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聯”殺入支付新戰局:誰的江湖?

發佈時間:2017-08-09 11:24:47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胡俊

支付的戰場上將再迎來一位新的“大總管”,銀行卡支付業務歸銀聯,非銀行支付機構(俗稱“第三方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歸“網聯”。

  8月4日,央行下發《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要求,從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

  2017年的支付圈足夠熱鬧。一邊是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巨頭圍繞場景發力,帶動“無現金”的話題持續走熱;另一邊,推出標準二維碼後的銀聯也通過支付補貼、牽頭銀行與支付機構合作等方式,于移動支付領域加緊佈局。

  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財付通“兩家獨大”的格局漸漸成型之時,“網聯”的逐漸落地,帶來新的想像空間。業內人士認為,這份通知給以支付寶、財付通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網路支付業務”帶來一場巨震,新的支付戰爭將打響,新的支付格局或將重塑。

  即將來臨的“網聯”會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産生何種影響?加緊“跑馬圈地”的銀聯怎麼辦?用戶會因此受益嗎?

 

 網聯

  對消費者影響不明顯

  在一個饑腸轆轆的中午,沒有現金的你去一家餐館用餐,飯後你可以用微信掃二維碼或支付寶掃二維碼支付。

  如果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之後,你還是可以照常使用上述支付方式,在使用體驗上幾乎無差別。

  那麼,什麼是網聯?網聯實行後,真正的差別在哪呢?

  根據央行支付結算司的定義,“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指要為支付寶、財付通這類非銀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搭建一個共有的轉接清算平臺,受央行監管。

  據財新報道,2017年《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顯示,網聯清算股份有限公司第1期股東出資比例中,央行下屬7家機構共計持股37%,成為第一大股東。支付寶、財付通等合計持有63%,其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均持有9.61%的股份。網聯建成後將一頭對接115家持牌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一頭對接近300家商業銀行。

  據北京大學金融與産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嵩介紹,目前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支付寶賬戶系統內結算,繞開銀聯。因此,其客戶支付資訊等數據,商業銀行和央行等均不掌握,這就産生了一定的風險,比如洗錢等。因此,央行推出網聯,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清算系統,央行便可以掌握客戶賬戶資訊等。

  在黃嵩看來,央行推出網聯,主要有三種原因:首先,因銀聯早在2004年初主動拒絕與馬雲合作,此後,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崛起,繞開銀聯這一清算機構,並佔據市場很大的份額,客戶資金存在安全隱患;第二,央行無法掌控用戶真實的交易資訊等,不利於洗錢等監管;第三,不同的支付機構和銀行合作,模式和標準也有所不同,情況比較複雜。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網聯的存在感比較低,從現有使用形式上不受影響。”黃嵩説。

  黃嵩認為,“網聯”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清算平臺,就像銀行卡之間的結算通過銀聯一樣。在普通消費者幾乎感覺無差別時,其原來支付的客戶備付金的存管地點發生了變化。在網聯之前,備付金主要躺在支付寶賬戶上,而網聯實行之後,則有望(全部)劃歸央行存管。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則説,“普通消費者關心這個幹嗎?其實幾乎與普通消費者無關,你管它背後誰在清算呢”。

  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説,在支付清算時是否存在速度變慢、體驗變差的可能?

  黃嵩稱,因為清算環節多了一層,完全有可能,尤其是雙11、或春節紅包等支付高峰時期,或許到賬慢一些。儘管網聯要求支付機構派員參與籌建技術系統,但是未必做到最優,或許會造成行業支付成本的上升。

  據網聯平臺有關負責人在支付清算協會有關會議上介紹,網聯的目標容量是每秒處理12萬筆的平穩運作能力,峰值期的目標是每秒18萬筆。由於採取的是分佈式技術,網聯未來的容量還具備水準擴展能力,以解決不斷增長的線上支付吞吐量。

  董希淼認為,按照網聯設計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每秒最快18萬筆。自從去年8月份批准籌建到現在,進展比較快。今年10月15日之前做好接入準備,如果發現問題還可以繼續修改與完善。

  黃嵩表示,網聯的作用有利於第三方支付統一清算,更有利於規範和監管。然而,讓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未必是最優方案。未來,第三方支付的創新受到限制,消費者體驗或將變差一些。


  銀聯

  業務有重疊,“蛋糕”被動了?

