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0畝、350億元!打造未來城市樣本,就在泉州豐澤
泉州中央活力區是50平方公里東海城東核心區的重點區域,用地4520畝,總投資約350億元,對標“國內一流、省內領先”建設未來城市樣本,將集聚商務白領10萬人。
2023年6月以來,豐澤區堅持向存量空間要效益、靠徵遷凈地要空間,深入實施“抓徵遷交凈地”專項行動,加速推進金崎片區(約1200畝)徵遷凈地,提速片區項目落地建設。其中,一期已全部完成簽約、土地徵收689畝;二期2024年3月10日啟動模擬簽約,4月20日正式簽約,已簽約988宗、完成率96.6%,再次刷新徵遷“豐澤速度”。
泉州中央活力區蝴蝶灣街區項目擬以“市井十洲城”為主題打造文商旅街區
“三個一線”組團攻堅
幹部一線比拼。成立金崎片區改造徵收項目指揮部,豐澤區領導定期現場辦公、協調調度。從全區8個街道抽調428名徵遷業務能手,組建6個動遷小組,分別負責6個責任片區,採取“一個片區、一班團隊、一張圖表”有序高效推進。
問題一線化解。成立東海城東片區建設專班,與市指揮部緊密互動,抽調專人駐點市直部門跟進各項徵遷工作,市指揮部、住建局、資規局等部門通過“輕騎兵”一線服務隊幫助解決問題12個。建立“指揮部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共同推進解決徵遷困難和問題50多個。同時,與徵遷戶開展結對幫扶,盡力排憂解難,共協調解決工廠遷移、住房、就業等實際問題84件。
服務一線保障。區人大、紀委、組織部、司法局在指揮部分別設立人大代表聯繫群眾工作室、徵遷督查組、一線考察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選派警長、法官、檢察官入駐,加大監督指導、服務群眾力度。設立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充實公安、司法、老黨員等力量,全面掌握每起糾紛癥結所在,及時化解疑難糾紛26起,實現“矛盾不上交、糾紛不激化”的和諧局面。
“三個先行”有效破局
急用先“徵”。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有序徵遷,確保項目如期開工建設。如堅持交通先行,圍繞打通海絲大街和經十四路,先行確定徵收紅線,啟動徵遷。
難點先“攻”。對簽約可能出現的抱團阻簽現象,選擇難點戶作為突破口,一戶一策攻堅,讓釘子戶變為拆遷隊員,達到“簽約一戶、帶動一片”效果。如金崎一期通過攻堅一戶重點戶,幫助動員12戶簽約、面積1萬多㎡。
違建先“拆”。圍繞“交凈地”目標,週密部署拆除工作,營造強大的徵遷聲勢和態勢,對違章建築堅決拆除;對祖厝、社區資産等,在證據保全的情況下先行拆除;對於簽約騰空的房屋,組織力量加快拆除。其中,金崎一期共拆違22宗、面積2.2萬㎡,拆除已簽約騰空房屋43.2萬㎡。
“三個模式”贏得支援
“模擬徵收”順民意。將協議搬遷和房屋徵收有機結合,把群眾合理訴求融入徵遷方案,對具備條件的提前進行草簽,金崎一期、二期首簽日均超90%。在徵遷公告發佈前,調查組深入群眾了解情況,做深做透調查摸底、房屋測繪、商談簽約等;動遷組提前將每宗房屋的補償計算清楚,逐戶與群眾核對,匯總歸納合理訴求,提高簽約效率;社區“兩委”、黨員幹部帶頭簽訂協議,消除徵遷戶疑慮,帶動群眾跟進簽約。
東海金崎片區改造項目(二期)第一批選房證順序號抽取現場
“房票安置”應民需。創新推行房票安置模式,設置房票綜合動態評價指數,將提前簽約納入評價體系,指數越高、越先選房,極大提升群眾簽約積極性和主動性;依託“房票微信服務平臺”製作清單式、問答式、圖文式使用手冊,核發初始房票436張,房票套數475套,兌付房票金額6.38億元。規劃城建·樂居和鳴、樂居和暢、樂居和悅等3個優質安商房項目。
“鄉愁保護”解民憂。組織學習福州倉山區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做法,對民俗場所採取先建後拆,規劃建設鄉村博物館,內設村容村貌、家風家訓、代際傳承等功能,展示歷史變遷、村容村貌等,最大限度留住鄉愁記憶。組織金崎片區改造項目50年以上建築歷史資源普查成果評審會議,聘請專業團隊現場勘踏,對徵遷涉及需利用或保護的老房子、老樹木、老構件分類實施保護。其中,金崎片區原址保護建築2棟,就近異地遷移保護利用16棟,21處建築採取構件保護,讓古建築、古文物煥發“新生命”。(豐澤區政府辦 泉州市國資委 泉州城建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