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碾米機遇見物聯網 創造無限智慧

發佈時間:2017-11-07 10:16:54 | 來源:人民郵電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胡俊

近期,在廣州南沙,依託物聯網技術所研發的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正有望改變人們的吃米習慣,形成現碾現吃的食米新風尚。新型碾米機使得傳統的碾米生産發生一系列的智慧化變革。

傳統碾米革新,助推糧食産業升級

新一代智慧碾米機定位為一個可涵蓋社區、銀行、超市、食堂、公寓、主要街區等一、二線城市諸多場所的碾米終端。據了解,首批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將主要投放在社區,全天候服務社區居民,為社區居民提供新鮮、安全、營養、健康、可全流程溯源的現碾鮮米。


新型智慧碾米機購米流程

據研發人員介紹,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還是傳統碾米機融合了物聯網技術的産物,對碾米留胚技術進行攻關,加入多分度碾米模組,消費者可根據喜好選擇糙米、胚芽米或精米。同時,通過提升碾米裝置的傳感靈敏度,實現由快到慢變速碾米,僅對稻穀進行脫殼和適度打磨,保留胚芽胚乳和表皮營養物質,減少不必要的加工,盡可能避免糧食加工過程中的浪費。以100斤稻穀來算,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可出米72—75斤,但經過多次拋光加工後的精白米僅剩58—60斤。

目前我國糧食加工産業的産品技術含量低,高品質産品少,嚴重制約糧食加工産業升級,因此探尋糧食産業轉型升級新路徑迫在眉睫。“智慧中國”提出後,物聯網被確定為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開展物聯網技術應用於糧食産業的研究,發揮糧食加工轉化的引擎作用,開展利用物聯網技術帶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優化我國“稻強米弱”的糧食産業現狀更是大勢所趨。

依託國家平臺溯源技術,全鏈可溯源

除了在碾米裝置上改進,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還依託“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標識溯源技術,對現碾的鮮米進行全鏈溯源,確保糧食安全。消費者購米後將會獲得稻穀溯源二維碼,通過掃碼即可查看手中這袋現碾的大米從稻穀種植、加工到運輸等各環節的資訊。每一批大米都賦予其唯一的身份標識,建立大米全流程認證、跟蹤和監控服務體系,即使出現安全問題,也能做到“來源可溯,責任可追。”

現今,食品安全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作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糧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對食品供應鏈的各環節進行標識追溯是國際社會目前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所推崇的主流方案。新型物聯網碾米機項目負責人表示“新型物聯網碾米機搭載可溯源技術,將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滲入到居民生活,有助於培育消費者形成購買可溯源食品的健康消費意識,保障消費權益,進而推動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事業發展,提高消費者對於入口之物的安全感。”

新物聯網通信技術,進階社區智慧化

網路是智慧碾米機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條件,但由於每台碾米機所處環境的網路狀況不同,傳統設備的4G通用網路模組無法很好地適用於全部放置環境。為解決這一問題,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在通訊網路方面採用了“Wifi+Lora”的綜合方案,除了將壁咚Wifi模組嵌入碾米機,使碾米機自身實現聯網功能外,還搭載了廣東中科陸普物聯公司基於低功耗廣域網(LoPo-IoT)的Lora應用這一新型物聯網通信技術。


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搭載WiFi和Lora模組

LoPo-IoT網路作為物聯網基礎通信網路,具有安全、低功耗、廣覆蓋、低成本和大連接等突出特點。LoPo-IoT通信終端功耗極低,採用普通乾電池供電可以持續工作5年以上,有效降低了人工維護成本。當運營商網路信號不佳,可隨時切換至低功耗廣域網Lora模組進行資訊傳輸,保證設備24小時正常運轉。據了解,在城市環境中,LoPo-IoT基站可覆蓋半徑1公里至5公里的範圍,在郊區環境中,覆蓋半徑可達10公里至15公里。也就意味著,在一個中型社區裏只要佈下1個基站,即可實現該小區信號全覆蓋。並且基站具備支撐海量連接的能力,單個基站即可支撐數萬個終端的連接,可以為眾多物聯網應用提供基礎網路服務。通過智慧碾米機搭載基站布點到社區,建成智慧社區的核心通訊網路,並以此作為物聯網應用媒介,為日後基於物聯網技術延伸發展出的智慧産品進入社區提供了基礎網路通信保障。

新型物聯網智慧碾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