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共用激發科創活力——從中關村論壇看科技創新發展新動向

2023-05-29 15:22:5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2023年中關村論壇在京舉行。此次中關村論壇以“開放合作·共用未來”為年度主題,論壇期間發佈的多項重大科技成果折射出我國近年來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反映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新動向。

多位嘉賓表示,在科技創新快速發展的當下,開放合作成為突破發展難題的必然選擇,未來應當進一步發揮科創“新高地”平臺作用,同時以開放合作,促進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

多項創新成果引關注

在2023年中關村論壇開幕式上,十項重大科技成果發佈,包括新一代25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晶片、半導體黑磷的超快暫態能帶調控、人體細胞化學重編程體系、新一代量子計算雲平臺、新冠病毒體液免疫逃逸機制與突變進化特徵和陸相頁巖油技術革命及戰略突破等。

除了重磅發佈的十大重大科技成果,此次中關村論壇展覽板塊還設置了前沿科技與未來産業等6個展區,不少展出的科技成果讓人眼前一亮。

在前沿科技與未來産業展區,記者看到一台與臺式機主機差不多大小的高能量鐳射器。工作人員介紹,這臺高能量鐳射器已廣泛應用來提升金屬構件的“壽命”。

“這臺高能量鐳射器,能夠把高能量的鐳射打到金屬構件上,産生衝擊波,在金屬表面形成1-2毫米的‘壓應力層’,使金屬表面的韌性更強,從而讓金屬構件的抗疲勞度提高5至15倍,從而延長使用壽命。”卓鐳鐳射國際業務部經理金磊告訴記者。

記者在京港地鐵展區看到了地鐵智慧巡檢機器人,據介紹,該機器人可以自動檢視列車底部各個部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這是我們在北京市軌道交通率先試點應用的列車巡檢機器人,目前正在北京17號線試點應用。這款機器人整合了自由行走機器人、多自由度、機械臂以及智慧成像等多种先進技術,可以替代人工完成65%的車下巡檢工作,將工作效率提升30%。”京港地鐵高級創新工程師于明凱説。

中關村論壇展出的成果折射出我國近年來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數據顯示,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已居全球第二位,科研條件和科研環境不斷優化。同時,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發佈的報告也顯示,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至第11位。

科創“新高地”作用凸顯

在科技創新不斷突破、科研範式深刻變化的當下,作為科技交流合作平臺,以北京為代表的創新高地正在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建設了動力電池、輕量化材料、智慧網聯汽車等3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10個智慧製造示範工廠,以及國家人工智慧先導區,生命健康先進製造業集群等,並推動了資本市場加強對創新活力強的中小企業的支援力度。截至4月底,北交所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131家,佔比高達68.6%。

正如論壇開幕式發佈的《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評估報告》指出,北京原始創新和科技源頭供給能力實現了提升,在建立新型舉國體制方面作出了示範性探索,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針對未來如何進一步打造世界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助力北京加快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強調,一方面將強化平臺支撐,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形成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創新網路;另一方面要強化高端産業創新,打造積體電路産業高地,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

“要強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構建創新産品應用場景和使用環境,加快創新産品的示範和應用。同時,強化國際交流合作,創建中日國際創新合作示範區,中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示範區,形成創新資源集聚和帶動的效應。”趙辰昕表示。

北京市有關領導表示,面向未來,北京將大力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緊扣科技發展前沿,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堅持以創新鏈帶動産業鏈;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打造高水準的人才高地,營造國際一流的人才發展環境;推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優化國際化科研環境,吸引國際科技組織、外資研發中心等在京聚集發展。

開放合作推動科創新突破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人類要破解共同發展難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合作和開放共用。多位與會人士認為,只有通過進一步的開放合作,才能促進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

“推動開放合作是適應創新發展趨勢和科研範式轉變規律的客觀需要,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科學研究範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科技創新的廣度、深度、速度、精度前所未有。”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在演講中指出,“推動開放合作也是實現科技高品質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水準科技創新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高水準開放合作在促進科技創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如何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指出,中國願與各國一道積極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用國際科技合作策略,深化科技創新領域交流合作。

“重點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優化開放創新生態,促進科技創新服務互聯互通,推動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順暢流動;二是加強重點領域聯合研究,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聚焦氣候變化、環境治理、人類健康、糧食、能源等全球性問題挑戰,推動開展更多務實科技合作;三是積極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推動政府間科技合作提質升級,加強全方位、多主體民間科技交流,為世界各國科研人員搭建更多務實合作、互利共用的合作平臺。”王志剛提出。

中國科技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束為也提到,要堅持促進創新人才的開放交流,加強創新資源的融通效能,推動國際科技組織的聯繫互通。

“中國有令人矚目的經驗與專長,長期以來致力於科技創新的投入,能夠通過分享其科技成果與成功經驗為世界做出獨特的貢獻。”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兼理事比爾·蓋茨説。(記者 袁小康 張漫子 王修楠 )

(責任編輯:張家華)

免責聲明: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