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生産 “網上”銷售 “線上”生活

發佈時間:2020-03-31 11:24:21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青

在四川省大邑縣四川潤地數字農業中心,技術人員使用數字農業監管平臺查看農作物各項數據。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雲上春耕備耕、幹部直播帶貨、遠端問診教學……在疫情之中,一系列網際網路數字化新技術加快走進鄉村,農民生産生活方式或悄然發生改變,或加速走向未來,並由此激發鄉村經濟發展的巨大新潛能。

“網際網路+農業”融合不斷深化

這段時間,湖南省南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童中全憑藉“硬核知識”成了農戶心中的“網紅”。

“現在種田不能按照‘老黃歷’了”“水是苗的命,也是苗的病”……在縣裏的“洞庭蝦網”助農網課中,他的許多“金句”獲得種田人的“花式點讚”,一堂課下來點擊量達13萬人次。

疫情之下,各式各樣的“雲上”生産在鄉村興起。

如果説線上培訓、網購農資等是“網際網路+農業”的淺層對接,那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崛起的智慧農業則是兩者的深度融合。

“你看,我們基地上萬畝田的翻耕情況都在這,耕作層深度、有無重復和漏耕一目了然。”江西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鄒泰暉打開手機上的“大田物聯”APP説,他們田間都裝有物聯網設備,可以監測田塊的土壤溫度、濕度、光照度以及農作物長勢等,從而科學開展田間管理,提高産量。

數字化新技術的注入,既幫助農民克服疫情影響,又讓農業生産更科學高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將加快推廣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在農業生産經營管理中的運用,促進新一代資訊技術與種植業、種業、畜牧業、漁業、農産品加工業全面深度融合應用,打造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

“網際網路+”助農産品出村進城

“我們的沙棘木耳,色澤飽滿,入口爽滑彈牙,極富營養價值,歡迎大家購買品嘗。”3月21日,黑龍江省孫吳縣縣長徐鋼通過直播平臺,向全國網友推介孫吳縣的農産品。

在疫情中,這樣的場景並不鮮見。一場場火爆的直播,不僅緩解了疫情下的農産品滯銷難題,更讓人們看到了農産品網上銷售的廣闊空間。

短短幾個小時銷售額就達32.42萬元,第一次線上直播賣貨的江西銅鼓縣副縣長陳偉峰觸動很大:“以後可以考慮建立全網綜合性的電商平臺,銷售的也不局限于貧困戶的産品,也要包括名優特産、旅遊産品、康養産品等。”

應急之舉逐步轉為長效機制,農産品網上銷售迎來快速增長。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資訊化司司長唐珂在3月10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要實施“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促進龍頭企業、批發市場與産地建立長效穩定的購銷關係,搭建常態化的産銷對接平臺,常年進行交易促銷。

鄉村“新基建”釋放潛能

線上問診、線上教學、線上辦事……在這次疫情中,越來越多農民開始接觸“線上”生活,以往城鄉間的“數字鴻溝”不斷縮小。

城鄉“數字鴻溝”的背後,也蘊含著鄉村“新基建”的巨大空間。《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將加快鄉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鄉村網路設施水準,全面實施資訊進村入戶工程,加快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等。

發展“網際網路+教育”,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與鄉村中小學對接;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引導醫療機構向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端醫療、遠端教學、遠端培訓等服務;實施“網際網路+小農戶”計劃,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隨著一項項舉措的實施,未來不僅農民生活將更加便利,鄉村經濟也將更加繁榮。

根據《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到2025年,我國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由2018年的38.4%大幅提升至70%,農業數字經濟佔農業增加值比重將提升至15%,農産品網路零售額佔農産品總交易額比重將達到15%。(記者 郭強 史衛燕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