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前景無限可能 突破技術門坎
發佈時間:2017-07-20 16:25:02 | 來源:中發智造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胡俊關於這點,過去市場早已作出分析,普遍對於此的看法,是認為AR當前的技術門坎遠比VR來得更高。因此相較許多企業在去年如雨後春筍般推出各種VR産品,推出AR産品的企業則相對少了許多。
最大的問題,是等待突破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技術關卡。VR給使用者的是沉浸式的體驗,因此在使用時與外界環境無關,針對硬體的要求,強調虛擬世界中影像視覺的呈現,或者對用戶本身的動態感測,鎖定的方向明確。而AR由於融合真實環境,因此除了畫面顯示之外,還要感測週遭環境、用戶動態,以及虛擬對象與用戶的互動等等,如果再加上各種應用需求,可能就得整合如人工智慧的其他技術。相較之下,AR的技術門坎確實更高、更複雜,而這也代表著AR要發展到一定的成熟度,過程並不簡單。
被忽視的核心技術
AR的精隨,就是能將虛擬(或真實)對象與現實環境同時呈現在一個視界中,更進一步的應用,就是發展成MR(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讓兩者産生互動。如果從簡化的角度來説,MR所建立的基礎技術與AR並沒有太大的不同,MR的出現不過是在商業市場上,為了凸顯企業特色所衍生出來的名詞,但對消費者來説,並沒有特別需要去仔細區分。
當使用者在AR或MR的情境中,與一個虛擬(或真實)的對象産生互動時,一定會希望此對象不論被放置在何種角度,或是從何角度觀看時,都能處在絕對正確的位置上而不産生視覺偏差,而如果這個對像是活的,最好他還能自動理解環境的構造自行移動。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也就是立即尋址與地圖構建。這項技術在無人機、機器人甚至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都有被應用。謝京蓓認為,SLAM對於發展AR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更是其核心技術,但令人匪夷的是,在台灣市場裏,竟然沒有一家企業著手對這項技術進行研究與開發。
SLAM的原理簡單來説,就是透過感測器在環境中獲得感知訊息,遞增地建構週遭環境的地圖,並利用地圖實現自主定位,也就是説,透過該技術可以自我判斷位置並産生環境地圖,借此來判斷整個“空間”。如果沒有了SLAM,AR的載體設備就只是一個投影螢幕,相反地,有了SLAM,才能知道自己的空間坐標,和環境中各種障礙物或對象的位置與形狀,進而對迭加的虛擬物體做相應渲染,使物體看起來更加真實,沒有違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