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指數報告(2018)》發佈
發佈時間:2018-04-20 18:11:18 | 來源:人民郵電報 | 作者:蘇德悅 | 責任編輯:肖寒日前,騰訊研究院發佈了《中國網際網路+指數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對國內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全面展現,通過指數特徵直觀地反映了2017年數字經濟在國內351個城市的發展情況。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體量較2016年增長17.24%,為26.70萬億元人民幣。相較2017年6.9%的GDP增速,數字經濟的增速迅猛。而且,數字經濟佔GDP的比例也由2016年的30.61%上升至2017年的32.2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升,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數字經濟發展不均衡狀況改善
西南地區成為新的增長極
從指數排名來看,廣東省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江蘇省、浙江省緊隨其後。北京市和山東省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中部地區的河南省表現出色,從去年的11位上升至今年的第8位。具體到城市來説,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位列前三。成都市、武漢市、重慶市與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差距逐漸縮小。長沙市躋身全國前十。可以看到,西南地區已成為數字經濟新的增長極,在數字省份十強中,四川省位居第六,在數字城市十強中,成都、重慶分別位居第五、第七。
從指數增速來看,內蒙古、河南兩省區的增速最快,分別為97.03%和91.85%;廣西、山東兩省區的增速也均超過80%,這四個省(區)的排名位次均上升3位以上。從排名變化可以看到,在全國經濟社會整體快速數字化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區的後起之秀不斷涌現。
《報告》還首次引入了“數字基尼系數”。根據“網際網路+”指數估算,中國的數字基尼系數為0.59,屬於相對不均衡的狀態,但較去年的0.62有所下降,數字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大城市帶動小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輻射效應正在逐步形成。根據“數字中國脈動地圖”,我國數字經濟版圖已經明顯向中西部地區拓展,增長極正在由中部和沿海的人口大省向西部地區延伸。
數字政務水準不斷提高
用戶滿意度提升
在各産業迅速實現數字化的同時,政府的數字化水準也在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取得快速發展。
從數字政務發展水準來看,廣州是全國數字政務指數值最高的城市,數字政務平臺入口提供的服務項目多達108項,深圳緊隨其後,廣佛同城化帶動佛山也加快了數字化步伐,受益於深圳創新外溢和産業承接的東莞,數字政務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四。重慶、成都、長沙的數字政務指數分列第五、第七和第八位。山東濰坊、山西長治的數字政務指數在351個城市中增長最快,分別同比增長225.61%和202.29%。從城市群的增速來看,2017年成渝地區數字政務指數同比增長40.52%,遠超長三角的19.27%,京津冀的29.22%和珠三角的30.26%,成為數字政務指數增長最快的地區。
隨著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不斷創新發展,人們對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滿意度也創下新高。《報告》顯示,2017年,預約掛號、訴訟服務、交通繳罰、出入境、公積金、戶政治安、車船票、加油充電、文化場館預約等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用戶滿意度都達到了96分以上。
網際網路改變生活方式
數字文化走進百姓生活
《報告》在評估一個城市線上數字社交行為總量時,採用“社交指數”來衡量,根據統計,社交指數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為重慶、深圳、成都、廣州和上海;其中“連接密度”最高的五個城市分別為深圳、杭州、東莞、長沙和廣州,“互動頻率”最高的五個城市(地區)分別為西雙版納、怒江、和田、臨滄和果洛。
在紅包等社交支付指數方面,2017年社交支付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別為深圳、廣州、北京、上海和東莞。紅包等社交支付在南方更為流行,社交支付排名全國前十的北方城市只有北京和西安。
此外,《報告》在匯總新聞客戶端、視頻、流媒體、線上文學、網遊等多種數字文化産品使用總量的基礎上,形成“數字文化”指數,數字文化指數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和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