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糧食安全、科技創新與和美鄉村建設齊頭並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廈門市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糧食安全、科技創新與和美鄉村建設齊頭並進

2025-02-25 16:2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廈門緊緊錨定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以創新為驅動,在城鄉融合領域持續探索,深挖本土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廈門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在這片沃土上,創新與傳承交織,生態與産業共舞,鄉村振興的夢想正一步步實現。“千萬工程”經驗作為廈門鄉村振興的指路明燈,廈門在全面落實省委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和市委“快字當頭提效率、機關帶頭轉作風”專項行動中,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全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36345元,同比增長6.3%,總量保持全省首位;都市現代農業産業集群營收1303億元,同比增長5.01%。

廈門翔安區香山花海 林育周 攝

糧食安全與“菜籃子”保障雙提升

糧食生産,關乎國家根基、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糧食安全,是發展前提、戰略底線和未來希望。每一粒糧食,凝聚農民汗水、科學家智慧和政策支援;每一片農田,是生命搖籃、生態屏障和文化傳承地。2024年,廈門實施最優種糧扶持政策,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25萬畝、産量2.64萬噸,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2024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20.87萬畝、産量51.68萬噸,生豬出欄20.7萬頭,各類農産品供應穩定。種養殖環節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9.3%,翔安區莊家寶蔬菜專業合作社納入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良好追溯監測試點。

科技創新驅動農業高品質發展

在科技的春風裏,廈門市全年農作物種子種苗産值約5.5億元,8個蔬菜新品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授權,實施加快種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建成廈門進境種質資源隔離檢疫基地。全市建成標準化設施農業大棚1800畝、高標準農田7100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73.6%。市智慧農業産業園簽約入駐企業3家,1個解決方案入選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典型案例。

特色現代農業與兩岸農業完美融合

在希望的田野上,廈門市加快推進5個城郊農業重點片區試點建設,新認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8家,6家企業入選2024全國農業企業500強。“同安鳳梨穗”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翔安火龍果”納入“福農優品”百強名錄。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産業園新引進台資企業6家,累計達34家,年均引資超500萬美元。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廈門翔安區沙美都市田園 羽衣甘藍採摘活動 林育周 攝

在美麗的鄉村畫卷中,廈門市全面完成193個村(居)科學精準分類,推動1個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12個省級示範鎮村、30個市級精品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試點示範項目220個,完成投資3.18億元。開展房前屋後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累計摸排問題點位3484個,完成整改3453個。紮實推進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工作,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高顏值”,2024年廈門5個案例入選全省和美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典型案例。

農民增收,“一鍵報貧”清零

在雙向奔“富”的道路上,2024年,廈門市投入各級財政資金8000余萬元扶持發展集體經濟項目;實施“引客下鄉”活動,17個重點村(居)平均助力集體經濟增收25.7萬元。通過“一鍵報貧”系統和集中排查等,未發現符合納入監測對象條件的農戶。上解援寧財政幫扶資金1.62億元,啟動幫扶項目30個,引導41家企業註冊落地“兩縣一鎮”、實際到資8.11億元,幫助寧夏5408名農村勞動力就業,銷售農副産品10.66億元。

水安全與河湖治理交出滿意答卷

廈門同安西溪流域 李興國 攝

在碧水藍天的守護下,2024年,廈門市完成水利投資24.86億元,枋洋水利工程前置庫完工通水,九龍江北溪引水左幹渠提升改造工程立項。全市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國控和省控斷面、小流域省控斷面水質保持“四個100%達標”,水土保持率95.01%位列全省第一。(供稿人:黃慧 張鵬)


【責任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