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翻譯機前路漫漫

發佈時間:2018-06-25 14:38:57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龐晟 | 責任編輯:肖寒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外國嘉賓體驗翻譯機。


出境遊最怕啥?面對東京的日語功能表一臉蒙圈,漫步在巴黎街頭想問路卻開不了口,去南韓購物因語言不通而買錯……這一系列語言障礙造成的尷尬,令滿懷期待的出境暢遊變得不那麼暢快。近年來,隨著出境自由行的火爆,人們對即時翻譯的需求也日趨旺盛,人工智慧翻譯機隨之變身為出境遊的必備“神器”。科技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踏入智慧翻譯領域。市場如此炙手可熱,人工智慧翻譯機前景到底如何?它是否會取代人工翻譯?


市場快速崛起


據《2017年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突破1.3億人次,花費達1152.9億美元,中國已成為泰國、日本、南韓、越南、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第一大入境旅遊客源地。然而,有調研顯示:一直以來,語言不通是出境遊人群最大的痛點。


小韓是一名熱愛旅遊的“90後”,國內大小景點幾乎全都玩遍了,可護照還是“白本”,不是因為別的,就是擔心語言這關過不去,所以不敢踏出國門瀟灑玩一次。


前不久,小韓終於敢一個人出境旅遊了。她借助新買的人工智慧翻譯機完成了日本7天自由行,“以前一提到出國玩兒就打退堂鼓,擔心既不會説、又聽不懂太尷尬,現在有機器幫忙翻譯,我心裏踏實多了。”


此次日本之旅,小韓不僅輕鬆搞定道路路牌、餐館功能表、超市購物等,還在旅途中認識了一些外國朋友。小韓説,“因為有機器翻譯,除了日常對話,還可以聊一些當地風土人情的話題,這讓我與當地人的交流更深入,還與興趣相投的人成了朋友。”


出境遊的火爆,再加上人工智慧翻譯技術不斷升級,一步步推動著國內智慧翻譯機市場的崛起。多方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中國出境遊每年支出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僅翻譯機的銷售市場每年就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


發展面臨挑戰


人工智慧翻譯機市場前景看好,但也面臨多重挑戰。目前國內主流的人工智慧翻譯機中,大部分産品的價格普遍偏高,有的甚至超過中高端手機。筆者在京東和天貓商城平臺上搜索“智慧翻譯機”發現:這些産品都是口袋大小,在外觀上大同小異,能實現多語種間的互譯,還能離線使用,它們的價格大多集中在600元-3000元間。


出境遊“神器”價格偏高,而大多數遊客一年出國旅遊不過兩三次,這樣的需求遠不足以使人們花數百乃至數千元專門去購買。因此,線下使用頻率過低成為人工智慧翻譯機的另一大挑戰。有旅行社人士表示,對於一年只出遊一兩次的旅客,可能會更青睞租賃翻譯機,線上旅遊平臺推出翻譯機租賃服務,價格為幾十元不等,最便宜的只需17元。


價格貴?使用頻次低?即便這樣,仍可能有“土豪買家”願意為“神器”買單。然而,詞彙翻譯不精確、語音合成生硬,則是人工智慧翻譯機在未來發展中的最大瓶頸。有人親測了市面上的一些智慧翻譯機,發現機翻的水準很難盡如人意:比如機器將“金髮(blond hair)”錯翻譯成了“希臘禮物”,比如生硬的語音合成讓使用者在正式場合尷尬無比。這些問題都急需智慧翻譯機做進一步的人工優化或機器學習。


實現錯位競爭


在智慧時代,連藝術家都在擔憂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更別提人工翻譯了。事實上,在大多數涉外場景中,並不需要十分專業和精準的同聲傳譯,比如日常的交流溝通;而且,人工的同聲傳譯供給有限,確實無法滿足當前巨大的市場需求。


所以,人工智慧翻譯能否完全取代人工翻譯?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人工智慧的出現,並不是為了取代人,而是要更好地幫助人類完成工作。機器翻譯不僅不會搶人工翻譯的“飯碗”,還能有效地進行補充。上海外國語學院高翻學院副院長吳剛認為,機器能夠取代翻譯中技能比較單一、對人的智慧需求比較少的部分,從而讓人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去從事更有創造力的活動。


在未來,人工翻譯與機器翻譯在目標市場的分野上會逐漸明晰。“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將佔據市場上不同的生態位,實現錯位競爭。”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陳琦表示,在中低端翻譯市場,機器翻譯將佔據主導地位,人工翻譯則主要面向對翻譯精度要求較嚴格的高端市場,比如文學、法律文件、醫學資料等專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