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三角洲生態補水創新高 生態修復正實現快速良性演替

發佈時間:2020-07-31 10:32:38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通過近一個月的集中生態補水,黃河三角洲一次性連續補充淡水1.55億立方米,比近10年均值增加兩倍多。綜合監測結果表明,黃河三角洲生態修復正實現快速良性演替。

據了解,黃河三角洲總面積15.3萬公頃,包括北部黃河故道刁口河、中部現行黃河入海口、南部大汶流等3個區域。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受黃河頻繁斷流影響,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出現河道萎縮、濕地退化、海岸線蝕退、生物物種減少等問題。黃河水利委員會自2008年開始,實施黃河下游生態調度,持續向河口三角洲生態補水,推進生態系統自然修復。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調局副局長程艷紅説,在今年開展的防禦大洪水實戰演練中,黃河水利委員會加大生態補水力度,大流量洪水下泄為黃河河口三角洲和近海地區生態環境帶來“輸血型”改善,補水流量大、總量多、速度快、效果好,均創歷史之最。截至目前,共計向黃河三角洲補水1.55億立方米,較近10年均值增加237%,是2008年以來補水總量最多的一年。

綜合監測顯示,黃河三角洲水面面積達到5.9萬公頃,較本次補水前增加了0.49萬公頃;大流量生態補水期間,地下水位抬升高達1.4米;營養鹽入海氮通量和總磷通量均為近5年來同期最多,近海低鹽度區面積擴展至10萬公頃以上;河海交匯線向外最遠擴移達23千米,大大遏制了海水倒灌破壞濕地生態系統的趨勢,減緩了土壤鹽鹼化及次生鹽漬化進程,增強了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能力。


寧夏立法保護引黃古灌區 明確違規行為和處罰措施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近日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黃古灌區世界灌溉工程遺産保護條例》,將建立和完善引黃古灌區遺産保護協調機制等,明確違規行為和處罰措施,以更好地傳承黃河文明。
“萬里黃河第一隧”已掘進至黃河主河槽
這是7月29日拍攝的“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施工工地(無人機照片)。目前,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已掘進至黃河主河槽。
韓勇調研“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工作
​7月26日至29日,陜西省政協主席韓勇帶隊赴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調研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工作。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