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良: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發佈時間:2018-06-06 16:44:2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黃宇 | 責任編輯:肖寒

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大數據産業峰會上,各種最新技術和融合發展成果讓觀眾眼前一亮。大數據不僅與經濟正在實現快速融合,也正在改變著物聯網行業的産業鏈、價值鏈和行銷鏈。技術可以怎樣改變傳統商業模式?又有哪些創新應用模式有待發現和落地?香港城市大學資訊係教授,長江學者趙建良在峰會“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演講中提到,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變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將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産力,幫助供應鏈金融提高資訊透明度,技術前景廣闊。


圖為香港城市大學資訊係教授趙建良進行演講。


區塊鏈本質是産生難以篡改的加密賬本


區塊鏈的應用從2009年的比特幣開始,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的加密貨幣,採用點對點分佈式的網路計算。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沒有政府背書而出現的一個“貨幣”。截止5月底,比特幣的總市值超過8000億人民幣。在技術上,比特幣是開源軟體,使用安全哈希函數256,交易規則採用挖礦機制確定下一個區塊由誰來記帳,這樣能夠在沒有銀行的情況下維護比特幣。


趙建良認為,從技術的角度看,區塊鏈是用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把數據塊連結成一個鏈條的數據存儲方法,可以將其看成一個新型分佈式數據庫,從而産生一個難以篡改的加密帳本。人們聽到的關於區塊鏈的種種傳聞,都是基於這個最基本的定義。因為下一個區塊包含了上一個區塊的資訊,所以如果有人篡改這個鏈條上的任何一個區塊,比特幣的演算法就可以判定這個區塊鏈已經被人篡改過了,但是因為它是重復存儲,只要51%的鏈條沒有損害,比特幣還是完整的。


銀行或者是支付寶、微信支付,中間商或平臺幫助我們轉帳,當我們買賣的時候,是把錢轉到中間商的帳戶上去,然後由其付給對方。而採用區塊鏈技術,沒有中心化服務商緩解,礦工們通過爭奪記帳權的過程確定誰來記帳。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讓資訊貫通共用


趙建良談到,區塊鏈有5點最關鍵的性質,即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非對稱性加密、智慧合約。這五大性質讓它具備高度可靠性,去中心化機制,民主決策機制,保密式傳輸,交易契約執行自動化等社會意義,也因此産生了它的五個屬性,存儲性、傳輸性、社會性、保密性、契約性。區塊鏈提供了基於網路計算的新時代契約機制,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信任機制,區塊鏈將會改變社會,雖然這個改變需要20、30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實現。


談到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平臺方面的應用時,趙建良表示,目前區塊鏈有很多應用,但直到今天其還是以金融為中心,應用於數字貨幣、股票證券、記錄保存、智慧合約,以及最新出現的積分聯盟,食品藥品溯源,電子商務、打假、養老等等。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主要目的是提供統一憑證、過程記錄和企業徵信,涉及到企業、金融機構、倉儲物流、保險、渠道等方面,供應鏈金融平臺就利用區塊鏈將這些資訊貫通共用。


趙建良表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特徵就是端到端的資訊數據透明化、實時授信決策、平等參與、數據共用、大規模協作,將形成完整流暢、實時可溯源的資訊流,讓各個金融機構直接參與資訊的共用,這是以前的技術做不到的。區塊鏈是網際網路+新興科技,它正在重新打造企業流程和社會關係,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變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將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産力,幫助供應鏈金融提高資訊透明度,技術前景廣闊。(記者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