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稿人意見應被世界聽到

發佈時間:2018-05-25 11:06:18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房琳琳 | 責任編輯:肖寒

中國審稿人意見應被世界聽到

——專訪Publons平臺聯合創始人安德魯·普瑞思頓


圖片來自網路 


安德魯·普瑞思頓 本報記者房琳琳攝


去年被“國際人腦圖譜學會”提名新一屆理事會主席,讓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左西年走入公眾視野。他是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除了學術帶頭人、博導甚至科普科學家的頭銜外,還有一個身份——腦圖譜領域權威審稿人。


以近年為例,邀請左西年發表“審稿人意見”的期刊不下100家,其中有近40次參與同行評議的審稿行為,被收錄在名為Publons的審稿人聚合平臺上。一鍵生成的檔案和數據分析,讓所有人對自己的“審稿貢獻度”一目了然。


2017年6月,Publons被科睿唯安收購。這個平臺基於什麼理念創辦?對於優化中國乃至全球學術生態有何裨益?中國學者對此還有哪些期待?24日,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平臺創始人之一安德魯·普瑞思頓。


審稿人學術貢獻度不應被忽視


對學術界來説,論文是記錄科學家學術貢獻的最佳方式,每一篇文章都凝聚著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結晶。


同時,像左西年這樣的參與稿件同行評議工作的審稿專家,在稿件轉變為公開出版物的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幫作者發現瑕疵、完善論述內容結構,提出寶貴的專業建議,與作者一同提升論文的價值。


審稿工作對於學術界的貢獻,同樣值得銘記。然而,同行評議這種學術評審模式1665年被引入學術論文評價流程至今,整個學術界一直都未能形成一種完善的模式,無法對同行評議工作審稿專家的貢獻給予相應的肯定和證明。


基於對學術生態圈的觀察,2013年,曾是凝聚態領域科研人員的普瑞思頓,與另一創始人共同創立了Publons平臺。Publons平臺的使命是“致力於幫助科學家更深入地融入到全球學術共同體”。他用“興奮”一詞,來形容平臺初創時,每個學者聽到這一定位的反應。


現在,在平臺上自由註冊的學者,把躺在自己郵箱中的“審稿感謝信”發佈到平臺上,會自動生成數據和報告,日積月累,審稿人的價值就被聚合起來,既可為自身學術貢獻“背書”,也能證明在學術界的影響力。


學術共同體想聽中國審稿人意見


一項數據應該引起中國學者的注意。


從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錄科技論文的數量來看,2017年,中國學者貢獻論文453965篇,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科研成績顯著,但同行評議中,中國學者參與度較低。


一份調查顯示,在2016年,《自然·通訊》的所有投稿中,中、美學者投稿比例分別為21%和24%。但是在同行評議的參與度上,美國審稿專家佔比達到40%,而中國審稿專家僅為4%。


普瑞思頓認為,作為論文評審的重要環節,同行評議需要中國審稿專家的參與,他們的聲音也需要被世界聽到。


他分析:“首先,積極參與審稿,對科學家自身融入國際學術圈很重要,能及時了解學術領域前沿;其次,個人審稿貢獻度檔案會被平臺搜索系統推送給期刊編輯,學者能與期刊編輯建立有效互信聯繫;最後,中國審稿人意見越多出現,將越有利於提高整體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打破障礙加速整合將大有可為


在中國學者融入國際同行評議進程中,有兩大主要障礙:一方面,是學術權威期刊編輯很難找到中國審稿人,其中一個尷尬是專家名字重合度較高,造成個人辨識度不高;另一方面,中國的學術評價體系中,對學者的學術成果認可程度最高,作為審稿人的貢獻度和價值參考分量不足。


在上午的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磊的觀點發人深省:一篇學術論文至少需要兩個審稿人給出意見,如果一個學者發表10篇文章,就有20個審稿人作出貢獻。那麼,這個學者需要為另外20篇文章給出審稿意見,才能達到生態平衡。


有鋻於此,普瑞思頓建議中國學者,更多地參與到這個已有38萬審稿人的平臺來,一邊貢獻智慧,做越來越受追捧的審稿人,一邊在審稿中汲取力量,得到更好的學術成長。


現在,Publons已經與斯普林格等國際學術出版巨頭合作,來自25000余種期刊的超過200萬條審稿記錄被公開認可,逾2000種期刊成為Publons的官方合作夥伴。


但是,實名註冊的中國審稿人才10049人,與平臺直接合作的中國學術期刊出版物才5家。左西年認為,打破語言和國別隔閡,提升同行評議的效率,積累並量化全面的學術貢獻度,應是包括中國學者在內的全球科學家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