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兩岸美麗新寧夏

發佈時間:2020-06-11 16:02:19

黃河流入寧夏,由於兩岸地勢平緩而顯得格外寧靜。黃河像母親一樣,默默地滋養土地、恩澤人民。天下黃河富寧夏。

近年來,圍繞建設美麗新寧夏奮鬥目標,寧夏紮實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致力改善黃河流域寧夏段生態狀況和增進民生福祉。到2019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濕地保護率達到55%,建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濕地公園24個、國有林場96個。


  黃河大峽谷

生態立區全面綠化國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戰略。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作出“守好三條生命線,走出一條新路子”戰略部署,要求以改善生態環境為根本,堅持保護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加強生態建設,承擔起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動員全社會植綠愛綠護綠,加快美麗新寧夏建設。

2019年開始,自治區林草局組織專家技術服務團深入造林一線,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各縣(市、區)廣泛發動,全社會深度參與,把國土綠化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為國土綠化提供制度保障。廣大群眾積極投身植樹造林、綠化家園,全區義務植樹盡責率超過80%。全區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力度大、品質高、效果好。

生態工程帶動全區綠化模式創新。在中央財政投入的基礎上,自治區財政每年投資近4億元,各縣(市、區)投資2.5億元,大幅提高營造林投資標準。國土綠化工程投資實行全額預算,採取公開招投標,一包三年,造、管、養一體,將造林結束後三年養護情況及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作為兌付工程款的依據,探索出國土綠化走工程化造林的新模式。

2017年以來,寧夏相繼啟動實施自治區國土綠化“四大工程”。一是六盤山重點生態功能區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區域造林綠化工程,3年完成營造林197.69萬畝。二是引黃灌區平原綠洲綠網提升工程,3年營造林25.21萬畝。三是南華山週邊區域水源涵養林建設提升工程,兩年完成26.3萬畝。四是同心紅寺堡生態經濟林建設工程,在中部乾旱帶地區重點發展生態經濟林10.7萬畝。另外,發揮“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森林鄉村”創建的示範引領作用。2018年,銀川市和靈武市進入“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程式;2019年,37個鄉村被評定為“國家森林鄉村”。


  彭陽縣白陽鎮退耕還林美好景色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以黃河為“幹”,以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為“脈”,寧夏統籌規劃生態屏障建設,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擴大綠量。開展四大工程建設,加大主要造林樹種的良種選育和優質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加大中幼林、退化防護林、低質低效林撫育間伐力度,提升品質,擴大綠量。2016年以來,全區累計完成營造林517.74萬畝。

治理荒漠。重點抓好全國防沙治沙示範區和靈武、鹽池、同心、沙坡頭4個示範縣建設,完成荒漠化治理90萬畝。同時,完成人工種草生態修復23萬畝,有效提升草原生態系統品質和功能。全區連續20年沙化、荒漠化土地“雙縮減”。

提高品質。鼓勵支援以組建家庭林場、專業合作社等形式,流轉土地造林綠化,對造林大戶、合作社、企業等各种經營主體,在項目、資金、政策、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援。

防控風險。全面落實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定額管理和林地林權檢查監督。全區1530.8萬畝森林資源納入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範圍。嚴格落實林區禁牧封育管護責任,禁牧封育區林草覆蓋度增加到40%以上。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下降到6.9‰,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3.9%,種苗産地檢疫率達到100%。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全區連續58年未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


  寧夏沙湖全貌

脫貧攻堅的林草貢獻

寧夏實施枸杞産業創新提升工程。全區大力推廣枸杞標準化種植、“三品一標”生産、清潔能源制乾等多種技術,枸杞良種使用率達83%,基地標準化率達到71%,統防統治率57%。乾果年産量14萬噸,總産值達155億元。持續加強枸杞文化建設和宣傳推介,集中力量打造“寧夏枸杞”“中寧枸杞”兩個區域公用品牌,成功舉辦“百家媒體寧夏枸杞行”活動和兩屆枸杞産業博覽會,不斷提高寧夏枸杞區域公用品牌溢價力。

順應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地扶持紅棗、蘋果、花卉等特色産業做優做特做精做強,推廣示範新型立體複合經濟林栽培種植新技術,做深做特林下經濟,同時推動林果業與生態旅遊、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田園綜合體建設相融合。截至2019年底,全區蘋果、紅棗、小雜果、花卉、設施果樹等特色林果種植面積已超過200萬畝,林下經濟360萬畝,産值超過50億元。

寧夏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林草服務精準脫貧的優先任務。自治區重大造林工程優先購買建檔立卡戶苗木和優先使用當地貧困勞動力,支援貧困縣組建專業造林隊參與造林綠化工程。2019年,9個貧困縣(區)共完成造林任務99.3萬畝,其中“五縣一片”深度貧困地區完成造林33.9萬畝;造林用苗5800萬株,使用1.5萬戶建檔立卡戶苗木1852萬株,苗木收入1.8億元以上。28.6萬人次參與植樹造林,勞務總收入達4340萬元以上,其中建檔立卡戶收入1545萬元。

為拓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途徑,自治區林草部門重點在特色産業項目、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援,2019年安排貧困縣(區)枸杞和特色經濟林産業資金2355萬元。積極爭取“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扶貧項目,在中寧貧困鄉種植枸杞0.5萬畝,通過枸杞採摘等勞務用工,促進貧困人口每人平均年增收近6000元。扶持西吉等6縣(區)生態護林員、建檔立卡貧困戶、集中移民安置點農戶等3200戶農戶發展庭院經濟林4.8萬株。

寧夏累計爭取生態護林員1.13萬名,落實補助資金3.33億元,帶動1.1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39萬人脫貧。


  吳忠高速黃河大橋跨越濱河大道

築牢“三山一河”生態屏障

“十四五”期間,寧夏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林草高品質發展,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持續實施生態立區戰略,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堅持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區施策,實施“七個百萬畝”林草工程項目。

計劃到2025年,全區新增營造林450萬畝、森林撫育225萬畝、治理荒漠化土地2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6.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林業草原綜合産值達到700億元。

重點抓好實施百萬畝人工造林、百萬畝特色經濟林建設、百萬畝退化林改造及未成林補植補造、百萬畝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百萬畝濕地保護修復、百萬畝人工促進生態修復、百萬畝自然保護地智慧化體系,築牢“三山一河”生態屏障。(圖片均由寧夏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航拍“黃河險工第一壩”壯觀景象
2020年6月10日,山東濱州,梯子壩險工與兩岸大堤、控導工程一起構成了堅固的防洪工程體系,是目前黃河上土壩基最長的險工堤岸,被譽為“黃河險工第一壩”。
改善黃河蘭州段水體生態環境 走進雁兒灣污水處理廠
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保持黃河水體健康,蘭州先發力,帶好頭,盡一切努力讓黃河水更清。
青海省召開黃河河湖長制工作座談會併發布河湖長令
黃河各級責任河湖長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治理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指示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堅守源頭責任,強化幹流擔當。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