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黃河情】對話河長衛再學:用好資源稟賦,運城文旅火了農民日子甜了

發佈時間:2020-09-23 09:03:5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江虹霖 | 責任編輯:

中國網9月22日訊(記者 江虹霖)“農民豐收節首次離開北京,在咱們運城舉辦。”9月22日,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山西運城拉開帷幕。此前不久,“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運城。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芮城段的一步一景、永濟舜風唐韻中與遠古的對話、萬榮“一泓清水入黃河”以及當地農民豐收的喜慶氛圍,都給記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厚重的文化底蘊、鮮明的農耕文明特色、旖旎的黃河風光成為運城的天然稟賦,運城如何開發利用這些資源,實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對話黃河河長》欄目專訪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河運城段河長衛再學。

衛再學説,打好運城自然稟賦牌是關鍵,也是必然選擇。運城正努力讓文化和旅遊無處不在,讓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從夢想變為現實。


衛再學(右一)調研涑水河入黃口生態修復工程

中國網記者:運城的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在保護黃河歷史文化遺産方面,運城是如何做的?如何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在今天最大化發揮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

衛再學:運城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五千年華夏文明底蘊深厚,積澱豐富,特別是黃河文化在這裡孕育而生,息息相關。這裡有4500萬年前代表人類最早起源的垣曲中華曙猿化石,有180萬年前人類最早發明用火的芮城西侯度遺址;女媧補天、后土造人、黃帝戰蚩尤等上古神話傳説都發生在這裡。運城也因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后稷稼穡等被稱為黃河農耕文明之源……這一筆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構成了我們運城獨特的文化軟實力,夯實了我們運城文化建設的根基,奠定了我們運城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

我們緊緊圍繞運城獨具特色的黃河根祖文化、關公忠義文化等,開展河東文化專題研究和藝術精品創作,先後編創了《在河東覓尋堯舜禹聖跡》《在黃河金三角朝聖》等河東文化系列叢書、大型鼓樂史詩《大河之東》等,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講好運城故事,提升運城文化軟實力。

我們始終把文物保護放在第一位。2019年10月,國務院公佈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運城新增12處,達到了102處,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同時,積極開展考古挖掘、研究,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的發掘,填補了山西省沒有完整宋金瓷窯的空白;聞喜酒務頭墓地的發掘,證實了商朝勢力範圍已延至運城地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的發掘,填補了中國冶金考古的重要空白,這三項發現分別榮獲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為真正讓文物活起來,我們組織實施華夏(河東)重點文物遺存保護傳承工程。重點推進解州關帝廟、舜帝陵、司馬溫公祠、稷山稷王廟、李家大院等文物景點的建設提升;積極籌建西陰嫘祖遺址博物館、禹王城遺址公園、蒲州古城遺址公園等歷史文化遺址公園,真正做到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地保護。

中國網記者:運城依託豐富的沿黃旅遊資源成為山西省打造黃河旅遊板塊的重要部分。運城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有何特色和創新?

衛再學:文化是靈魂,旅遊是載體。打造運城黃河旅遊板塊,文旅融合是最佳路徑,也是必然選擇。為此,我們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文化和旅遊無處不在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品牌就是吸引力。我們傾力打造“黃河”風情牌,沿黃自駕遊觀光行;打造“關公”忠義誠信牌,推動全球華人祭拜關公行;打造“古中國”文化牌,推動“五千年文明看運城”根祖文化行。圍繞“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曆史”這一主題,精心打造九條極具運城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通過這樣的設計,將運城的景區串珠成鏈,形成運城高品質的文旅“産品包”“景點群”“線路套餐”。

我們把關公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作為文旅融合的切入點,推動“兩權分離”改革,成立關公文化研究院,專職進行文物保護和文化研究;組建關公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打造標準化、高檔次的5A級旅遊景區。同時,積極推進演藝、非遺、文創、文藝精品進景區,在全市八個4A級旅遊景區建設文創産品旗艦店。

酒香也怕巷子深,旅遊業的發展更是離不開持續的對外宣傳。我們利用網路線上平臺,舉辦抖音大賽、小視頻比賽,旅遊達人、網紅大V宣傳推介等,持續增加運城旅遊在網際網路端的有效曝光量,形成話題性宣傳效果。此外,我們充分發揮文化節慶活動的帶動作用,高標準辦好關公文化旅遊節、舜帝德孝文化節、魚躍龍門黃河文化節、永樂宮書畫藝術節等活動,持續放大節慶活動宣傳效應。

文旅業是一項系統工程,綜合性強,各類要素有效組合才能做到1+1>2。我們緊緊圍繞“安順誠特需愉”六字要訣,深化完善“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全面提升運城旅遊硬體設施與軟體服務品質。

中國網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産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産品品質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黃河流經運城345公里,佔到了全省的34.7%,是汾渭平原重要組成部分。運城在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方面有哪些探索或突破?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怎樣的提升?

衛再學:運城地處黃河金三角的核心區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自然稟賦得天獨厚,是山西省重要農業大市。近年來,運城在全面建設現代農業強市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我們主要堅持了六個發展。一是堅持設施化發展,突出表現在糧食産業發展上,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800萬畝,總産量穩定在28億公斤以上;二是堅持特色化發展。立足“特”“優”要求,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和“一縣一業”,在全市形成了水果、蔬菜、畜産品、乾果、苗木、食用菌等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産品,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成為山西省的菜籃子和果盤子;三是堅持綠色化發展;四是堅持品牌化發展,運城涌現出運城蘋果、運城麵粉、夏縣西瓜、臨晉江石榴、稷山板棗、芮城香椿、絳縣黃芩、絳縣連翹等一大批優秀農業品牌,農業品牌總數位居全省第一,成為農業産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五是堅持集群化發展,根據優勢資源,形成了果菜産業集群、飲品釀品産業集群、主食糕點産業集群、中藥材産業集群和肉蛋奶産業集群等;六是堅持融合化發展。積極打造國家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創建國家産業強鎮,培育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扶持發展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和産業化示範聯合體,大力發展休閒觀光和鄉村旅遊業,在推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上取得積極進展。

2019年,運城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997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增速達“十三五”以來最高,可以説,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正在運城進行著生動實踐。

中國網記者:今年6月,《創建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示範區規劃》研討會召開。您認為,運城要成為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示範區,亟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您有何建議?  

衛再學:當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水資源保護問題。涑水河已斷流40餘年;境內河流匯集的是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及農田退水;汾河受上游來水超標嚴重影響,多年來深受輸入性污染之害,地表水污染嚴重,地下水嚴重超採。

未來一定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一是要優化城鎮和産業佈局。二是要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特別要嚴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産業發展。三是要加強水污染防治。繼續高壓推進沿黃、沿汾排污口全面清理整頓,督促重點企業實施雨污分流治理,對未經批准的企業排污口要堅決取締,依法追究責任。四是加強水源涵養生態系統綜合修復與保護。五是要加強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

我作為黃河運城段河長,深感責任重大,時刻提醒自己河湖長不是一種榮譽,更不是一個官銜,而是一種責任,一副沉甸甸的擔子。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永遠在路上。今後工作中,我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為抓好黃河大保護、推進大治理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