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數字童年不能忽視社交網路

發佈時間:2020-04-24 09:11:53 |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媛

QQ、微網志、微信、陌陌、探探、soul……對於青少年群體而言,網際網路技術催生和普及的社交網路,正在成為他們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然而,網路社交在青少年群體中流行的背後也存在著隱患和風險。為了更好地引導青少年進行網路社交,既需要政府完善監管規制、社交媒體建立防沉迷和保護機制措施,也需要將家庭數字撫育和學校數字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更需要青少年提升網路素養,加強自我約束能力,增加人際交往能力。

網路社交:

青少年普遍的社會交往方式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聯合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發佈的《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將上網聊天作為主要網上溝通社交活動的未成年人佔比達到58.9%,與玩遊戲的比例(64.2%)接近。

與之相似,《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和閱讀實踐報告(2017-2018)》也指出,QQ(59.7%)、微信(30.4%)在未成年人中的滲透率很高,成為他們使用的主要社交平臺,網路聊天仍然是未成年人在網際網路上交往最主要的形式。

筆者在平常時期和疫情防控時期進行的全國性問卷調查都顯示出,即時聊天是青少年使用頻率最高的網路活動,佔比分別達到40.3%和81.6%。由此可見,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網路社交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交往方式,已經深深浸潤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刻影響著青少年的行為習慣。

當代青少年的童年生活與數字媒介緊密交織、相伴成長,其網路社交行為不僅歸因于社交媒體平臺的特性,也與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社交媒體所具備的特徵為青少年網路社交提供了技術支援,而心理需求則是他們與人交往的源泉和動力。社交媒體擁有固續、複製、延伸、檢索四大技術可供性,為青少年進行網路社交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青少年可以使用社交媒體的多種功能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繫交流、關注和發佈朋友圈動態、分享生活中的閃光時刻、進行自我表達與呈現等行為,也可以結識新朋友,滿足了青少年希望與他人親近的親和需求,有利於青少年拓寬溝通渠道,增加人際情感,擴大交往範圍。儘管社交媒體促進了青少年的網路社交,但是多數社交平臺仍存在監管空白和沉迷風險,需要得到相關責任主體的重視。

網路社交風靡的背後:

隱患與風險並存

網路社交在青少年群體中流行的背後也存在著隱患和風險。2019年3月開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為了應對網路沉迷相繼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手機遊戲也要求未成年人進行實名註冊,並設置時間限制,反觀QQ、微信等具有社交功能的綜合性應用對內容未採取分級措施,對用戶“一視同仁”,青少年可以很容易接觸到許多不良、甚至低俗的資訊。

例如,在QQ看點中經常看“同桌常對你説這‘四字’,恭喜,你被‘暗戀’了,班主任:叫家長!”這樣的推送,這些內容顯然不宜青少年瀏覽,青少年一旦多次點擊觀看,系統會記錄下青少年個體的上網軌跡,演算法也會根據青少年的內容偏好精準推送此類內容。此外,微信小程式中的遊戲也並未明顯對青少年設限,諸如“跳一跳”、“星球大作戰”、“歡樂鬥地主”、“歡樂麻將”等小遊戲均無限制向未成年人開放,存在隱患。

筆者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針對全國範圍內的1048名中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喜歡玩網路遊戲的青少年佔比40.5%,而在平常時期這一數據僅為9.2%。疫情的蔓延導致假期延長,大多數青少年雖然線上學習,但很多也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網路遊戲中,比率激增,這表明對各種社交平台中的網路遊戲設置限制的必要性,不能忽視社交平台中的小遊戲。

除了社交平臺現有的設置存在一些隱患,青少年在網路社交過程中也面臨不少風險,網路色情、網路欺淩、網路暴力、隱私洩露等問題時有發生。當下,青少年觸網逐漸低齡化,10歲之前開始有意識上網的少年兒童比例達到68.6%,其遭受網路風險的幾率也隨之增加。

央視專題紀錄片《呵護明天》揭露了幾起利用網際網路性侵兒童的案件,案情展示了青少年通過社交媒體與陌生人網路交往過程中面臨的巨大風險。南韓“N號房”事件更是引發了對未成年人遭遇網路性侵害問題的全球關注。

