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産業、新動能、新製造……從“新”走進工業經濟

2024-07-08 11:35:44.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題:新産業、新動能、新製造……從“新”走進工業經濟

新華社記者王悅陽、張辛欣

當前,我國新型工業化紮實推進,一系列新産業、新動能、新製造不斷涌現,鑄就發展新優勢。産業科技創新如何發力?新興産業、未來産業怎樣佈局?國家級高新區發展形勢如何?在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負責人作出詳細闡釋。

加強科技創新 驅動産業升級

國産第一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投入商業運營,“嫦娥六號”實現月背採樣返回,國産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投入使用……近年來,我國産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部分重點領域取得一批創新成果。

科技創新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金壯龍在發佈會上説,要以構建産業科技創新體系為抓手,大力提升産業科技創新能力,夯實新型工業化根基。

金壯龍表示,將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援製造業創新平臺建設、做優做強科技服務業等方面推進産業科技創新。“實施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補短板、鍛長板,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他説。

會上發佈的一系列數據,傳遞出數字技術不斷升級、加速融入産業發展的鮮明信號:我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佔全球比重超過50%,培育421家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大飛機、新能源汽車、高速動車組等領域示範工廠産品研發週期縮短了大約30%,生産效率同步提升近30%。

“數字化轉型是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方向。”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説,下一步,將優先推動裝備製造企業、大宗耐用消費品生産企業和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一鏈一策”開展製造業重點産業鏈數字化協同改造,啟動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暢通園區內數據鏈、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探索園區數字化整體提升路徑。

此外,金壯龍表示,將加快中小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力爭到2027年,實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實現數字化轉型。

搶佔新賽道 培育發展新優勢

金壯龍在發佈會上表示,近年來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深入發展,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新賽道不斷涌現,要培育壯大新興産業,超前佈局未來産業,構築未來發展新優勢。

“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佔GDP比重約13%,成長空間和潛力巨大。”金壯龍説,要繼續用好國內大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系統推進技術創新、規模化發展和産業生態建設,形成更多能夠引領産業升級的新興支柱産業。

今年1月,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未來産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聚焦未來製造、未來資訊、未來材料等六大方向,對未來産業作出前瞻性部署。

金壯龍表示,將圍繞六大方向,特別聚焦人形機器人、腦機介面、元宇宙、下一代網際網路、6G、量子科技、深海空天開發等領域,實施一批科研攻關項目,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標誌性産品,建設一批企業孵化器。

傳統産業是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基本盤,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加速佈局的同時,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地見效,傳統産業也在不斷“煥新”。

辛國斌表示,將從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綠色發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快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瞄準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支援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實施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讓這些傳統産業‘老樹發新芽’。”他説。

發展高新區 聚合産業新動能

發佈會上,一組數據引人關注:我國現有178家國家級高新區,貢獻了全國20%以上的工業增加值,集聚了30%的高新技術企業,4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的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和發明專利,60%的科創板上市企業,70%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

依託國家級高新區,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資訊技術等一批戰略性産業培育壯大。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的核心承載地。

金壯龍説,將加快建設數字園區、綠色園區,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引導有條件的高新區建設未來産業先導區,支援“一區一策”開展政策探索,打造“火炬”品牌升級版。

金壯龍表示,還將推動在國家級高新區佈局更多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一批中試驗證平臺和高能級企業孵化器,集聚和培育更多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據介紹,我國已佈局建設30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覆蓋動力電池、人形機器人、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金壯龍説,下一步,將圍繞生物製造等新興領域,再建設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責任編輯 孟令月)

免責聲明: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