  有人指出,考慮到網聯做的業務與銀聯能做的存在交集,“網聯”的推出動了銀聯的“蛋糕”,真的是這樣嗎?

  對此,一位接近網聯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在開會的時候,有關領導對二者的定位明晰。8月4日,央行在文件中明確指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黃嵩認為,網聯的成立並沒有動銀聯的奶酪。因為,銀聯主要是銀行卡的線下支付清算平臺,非銀行的第三方支付本來也沒有接入銀聯。但是,銀聯失去了在銀行卡清算基礎上也做網際網路支付清算的機會,這塊業務拿不到了。

  薛洪言則表示,雙方業務範圍的確有重疊,目前清算牌照開放在即,清算機構間適當的競爭是難免的,應是政策鼓勵的。“網聯上線正式終結了銀行直連,銀行直連終結形成的市場缺口,網聯和銀聯均有機會填補。對銀聯來講,也算新的市場機會,需要持續進行産品創新、提升服務能力,積極搶佔新市場並應對即將到來的競爭。”

  董希淼認為,網聯與銀聯是互補關係,因此,網聯的成立對於銀聯來説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原來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是通過銀聯來完成的,現在這一部分業務不知道是否接到網聯,如果接到網聯,那麼,可以説稍微有一點影響。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數據,2016年非銀行機構網際網路支付業務達到54.25萬億元,移動支付方面非銀行機構完成51.01萬億元,增幅均超過120%。而中國銀聯最新發佈的2016年支付數據顯示,2016年銀聯網路轉接交易金額72.9萬億元,同比增長35.2%。

  昨日,中國銀聯方面表示,對網聯不做評論。

  據記者觀察,網聯逐漸成型,銀聯今年也動作不斷,加緊在移動支付領域的佈局。

  今年5月,中國銀聯聯合中農工建交等40余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標準二維碼産品“雲閃付二維碼”,以此實現轉賬支付。除了40余家銀行係金融機構接入標準二維碼外,京東金融也加入。據介紹,銀聯標準二維碼是基於卡組織的“四方模式”,銀聯實際上扮演連接者的角色,通過為發卡機構、收單機構、商戶與用戶搭建金融基礎設施,使銀聯體系內的各支付機構實現聯網通用。6月初開始銀聯方面又開展了大規模的活動力度,如銀聯62節,旨在撼動目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在移動支付市場的格局。

  記者通過對崇文門附近走訪發現,多位已經使用支付寶和財付通二維碼的個體商家提出,只有在費率優惠的情況下才會考慮使用銀聯繫的二維碼,但消費者則對此表示普遍歡迎。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擁有多家商業銀行作為合作夥伴和股東,無疑是銀聯與網際網路巨頭掰手腕的最大資本,而銀聯在業內也一直被看做“央行係”。

  在移動支付大潮的發展下,“銀行係”也在奮起直追。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在近期都推出了移動支付的新型産品;而事實上,銀行係們依靠的新型場景,包括APPLE PAY、三星PAY支付在內,走的均為銀聯平臺。


  大支付機構

  優勢抹平,利益受衝擊

  2017年3月底,“網聯”啟動試運作,外界對這個類似銀行卡支付領域銀聯的角色有了模糊印象。彼時,首批接入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其中第三方支付機構包括支付寶、財付通、百度錢包及京東金融旗下的網銀線上等。

  在籌建之前,第三方支付機構繞開銀聯、直連銀行的模式頗受爭議。有分析認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創造銀行直連模式的初衷是為了省去7:2:1模式下的銀聯分成,以節約支付成本,但“直連”漸成行業標配,也衍生一些潛在問題。

  首批機構接入之後,隨著6月份大中型支付機構業務切量啟動,“網聯”成型的腳步逐漸拉近。新京報記者8月8日從百度方面獲悉,百度錢包(百付寶)已經完全接入了網聯繫統,目前正在切流量階段。昨日螞蟻金服方面表示,已于8月7日正式向網聯平臺切量,並一直在按照央行和籌備組的工作要求和安排,積極參與並完成相關工作。

  騰訊此前發佈消息稱,6月30日“網聯”啟動切量,財付通是首家參與切量的支付機構,已將旗下部分支付業務切至網聯平臺。

  對於網聯的到來,京東金融副總裁許淩認為,“網聯平臺將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形成統一的規則、提高市場效率、規範清算市場,平衡整個支付生態系統當中各方的利益及維護金融安全,幫助支付機構規避支付風險漏洞。也將促進市場上的支付機構回歸支付本業,集中精力拓展場景,優化用戶支付體驗。”

