業植保經驗。“如果把這項技術應用好,我們都明白它的意義。”帶隊的學校副校長高磊在授課時説。
吉林省是國家糧食主産區,2019年糧食總産量達到775.6億斤,增産的49億斤增量佔全國41.2%,居全國第一位。近年來,當地繼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現代化。
太平聯村黨委副書記張立偉介紹,船營區為了方便對農業農村的統籌管理,將4個村落“合併”成立聯村黨委,讓當地水稻産區連成一片,“給現代化、機械化種植提供條件。”此處的稻米産量也佔到全區的一半以上。
在培訓現場,40歲的種糧大戶張彬彬比李福堂更早進入狀態。他對植保過程、地塊規劃、作業參數設定等方面進行了提問,並用筆和紙記錄相關要點。
現場互動交流後,教師們進行了實際操作演示,並邀請村民親自模擬飛行操作。張彬彬説,學會這門技能後,他可以承包更多土地。
對這些黑土地上的農民來説,這個五一長假至關重要。玉米已經種下,稻苗則蓄勢待發。種糧大戶們期望學校的智慧製造專業的教師再次來到村裏做培訓。
校方回應,將繼續為農村融合發展提供科技保障。目前,雙方已確定下次的培訓時間。
李福堂説,自己的學習效率已比不了年輕人,但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想法不會變。他期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操作無人機,植保自家的3000畝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