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級機器人:重新火爆還是新一輪泡沫?
發佈時間:2018-06-25 14:43:43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肖寒經過2017年的沉寂之後,消費級機器人市場今年又出現火爆勢頭。波士頓動力公司展示的新版機器狗SpotMini,能自如上下樓梯,會主動避障還會自己開門;機器人Atlas能跑能跳能跨過障礙物。該公司披露,SpotMini正在生産前期,計劃明年投入商業生産。國內市場也是如此。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18亞洲消費電子展,首次設立人工智慧專區,能智慧追蹤的水下機器人,能對話、查天氣的智慧浴室鏡……各種消費類AI産品吸引了眾多關注。
消費電子展會上人工智慧遍地開花,是否意味著消費級機器人重新升溫?量産到底難在哪?
跌宕起伏的四年
消費級機器人從2014年開始興起,2015年引爆創業圈,2016年到達頂峰,但在2017年遇冷,其發展可謂是跌宕起伏。
其興起要從亞馬遜説起。2014年11月,亞馬遜推出了智慧音箱Echo,最大亮點是將智慧語音交互技術植入到傳統音箱中,Alexa語音助手可以像朋友一樣與人交流,同時能播放音樂、新聞、網購下單、叫車、叫外賣等。隨後,軟銀也發佈了Pepper機器人,號稱是首個具備情感功能的人形機器人。
此時,推動消費級機器人狂飆突進的是兩陣“東風”:一是兒童市場,尤其是玩具市場的蓬勃發展;二是語音技術的日趨成熟。2015年,優必選、若琪、小憶等公司都推出了會説話的家庭機器人。
“人工智慧中的語音識別技術大大提高了人工智慧在市場上的應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博士生導師、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王田苗説。
不過,儘管這時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消費級機器人,價格從幾百到上萬不等,都能對話、能英語交流、會拍照、有邏輯編程……但這些機器人提供的內在價值是驚人的一致——都是智慧早教機、點讀機和移動會説話的平板。
2015年,對話機器人布丁在京東眾籌正式上線,外觀小巧可愛,且售價低廉,這似乎意味著,消費級機器人開始步入普通家庭。直到2016年,像布丁這樣的平價機器人市場熱度仍然未減,原先做平板和手機的鑫益嘉科技推出了巴巴騰機器人;訊飛推出了阿爾法蛋機器人,整合教育、電視、視頻通話、智慧音箱等為一體,還擁有“類人腦”,理解和表達能力會隨著自我學習而不斷成長;獵豹移動也推出了小豹AI音箱,這些産品的售價均在千元以下。
爆款為何沒出現
儘管從業者和投資者曾對消費級機器人曾非常看好,但市場反應似乎並非如此。獵豹移動發佈了5款機器人,不過目前該業務尚未給公司帶來規模化收入。獵豹移動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傅盛還在“機器人之夜”發佈會上感嘆:“那些刷遍朋友圈的鋼鐵機器人,好像馬上就要來統治人類了,但它們為何一直沒有出現過?”
消費級機器人量産難在哪?這是一個全新的産業,也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論是供應鏈、底層技術還是市場都缺乏基礎。就像傅盛所説,“造汽車需要輪子,目前市面上能買到越野胎、競速胎、雪地胎,但機器人産業尚在早期,為了做到真有用,就得下笨功夫,自己造輪子,打造每個細節。”
機器人是多個技術的高度整合,複雜度超級高。傅盛説,機器人是AI硬體的一個終極表達,不只依賴AI演算法,如機器視覺、語音交互和晶片等資訊技術,對硬體也有極高要求。其中“機械控制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技術進步非常緩慢”。
王田苗説,機器人難以走進家庭,除了認知、交互和智慧方面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載體,“要麼不安全,要麼成本很貴,這五年很多科學家想從載體方面進行突破”。
如波士頓明年開售的機器狗SpotMini,其研發等用了26年;情感機器人Pepper花了10年時間才量産,近萬元的售價讓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被軟銀收購的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公司旗下的機器人NAO可調用聲音合成、圖像識別、肢體動作、顏色燈光等能力,進而使之勝任踢足球賽、跳舞、雜技、拳擊等場景,這款産品定價高達幾萬美元;本田旗下的ASIMO機器人已研製了30年,至今還在實驗室階段,據説成本高達80萬美元。
40%都應用在中國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估計,到2023年,消費級機器人市場價值將達到150億美元左右,2018年約是54億美元。
關於“下一輪人工智慧泡沫,或將由消費機器人引發”的觀點,王田苗認為並非如此。他説,2018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特別是輕型機械臂“非常火爆”。減速器、電機伺服和控制器是機器人的三大關鍵部件,“其中減速器最重要,現在需要排隊購買”。這樣就造成了中國機器人連續三年以25%的速度增長。目前世界上40%的機器人都應用在中國,“這樣發展會讓人有種感覺:企業都有使用機器人、無人化車間的可能”。
王田苗告訴記者,在消費級機器人領域,當前一個消息引起了業界震動:亞馬遜宣佈要開發一個家用機器人,其中第一個研發項目是交流會話、第二個是識別、第三個是能夠接送快件,將來甚至還可以陪護或交流。“但關於何時能應用到家庭中,能無處不在,目前還沒有找到相對統一的機器人形態。”到底是不特定假想成一個人的形態,只要能完成特定工作即可,還是有一個標準的倣人模組,業界仍在探尋答案。
如今,機器人産業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2018年5月24日,IBM沃森健康公司宣佈,將裁員60%—70%,範圍覆蓋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科羅拉多州多處辦公室。王田苗認為,作為一個有代表性的、提供人工智慧醫療診斷方案助手的公司,如此大規模的裁員,難免會令人擔心産業前景。同心醫聯創始人兼CEO劉偉奇評價説,這是因為理想和現實差距太大,投入過高沒有收益。前路漫漫,消費級機器人發展終將如何,還需交給市場來評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