  百度錢包相關負責人認為,“非銀行支付交易規模日益龐大,網聯平臺對於提高清算效率、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都是極為有利的。”

  對於“網聯”的誕生,分析普遍認為會對支付巨頭和中小型支付機構帶來不同的影響。

  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曾向記者表示,與銀行直連模式相比,網聯平臺統一技術標準和提高清算資訊透明度的同時,也徹底廢除了第三方支付龍頭多渠道(指銀行直連數量)、低費率的護城河,將行業的競爭重新拉回到支付場景拓展和客戶體驗提升上來。

  “大型支付機構多已建立完善的銀行直連體系,且支付成本較低,遷移至網聯平臺後,之前的優勢便抹平了。”他表示。

  北京大學市場與網路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偉持類似觀點。他認為,相對大型的支付機構的利益可能會受到部分衝擊,但由於此前支付機構對用戶支付習慣的培養,網聯的出現對各巨頭利益能産生多少實際影響尚難判斷。

  黃嵩表示,目前支付寶可以做清算,但是,網聯推出後,就斷了支付寶、財付通等大型支付機構成為visa、萬事達卡、銀聯這樣的機會。

  在董希淼看來,對於大型支付機構來説,在備付金利息收入方面減少。按照目前的政策,今年4月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20%的備付金需轉存央行,那麼,接入網聯之後,客戶備付金將全部接入央行存管,因此,減少了這部分資金沉澱帶來的利息收入。

  但是,他認為,網聯的推出不會明顯衝擊現有支付格局,對於整個行業來説是利好。以前標準不一,重復建設等問題存在,網聯推出後,交易數據更加清晰,監管更加到位,客戶備付金能得到更好的保障,這樣的清算模式更直接更清晰更高效。

  董希淼表示,作為一個金融服務機構,不可能由一家商業機構來主導,必須由央行的機構來主導,這樣更安全。

 

    中小型機構

  節省成本,更多是利好

  網聯的誕生給中小支付公司帶來的主要為積極影響。

  據媒體報道,分析人士指出,與支付寶、財付通擁有大型的存款和客戶資源不同,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此前在對接銀行時,與銀行的議價能力有限,而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在前期,按照市場“共建、共有、共用”的建設思路,網聯不會給第三方機構增加負擔。

  “網聯的成立打通了所有支付公司和銀行之間的連接,可為支付公司及社會節省大量成本。”匯付天下高級副總裁穆海潔告訴新京報記者。

  黃嵩同樣認為,網聯的推出對於中小機構是好事,只要聯上網聯,等於把所有的銀行都聯上了。以前大機構已經跟所有的銀行簽署協議,在市場上佔有絕對優勢,而中小機構是沒有這樣優勢的。

  薛洪言認為,遷移至網聯平臺後,節約了新增直連銀行的成本,且抹平了與巨頭的支付體驗差異,更多的是利好。

  陳永偉也表示,“網聯”為中小型支付機構崛起提供了窗口期。“網聯不僅省去中小型支付機構與各銀行建立連接的成本,大型支付機構的優勢削弱,也意味著中小支付機構在競爭中能夠獲得更平等的位置。”

  “在清算方面,中小機構跟大機構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是利好”。董希淼如是説。

  昨日,一家小型支付機構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過去與銀行談合作時,往往處於劣勢,有的銀行會區別對待小機構與大機構,小機構的支付成本更高,甚至有的銀行拒絕與小機構合作。如今,網聯推出後,小機構與大機構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有了趕超的機會,帶來了發展新機遇。

  根據艾瑞諮詢的《2017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市場規模報告》,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上,支付寶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4.0%,財付通市場份額達到了40.0%,其他眾多支付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為6.0%。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機構選擇了在央行明確收緊牌照發放的情況下,在價格高點“賣身”給網際網路巨頭,包括美團收購錢袋寶、國美收購銀盈通等案例。

  市場份額難以實現大突破,新技術卻層出不窮,目前也有更多的支付機構把目光落到了“聚合支付”(一個二維碼集合支付寶、財付通等通道)上。誰會成為“市場第三”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