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祥華鄉:鄰里黨建“鄰聚裏” 服務三農“零距離”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福建安溪祥華鄉:鄰里黨建“鄰聚裏” 服務三農“零距離”

2023-10-07 10:0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鬥茶”這種習俗始於唐代,當時稱為“茗戰”,後盛行于宋代,始稱為“鬥茶”。蘇東坡詩云:“勝者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這種習俗在烏龍茶的故鄉、鐵觀音的發源地福建安溪,與茶葉一起繁衍生息,經久不衰。

“雙節”期間,由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指導,祥華鄉委員會、祥華鄉人民政府主辦,祥華村民委員會、上華(安溪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廈門市茶葉採購平臺、福建聯合包裝有限公司支援的2023年秋季福建安溪鐵觀音“祥大師”擂臺爭霸賽在祥華鄉祥華村“黨建+”鄰里中心的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展廳火熱開賽。活動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紛涌踏至。

此次活動旨在持續貫徹落實《關於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文章推動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安委〔2022〕4號)精神,提高“茶農制好茶、茶商購好茶”熱情,豐富祥華“鬥茶”文化,擴大祥華鐵觀音影響力,吸引更多茶商茶企到祥華鄉品茗、採購好茶,擴大茶葉銷路,幫助茶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祥華鄉祥華村“黨建+”鄰里中心,專業評委、茶商、茶企代表、各地採購商、當地群眾齊聚一堂,一起見證茶樣“打擂臺”的精彩瞬間。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評茶員們分湯聞香,淺啜佳茗,細細體會不同茶湯帶來味蕾享受。一次次的洗杯溫盞、投茶注水,讓怡人茶香飄滿賽場。

黨建引領茶業興,鄉村振興正當時。“這不僅僅是一次鬥茶賽,更是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的魅力展現。”祥華鄉黨委書記陳培源介紹,祥華鄉始終把服務群眾、造福茶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延伸拓展“黨建+”模式,做優做特“X”服務功能。此次安溪鐵觀音“祥大師”擂臺爭霸賽正是祥華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延伸拓展“X”服務功能舉辦的茶業賽事活動。

據悉,祥華鄉祥華村“黨建+”鄰里中心建於2022年6月,並於同年12月竣工投入運營。祥華鄉立足茶鄉實際,盤活鎮區資源,將周邊市監所、衛生院、中心幼兒園、老年人活動中心等近20處可利用場所合理利用,有針對性完善“1+6+X”功能(“1+6”即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X”即特色功能),推動“黨建+”鄰里中心各空間多元利用、各功能多元融合,覆蓋東坑、小道、祥華、祥地等鎮區4個村,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同時,依託“黨建+”鄰里中心陣地,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展廳,推進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和強村公司攻堅行動,做足“土”(土樓、古厝等鄉土資源)“特”(高端鐵觀音)“産”(紅米、山藥、山茶油、蜂蜜、碳菇等農特産品);構建“1+20”圈狀富民産業集群,建成各類專業合作社164個、家庭農場40個;打造“公卿”“鐵如意”“阿蔬公”等9個農特産品品牌。2022年,祥華鄉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

“這個賽事的創新之處在於‘擂主’要不斷去製作好的茶葉來守擂,其他的制茶能手要選制好的茶葉來攻擂,從而激勵廣大茶商、茶農在攻守之中提升制茶水準。最後獲得“擂王”的人,一定是技術最均衡的制茶高手。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依託‘黨建+’鄰里中心陣地,積極對接品牌茶企,大膽走出去引進來,探索市場化運作和公益性服務的深度融合,擴大祥華鐵觀音影響力,助推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祥華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提名人選林少斌表示。(黃娜玲 吳雲城)


【責任編輯:】
返回頂部