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發展簡史:國貨逆襲佔全球市場一半 蘋果已不敵華為OPPO
發佈時間:2019-10-08 10:40:36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李培剛“如果讓你一天不用智慧手機,改用只能打電話、發短信的功能手機,你能做到嗎?”近日,AI財經社在北京國貿商場中隨機問了幾位路人。得到的答覆中,八成都是“不能”。
這些受訪者給出的理由五花八門,如工作需要、使用習慣等。一位年輕的女士表示,“手機是我安全感的來源之一。別説一天不用它,每當手機電量低於20%,我就已經開始焦慮了”。
事實上,如今智慧手機已經與我們的工作、生活緊密地綁定在一起。如果將時間倒退回12年前,彼時智慧手機剛剛興起,人們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還比較低。在這十餘年間,手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換代,在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對經濟發展也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智慧手機發展史就是國貨逆襲史
林群是一位典型的智慧手機愛好者。9月27日,他收到了華為最新款旗艦手機Mate 30 Pro,“這是我的第7款智慧手機了。”林群對AI財經社表示。
從2008年蘋果發佈第二代智慧手機iPhone 3G開始,林群陸續購買過蘋果、三星、HTC、小米、華為等品牌的智慧手機。而有趣的是,林群近年來的手機選購史,就像是微觀的智慧手機發展風向標。
事實上,智慧手機的發展可追溯到21世紀初。
2000年3月,摩托羅拉A6188上市,號稱是“全球首款觸屏智慧手機”。這款手機採用了摩托羅拉“龍珠”處理器,並支援WAP無線上網和手寫中文輸入,成為智慧手機的“鼻祖”之一。
2001年,愛立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採用塞班系統(Symbian)的智慧手機R380sc。隨後諾基亞、黑莓等品牌相繼推出了智慧手機,但“智慧手機”的概念始終沒有流行開來,直到蘋果在2007年發佈了第一代iPhone。
初代iPhone被視為改變智慧手機領域遊戲規則的産品。3.5 英寸電容式多點觸控顯示屏、200萬像素攝像頭、iOS作業系統、支援Wi-Fi等功能讓人耳目一新。有人驚呼:“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
2008年被稱作“安卓系統元年”,谷歌研發團隊開發出第一代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2009年被稱為“3G元年”,第三代無線通信技術發放牌照,標誌著3G時代到來。在之後的幾年,各大手機廠商集中發力,試圖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分一杯羹。
2010年,LG發佈了Optimus 2X,搶到了“世界上第一部雙核手機”的頭銜,由此開啟了性能時代。
2011年,三星發佈了GALAXY NOTE,搭載了5.3英寸的螢幕,被視作大屏時代的開始。
2012年,HTC發佈了HTC Butterfly(蝴蝶),配備5英寸1920x1080 像素全高清顯示屏,被稱作“全球第一款1080P螢幕的手機”,由此開啟了手機螢幕全高清時代,也標誌著我國自主品牌的崛起與趕超。
2013年,蘋果發佈iPhone5s。這款手機採用了A7處理器,其最大特色是支援64位運算,性能十分卓越。其搭載的指紋識別功能也十分吸睛,由此,智慧手機64位晶片和指紋識別時代正式開啟。此外,2013年也被譽為“4G元年”,隨著年底4G牌照的正式發放,標誌著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正式邁入4G高速時代。
2015年,三星GALAXY S6、S6+發佈,其曲面屏的設計與無線充電的功能,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16年,華為P9發佈,其搭載的兩顆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極具操控性,推動了雙攝系統的普及。實際上,HTC在2013年發佈的G17就配有兩個500萬像素的攝像頭,但該款手機的賣點在於拍攝裸眼3D視頻,受眾較少,因此雙攝系統沒有普及開來。
同樣是在2016年,小米發佈Mix機型,採用全面屏設計,螢幕為6.4英寸,屏佔比高達91.3%,因此視覺體驗十分震撼,開啟了手機“全面屏時代”。
2017年,華為發佈Mate 10手機,首次搭載海思麒麟970晶片,該晶片號稱“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神經網路單元)的智慧手機AI計算平臺”,因此華為開啟了整合AI(神經網路)時代。
通過上述智慧手機發展簡史可以看出,我國自主品牌的智慧手機,已經從行業的“追隨者”逐漸變為“引領者”。在當初蘋果、三星“制霸天下”的背景下,我國手機廠商實力書寫了一篇“國貨當自強”的逆襲史。
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最新發佈的《全球智慧手機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前五名分別是三星、華為、OPPO、蘋果、小米。中國智慧手機品牌共佔據近一半的全球市場份額。
推動支付方式變遷,催生直播經濟
智慧手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在十多年以前,人們很難想到出門可以不帶現金、公交卡和銀行卡等。
在北京國貿地鐵站內,AI財經社觀察進出地鐵閘口的乘客,有7成以上均使用手機掃碼或NFC(近場通信)功能出行,只有小部分乘客使用地鐵卡或地鐵票出行。
而這一現象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支付方式的變化,而移動支付的出現與普及,則離不開智慧手機的發展。
黃玉今年45歲,在安徽一個小縣城做服裝生意,她對支付方式的變遷深有感觸。“以前去外地進貨的時候,兜裏裝著錢總不放心,怕被小偷盯上,有時候甚至會把錢塞在襪子裏。”黃玉説,“後來買了智慧手機,學會了用支付寶、微信支付,進貨的時候直接手機付款,特別方便”。
已經開了十餘年超市的劉鄉也感同身受,他告訴AI財經社,現在顧客大都使用掃碼的方式付款,很省心。“線上支付可以不用擔心收到假錢,還能省去找零的步驟,減少了收銀的工作量。”劉鄉表示。
除了推動支付方式的變化,智慧手機的發展還促進了“直播經濟”的繁榮。隨著手機攝像頭素質的不斷提高、行動通訊技術的發展,近年來使用手機直播或收看直播的人群不在少數。
何麗在天津市上大學,她每天至少會花1個小時看直播。在眾多主播中,她最喜歡看的是“口紅一哥”李佳琦的直播。“我曾經看他直播推薦,買過三支口紅、一瓶粉底和一瓶香水,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何麗説,“跟我不一樣,我身邊有同學已經成為主播了,直播唱歌、打遊戲,同時還向觀眾推薦她賣的減肥藥,一個月好像能掙挺多錢的。”
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速近400%。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大批年入百萬的主播。其中,女主播薇婭的年收入高達2500萬元,在去年“雙11”,她全天直播間銷售額甚至超過了3億元。
此外,遊戲直播、吃飯直播等直播內容也大受觀眾喜愛。據前瞻研究員的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直播行業用戶觀看人數總計4.25億,2018年直播行業共觀看時長達309.77億分鐘,約等於5.9萬年。在直播經濟不斷繁榮的背後,直播平臺“虎牙”“鬥魚”也先後上市,目前兩家公司市值已分別達到371億元和189億元。
事實上,手機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仍然是是人們相互聯繫、溝通的終端。
隨著智慧手機的發展,人們溝通的方式變得多樣,視頻通話功能也實現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效果。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達到1.74億人,同比增長1.1%。對於留守兒童與老人而言,智慧手機的視頻通話功能,無疑是化解思念親人的一劑良方。
但值得思考的是,智慧手機有時也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這句網路流行語生動地表現出了人們面對“低頭族”的無奈。還有學界認為,智慧手機帶來的碎片化閱讀,會減弱人們深度思考的能力。
不過總體來看,大多數人依然對智慧手機持樂觀態度。十年之後,智慧手機會變成什麼樣子,以及會對人們生活産生什麼樣的影響,仍然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