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PPP模式投資規模及機遇分析
發佈時間:2017-08-17 08:35:01 | 來源:物聯網之聲 | 作者:吳景琦 | 責任編輯:胡俊
智慧城市PPP模式優勢
中投顧問發佈的《2017-2021年中國片區開發PPP模式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PPP模式的引入很好的破解了智慧城市發展的難題。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政企協作而釋放了活力,競爭提高了效率,讓市場在公共資源的配置中發揮了更大作用。財政部PPP中心的數據顯示,智慧城市PPP項目在增多,PPP逐漸成為智慧城市建設主流模式。
從技術而言,我國借鑒了國際PPP發展成功實踐經驗,從交易機制上對PPP市場進行了擴展,在原來單一的使用者付費基礎上,增加了混合付費和政府付費兩種新機制,把政府預算管理與政府在項目合同中支付承諾進行了銜接,使社會資本更有信心與政府開展長期投資合作,穩定了市場預期。
從資金瓶頸來看,合理設計智慧城市的PPP模式,以TOT、ROT模式對存量項目積極進行改造,在新建項目中逐步增加使用PPP模式(BOT、BOO等)的比例,存量項目的改造能夠化解政府債務,新增PPP項目能夠減輕政府財政投入負擔,其實質讓政府當期的大額一次性投入變成小額的多期支付,增強了政府的短期投資能力,擴大政府了財政支出的乘數效應,從而很好的破解了智慧城市建設資金的瓶頸。因而,強調政府和社會資本“全程共建、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PPP模式將成為推進重點,正逐漸成為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投融資模式之一。
從項目推進機制來看,PPP模式採用政府、企業和資本方三方合作公司化運營的模式來整體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克服了多個牽頭方的弊端,也解決了前期推進慢、執行過程中無法協同的問題。在政府統一的智慧城市規劃和頂層設計指導下,SPV公司方便平臺化運營,便於整合各方數據資源,實現應用的整合和政府職能的協同,推進政府治理的優化;同時,PPP在推進過程中引入第三方專業的諮詢公司統一進行智慧城市相關項目的可研、物有所值論證和財務承受能力報告,保障了項目高效性、整體性和合理性;SPV公司在PPP合同的規範指導下推進各項目實施,保證了多個項目的配合,保證了統一規劃的執行和落地。
智慧城市PPP項目投資規模
根據財政部的PPP綜合資訊平臺的項目資訊進行統計,截至2016年9月末,智慧城市行業項目數共有71個,僅佔入庫項目總數的0.7%,智慧城市行業項目總投資額565億元,佔入庫項目總投資額的0.5%。雖然,由於智慧城市項目沒有單獨作為PPP項目庫的19個行業之一,在交通、土地開發等類項目中也打包了屬於智慧城市的資訊化建設,導致統計數據偏低,但是與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分別佔入庫項目總數的35%、12%;分別佔入庫項目總投資額的27%、30%)等行業相比顯然有著絕對的差距。
智慧城市PPP項目投資機會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中投顧問發佈的《2017-2021年中國片區開發PPP模式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認為,智慧城市類項目在第三批示範項目中比重有很大的提升,得到了國家及財政部的重視,未來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從細分領域分析,智慧城市的項目大多數以政府綜合應用為主要的建設方向,公安及交通領域佔比較大。在區域分佈上,我國智慧城市類PPP項目在地域間分佈不均,山東、貴州、河南、雲南、安徽、內蒙等省份的項目數量佔比較高。從回報機制上分析,由於項目的特性,使用者付費的方式較少,絕大多數都以政府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的方式給予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的經濟補助。
按照IDC分析,智慧城市建設有2萬億的投資規模,目前入庫項目總投資規模僅佔其不足3%,未來智慧城市PPP建設模式還有巨大的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