社科院《社會藍皮書:2019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我國未成年人在上網過程中遇到過暴力辱罵資訊的比例為28.89%。其中,未成年人遭遇暴力辱罵資訊的最主要場景是社交軟體(佔68.48%)。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佈的《“粉絲文化”與青少年網路言論失范問題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在明星名譽權侵權案件中,多以青少年為涉嫌侵權主體。青少年“粉絲”在微網志超話、豆瓣社區等平臺上“胡説”,捏造虛假資訊,惡意猜測揣度,侵犯明星名譽權,某些粉絲甚至站在各自陣營裏互相指責謾罵、人身攻擊,導致雙方粉絲的罵戰持續升級,青少年“飯圈”中的網路語言失范問題亟待關注。

隨著網路直播的興起與普及,新的社群交往方式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迅速崛起。基於直播催生的網路社群對青少年網路互動與交往方式産生著重塑作用,也成為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據新華社新媒體報道,多個直播平臺內隱藏著混亂的少年兒童交往圈,不斷被曝出低俗、色情、造假等亂象,這都對青少年價值觀養成無疑會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獨立的直播平臺在網信辦指導下已有規範優化,包括禁止未成年人直播和打賞。但是微信、QQ這些非直播平臺的app中都有直播入口,而這些社交平臺的直播入口目前尚未受到明確的管制規範,存在很大風險隱患。

解決之策:

多方協同、多措並舉

網路社交在青少年群體中廣受歡迎,已然成為傳統社交方式的重要補充,而對於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和沉迷風險,應通過多方協同、多措並舉的方式,協同各方力量,形成聯動格局,為青少年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

目前,防範青少年沉迷于網路遊戲的舉措不斷完善。在網路視頻領域,政府部門、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先行一步,紛紛推出“青少年模式”,但網路社交領域,防沉迷監管機制仍有待完善。

對社交平臺而言,防範青少年網路社交沉迷尚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青少年在註冊時沒有年齡限制,更沒有防沉迷機制。這樣的低準入門檻使許多未成年人成為了網路犯罪的受害者。

因此,在網路社交領域,社交媒體有必要針對青少年設置必要的安全和防沉迷機制。其次,社交平臺要加強對內容的監管,發揮“把關人”的作用,凈化低俗、劣質的不良資訊,注重搭建優質的內容生態,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為培育青少年主流價值觀和網路交友觀念發揮正向作用。

筆者在針對上海市未成年人(平均年齡為13.74歲)數字化生存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作為青少年上網的主要場所,家庭環境以絕對優勢(94.5%)毫無爭議地成為青少年上網最為主要的環境。

此外,青少年在遭遇網路沉迷、隱私洩露、網路欺淩等風險時,通常半數以上的中學生都會首選向家長求助。因此,處理青少年在網路社交時遇到的問題,家庭監護應擺在突出位置。家長應在家庭環境中營造良好的網際網路使用氛圍,在青少年數字撫育過程中建立起必要且有效的管束,改變以往通過學業成績浮動來發現孩子網路沉迷問題的方式,也應該通過對身心健康、社交關係等進行觀察,來了解孩子真正關注什麼話題。除了網路遊戲,家長也要對網路社交、粉絲文化、網路文學等新興領域重點關注,多與孩子溝通。網路社交平臺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適時推出親子模式,使原有數字撫育中物理空間上的親子共用升級為內容場景、交互體驗層面的親子共用,促進家長和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彼此,助力家長更加及時、有效、自然地引導青少年網路社交行為。

上述問卷調查揭示了家庭數字撫育的重要性,然而,青少年在遭遇各種網路風險或問題時,很少有人向學校或老師求助,這與教育體系中對於網路素養和數字素養的重視不足、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網路使用極為有限有關。所以,學校網路素養教育仍有待深化,學校和老師應主動採取措施應對青少年遇到的網路風險。如何結合網路素養和數字素養教育,將學校的主要教學功能與青少年網路保護與防沉迷引導結合起來,是學校應當思考的問題。網路平臺可以積極尋求與家長、學校和社區的合作,助力數字撫育與數字教育,為提升青少年的數字素養提供更多內容、服務和形態。

對個體而言,青少年應努力提升網路素養,加強自我管控能力,真實客觀地認知自我的價值與潛能,增強人際溝通互動,準確有效地表達與控制情感,特別是應當學會在現實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通過網路社交渠道完善自己的交際生活。社交媒體所提供的社會關係維護是現實空間的延續,但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處理好生活中的人際關係需要未成年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溝通交往能力,從而獲得來自外界的物質支援、資訊支援和情感支援。在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時,學校和家長應引導他們樹立健康合理的動機需求,提供良好的現實支援系統,使網路社交與現實陪伴相結合,幫助青少年正確地認識自我,從而成長為人格獨立、積極向上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