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出臺“新基建10條”—— 打造數字經濟新樣板

發佈時間:2020-04-01 09:52:21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龐彩霞 | 責任編輯:李媛

 

廣州開發區籌劃了120個“新基建”項目。圖為高新興科技集團生産車間。陳耀炫攝(中經視覺)

3月29日,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舉行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投試産暨全面加快推進新基建活動。24個重點項目通過5G雲端直播同時投試産。活動當天,廣州開發區還推出《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加快“新基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十條》,以“新基建”為抓手,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樣板。

24個項目達産

“新基建”與高新技術發展緊密相連,是發展資訊化、智慧化、數字化的重要載體。廣州開發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在工業網際網路、5G等重點領域佈局早、發展快、基礎好。

在主會場,隨著一聲令下,會場主螢幕展現了各投試産項目廠內生産線、實驗室等區域進入投試産運營的情況。集中投試産項目中包含中國軟體CBD、京信、立景、維傑斯通等8個“新基建”項目,佔當天投試産項目的33%;5個生物醫藥和醫療服務項目、7個先進製造業項目、4個總部和其他配套産業項目。這24個投試産項目預計達産後年産值1172億元。

中國軟體CBD是當天投試産運營的“新基建”領銜項目。項目對接國內外以區塊鏈為特色的重點軟體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新創業平臺,打造國際一流的軟體業務和技術創新新生態。

“該項目將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資訊技術的集聚區。未來我們將引進500家軟體企業。”中國軟體CBD投資方、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光南説。

由京信通信投資建設的京信5G AAU配套天線和介質濾波器智慧工廠項目于活動當天投試産。該項目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總投資超5億元,主要生産5G介質濾波器、5G天線,是5G通信網路建設系統的關鍵射頻部件平臺。

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方面,當天投試産的維傑斯通(中新廣州知識城)科技園區主要生産並網光伏系統及光伏輸配電器材、光伏電源、太陽能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值得一提的是,該企業旗下的海坤電氣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僅用18個小時就趕制出一批智慧配電設備,及時供應深圳小湯山臨時醫院。

打造“中國軟體名區”

活動現場,“通用軟硬體(廣州)適配測試中心”和“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揭牌。

我國資訊産業的軟硬體産品與國際領先水準仍存在一定差距,構建現代化産業生態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就是産業鏈上各種軟硬體的適配工作。目前通用軟硬體適配測試中心僅在北京、廣州、武漢三地部署,作為全國首家揭牌的適配中心,通用軟硬體(廣州)適配測試中心將加速中國基礎軟硬體生態體系進程,加快提升基於信創領域CPU的電腦設計、生産能力及我國資訊安全保障能力。

廣州開發區是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區”。今年2月21日,廣東省印發《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在該區魚珠片區佈局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中國軟體CBD項目是上述方案中明確的區塊鏈創新核心載體。廣州開發區將建設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連結“一帶一路”、影響全球的資訊技術應用創新園,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高端軟體産業集群。

同日揭牌的還有廣東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項目。該項目是全省唯一一個“廣東省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密碼應用創新項目。項目將以推動商用密碼在全社會的廣泛應用為目標,建設以“自主創新、安全可控”為基礎,集産、學、研、用、測、管、行于一體的密碼應用和創新示範基地。

實施“新基建10條”

當日,廣州開發區“新基建10條”宣告實施。

據介紹,“新基建10條”有四大亮點:

——重獎“新基建”高端項目和人才。緊盯全球頂尖數字經濟技術,對處於價值鏈頂部、具有全産業鏈號召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數字經濟龍頭企業高端項目落戶給予最週到的服務和最大力的扶持,鼓勵現有企業做大做強,重獎數字經濟人才。

——強化“新基建”底層技術支撐。提出3年投入1億元,培育一批作業系統、數據庫、中間件、CPU晶片、AI晶片、流版簽軟體、網路安全軟硬體領軍企業,構建完備的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生態,爭創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級資訊技術應用創新基地。

——發展“新基建”新業態新模式。加速製造業數字化進程,煥發製造新活力。鼓勵發展電子競技、數字醫療、空中網際網路、數字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

——探索“新基建”制度創新。除了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對“新基建”給予“硬”支撐外,注重通過制度創新給予“軟”保障,明晰數據産權,鼓勵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科學規範的數字安全制度體系,推動公共數據逐步開放,加強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護。

據悉,廣州開發區目前正依託自身産業基礎、區域定位和資源優勢,佈局“新基建”四大區域:魚珠片區規劃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科學城創建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示範區、知識城構建通信網路國際數字樞紐、生物島建設生物安全智慧島。(記者  龐彩霞  通訊員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