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將迎大變革 身份驗證走進物聯網時代

發佈時間:2017-09-25 11:37:1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胡俊

近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2017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對網路電子身份標識(eID)的研發和發展進行了展示。對於資訊洩露,公安部將新科技手段融入到身份識別,電子身份標識載入手機卡的時代即將來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16年通過不同渠道洩露的個人資訊達65億條次,也就是説,平均每個人的個人資訊被至少洩露了5次。

電子身份標識,簡稱eID,是以密碼技術為基礎、以智慧安全晶片為載體的網路身份標識,能夠在不洩露身份資訊的前提下線上遠端識別身份。eID主要用於解決隱私保護下的線上身份識別問題,它不是明文的身份資訊,也不是像“居民身份證”那樣的證件,而是搭載在一張銀行卡安全智慧晶片上的密碼資訊,看上去與普通的銀行卡沒什麼區別。未來的線上身份識別,用戶只需將搭載了eID的銀行卡插入通用智慧卡讀卡器並輸入密碼、或貼近帶有NFC(近場通信)功能手機的背面後,網站在後臺可線上辨別eID的真偽和有效性,但並不掌握eID持有人的身份資訊,也沒必要存儲用戶的身份資訊。

泛在網際網路環境正在逐步形成,將成為我們社會生活的主要載體,雲計算使網路資源進一步的集中,從而建立起日益強大的計算能力,移動網際網路使人們通過移動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的接入網路空間,物聯網使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逐漸融為一體,通過人與人,物與物,以及物與人之間相互聯繫,形成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在網路空間交匯融合。

目前eID已運用於不動産登記、食品安全、金融交易等多個領域。全國首個將eID運用到不動産登記領域的項目將於10月在海口正式運作。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胡傳平此前表示,eID有望代替二代身份證成為網際網路平臺新的認證手段。這也是人融入物聯網的重要一步。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慧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路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電腦、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産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應用拓展,與其説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説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時代需要更快的網路速度,更快的資訊處理速度,以及更高的資訊安全保障協議,身份證加入eID技術,和物聯網中的RFID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每一個人和物品都有一個電子身份標識,加上安全密碼,資訊將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